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边一分钟】audirect Beam 3Plus + 达音科TALOS + 飞傲PL50

2022-10-19 02:37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耳边一分钟”是耳边事推出的分享栏目,由烧友以简短的文字分享器材试听心得等内容。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烧友关于audirect Beam 3Plus便携解码耳放、达音科TALOS入耳式耳塞、飞傲PL50电源适配器的品评。


01 audirect Beam 3Plus


By @桃子爱音乐啦

audirect的便携解码耳放Beam 3Plus刚推出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可惜只在展会上听过一次,后来一直没有机会上手体验,这次借着蹭到这款产品的机会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Beam 3Plus的尺寸比一般小尾巴产品要略大一些,有线使用时不太适合直接悬挂在手机后面,和手机一起放进口袋或包里会更方便,除此之外常用蓝牙模式的话还可以购买带背夹的皮套挂在衣服或包上,这样不仅操作顺手而且看起来也显得比较时尚。Beam 3Plus的正面背面都是AG玻璃材质(尊爵蓝版本),触感舒适,耐用性也较强,再加上边框的类肤材质手感也十分细腻,整体握持体验非常不错

Beam 3Plus功能很丰富,顶部有物理开关可以切换蓝牙/有线模式,两侧共五个按键涵盖了多数人平时常用的基本功能,麦克风也配置在机身顶部,可以通过电源按键来接听电话。机身正面有三个指示灯,分别表示电量、增益和音频格式/蓝牙连接状态,不过上手需要熟悉一下说明书才能掌握每个颜色的含义。Beam 3Plus还有一个让人蛮意外的设计,就是在机身右上角配备了一个挂绳孔,这在同类产品中十分罕见,我个人倒很喜欢这个设计,除了可以选择美观的挂绳把它佩戴在胸前,为它装饰一些小的饰品也未尝不可。


在当前价位,Beam 3Plus的声音各方面都没什么短板,首先一耳朵就能让人感受到充沛的信息量,在声音细节的处理上相当顺滑自然,声场规模也比较大,塑造出来的空间开阔且规整。它的动态表现十分亮眼,发挥出了在许多入门级播放器中都比较少见的能量感,甚至让许多古典类型曲目听起来都有模有样。三频分布方面Beam 3Plus表现均衡,各个频段的表现力恰到好处,低频下潜较深,氛围出色,中频厚度适中,具备较高的音色还原度,高频有一定延伸性,耐听不刺耳,整体在音乐风格适配性上不仅对器乐类曲目非常友好,而且在演绎许多流行人声曲目时也能呈现出有氛围有感染力的音乐场景。

耳机搭配方面,Beam 3Plus的推力足以驱动绝大多数耳塞,且搭配部分大耳机时表现也相当不错,例如我尝试的这款DT 900 PRO X,在搭配这款耳机时,Beam 3Plus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其声音的能量感与框架的完整度,声场规模虽比不上台机的水准但已经感受不到局促,在演绎许多古典曲目时能清晰地呈现出其中的场面与层次,再加上气势较强,整体给人的听感十分饱满。

其实自两年前换了苹果手机以后我很少使用手机供电的有线小尾巴了,这次除了Beam 3Plus之外也蹭到了它家即将推出的一条屏蔽连接线T-1,这条线优化了苹果手机供电能力差的问题,实际体验时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声音会比一般的连接线更加有力量,声底也更加纯净,在使用其它品牌小尾巴时效果也一样,而更重要的是它对手机续航的影响并不明显,日常使用不会带来夸张的掉电速度,所以很适合苹果手机用户。


总体而言Beam 3Plus表现较为全面,声音部分它的硬素质相比其它同类产品优势较大,均衡大气的风格也比较讨喜,客观体验上虽然体积重量方面略显“笨拙”,但功能、操作等交互还是很友好的。


02 达音科TALOS


By @张蛋蛋

如果说国内有哪个品牌的耳机能基本做到盲买还不咋翻车的话,我觉得达音科应该算其中之一了。或许他们家沉稳的风格确实没法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事实上这点应该哪个品牌都做不到啦),但无论是数百元的入门级耳机,还是售价高达五位数的旗舰产品,他们几乎都能保证做出在同价位颇具竞争力的硬素质和较高的调音完成度,而且越是新出的产品越是在素质和配置上卷得厉害。近两年达音科的TITAN S、隼PRO之类中低端耳塞,时常会给我这么一种感觉:这声音就卖这个价,怕是要卷死自个儿……

前段时间,我在展会上看到了达音科家的全新平板+动铁耳塞TALOS,试听+询价之后,便觉得这应该又会是一款千元价位的大杀器。这阵子TALOS正式发布,我也总算有机会拿到塞子更加用心地体验了。


TALOS采用了航空铝合金抑振腔体,表面是喷砂质感,腔体主体为黑色,LOGO则是金色,周边还有水波纹样的装饰,整个耳机形似水滴。耳机的重量非常轻,佩戴舒适,但这个外观在我看来是有些过于低调了,虽然用的工艺比较复杂,但没做出那种精美别致的感觉,也不像TITAN S、隼PRO的外形那么时尚抓眼,放在这个价位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缺乏惊喜。

这两年做平板的品牌并不少,不过TALOS双音色的设置倒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机身上的调解拨杆用指甲就可以轻松拨动,“ON”和“1”分别对应平板模式和平板+动铁混合模式。实际试听下来,这两个模式的声音区别还是挺大的。纯平板模式一开声便是一股宽松温润的味道,音色非常自然耐听,整体的素质放在千元价位已经是稳坐第一梯队的水准,只是对个别细节有轻微的涂抹感。这个模式的人声表现更加温暖细腻,感情也更充沛,听口水歌相当合适。而混合模式则是比较典型的“解析流”,声音风格通透开阔,解析力较为强大,线条感更突出。由于有了动铁单元的加入,混合模式的高频有着更好的透明度和延展高度,同时听感也相对刺激一点,比较适合器乐和部分女声。简单来说,依靠这两个模式的不同风格,TALOS在千元价位已经称得上是相当杂食的一款耳塞了。

在搭配方面,TALOS毕竟采用了平板单元,对驱动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的小尾巴推起来会相当吃力,私以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应该是那种一千多的全尺寸便携解码耳放,其次便是两千价位的那些以推力见长的“小钢炮”。这条耳塞本身性价比不错,声音实力完全能在这个价位站得住脚,但搭配的时候还是得稍微费点心思,不能太过随意——说到底,咱还是得给平板单元足够的尊重呀~~~


03 飞傲PL50


By @盖梁支座

关于HiFi,最广为人知的段子,应该就是所谓的“水电火电”了,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拿来开玩笑,其实我自己也曾经玩过这个梗。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和HiFi知识自然也比之前多了些,再加上所接触到的设备类别也比之前要多,因而越发地感受到HiFi系统中的这个“电”的重要性,不但不会再开这个玩笑,反而是对HiFi系统的供电问题逐渐重视甚至敬畏起来。

如果我们现在说,供电的强度和稳定性是目前制约随身系统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应该绝不是一句虚言。

在各种办法中,以外置独立电源介入设备,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早在很多年前,一些高端的便携CD机和硬盘MP3,就明确了外置供电可以直接提升音质的事实。

多年以后,我们再次面对这样方式的时候,绝不需要大惊小怪,这原本就是HiFi圈子里自古流传下来的成熟做法。

书归正文,我们直接来看看今天的主角,飞傲PL50电源适配器以及其与飞傲M17便携台机的搭配情况。


这台PL50电源适配器采用的是交流输入,直流输出供电的工作方式,输出电流有12V3A和15V2A两个档位可选,M17所适配的是12V3A的模式,用原机线材直接连上就可以工作,形成一个小的便携台机系统了。

关于M17的声音情况,之前我做过一个比较详细的听感评测,我们这里无需赘言。直接聊一聊在连接PL50以后,其声音的几点变化供大家参考。

1、M17声音的能量感更加充沛。如果说之前M17作为一个“便携台机”定位的播放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声音能量的话,那么连接PL50以后,其声音的整体能量和质感则更加出色,无论是声场、动态,乃至于高低两侧的延伸都有一耳可闻的提升。相比之前内置电池状态下的M17,更具有台机的完整框架。

2、声音的整体质感更加扎实、且线条感更为通顺。之前我们说过,M17作为一款便携台机,其调音难免要兼顾大耳与耳塞,所以在声线上的处理,难免会稍显生硬,那么接驳了PL50的M17,无论是声音密度还是线条感的流畅度,都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善,声音的形态也更加圆润通透,自然耐听。

3、M17在接驳了PL50以后,声音的稳定性和纯净度进一步提高。其实这个方面的提高是最为显著的,相比之下,此前内置电源的M17很大程度还具有随身听的一些影子,而搭配PL50以后,则进一步向台机的方向靠拢。

4、驱动力更加强劲。相比之前在一些旗舰级大耳机搭配方面还有一点生涩的情况,搭配了PL50的M17,在驱动力和控制力上都稳步提升,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我们丝毫不需怀疑M17在搭配了PL50以后,在声音整体质量以及驱动能力上的提升和进步,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把M17定义为便携台机的话,我觉得或许只有在搭配了PL50的情况下,这样的说法才更具说服力。

在便携随身听与台机不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今天,这样一种高质量的供电方式,是HiFi领域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以后会经常接触的HiFi方式。


【耳边一分钟】audirect Beam 3Plus + 达音科TALOS + 飞傲PL5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