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本次仿真测量通频带时是空载测的,或许应该接着负载测。

【2022.10.18】
【2022.10.13】里写的是错的!
实际上:函数信号发生器有两种输出模式,一种是低阻(50欧)输出,“50欧”的意义是负载电路的阻值约为50欧,而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内阻,这个内阻通常也约50欧,因此这种情况下,内阻要分走一半的电压。为了补偿,这种输出模式下信号实际输出会是设定值的2倍,这样再分到负载上时就是设定的振幅了。
而另一种输出模式(高阻输出)对应的就是负载电路的阻值很大,这样内阻上的分压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此时函数信号发生器会按照设定值输出。
【2022.10.13】中的错误之处:
Multisim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实是理想的(没有内阻)因此如需要峰峰值100mV的信号就正常地设置振幅为100/2=50(mV)就行了
错误来源分析:可能一开始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时,接的“+”“-”导致信号振幅翻倍了,(正常使用应接“+”“COM”),且又看了一些关于输出模式的资料,进而导致了这种错误的认知。然后在答疑时就想起了这种认知把自己绕进去了,警钟敲烂。

【2022.10.13】(这段内容是错的!)
Multisim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低阻()输出(这种模式下函数型号发生器会将振幅翻倍再输出),我们实验里默认是高阻输出(不会翻倍),所以比如峰峰值
的信号对应的振幅
再Multisim里还要再除以2(设置为振幅
)

题外话:
仿真文件已上传至http://82.157.203.69/Analog_electronic_technology/Multisim_Simulation_Files/
服务器将过期,已删除,日后可能会上传到另一个服务器,目前需要仿真文件的话可以私信我。
(9013也在这个仿真文件里,可以下载后右键保存到你的用户数据库)


欢迎使用本网站!

一、实验内容与方法


连接电路,测静态工作点:
。计算
。
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必须保证输入端的正弦交流信号为零。用万用表对地测量 B1、E1、C1;B2、E2、C2 端的电压。

2. 在小信号下(如输入信号为:),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和反馈系数
。
方法:用示波器分别测出、
和
,则
,
并验证


空载时:
测量:
计算:
验证:
(这时候要不要接负载?我觉得应该是空载,如果负载的话只差一点点)
3.在小信号下,测负反馈放大器闭环状态下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1)测量输出阻抗
(;
)

(2)测量输入阻抗
(去掉;
;串联电阻
)
(ppt上写的是,我觉得应该是
))

4. 在小信号下,测负反馈放大器闭环状态下的通频带。
方法:首先,输入Vi =10mV/1kHz正弦交流信号,测输出电压Vom;增加信号 频率直到输出电压VO=0.707Vom,这时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即为该放大器的上 限频率fH;然后,降低信号频率直到输出电压VO=0.707Vom,这时所对应的 信号频率即为此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L。 fB=fH-fL。注意:在改变频率的过程中必须保持Vi =10mV不变。
另一种方法,用波特测试仪,看波特图

然后在左右找两个增益为28.055-3=25.055dB的点对应的频率


(选做:测量放大器开环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
5.测量放大器开环电压增益:断开
6.测量放大器开环输入阻抗:
(去掉;
;串联电阻
)
(ppt上写的是,我觉得应该是
))
7.测量放大器开环输出阻抗
(;
)
8.测量放大器开环通频带




如果你有发现错误,或者感到无法理解的地方,欢迎(务必)私信或评论交流
如果你感觉这篇专栏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可以点一个赞嘛(>﹏<)
(点赞或者评论可以留下浏览记录,后续发现错误修改后可以站内私信你说明之前哪写错了)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