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升旗事件:永历政权覆灭的祸根就此埋下
在沙定洲政权不断溃败之时,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三人与大哥孙可望约定,在昆明演武场尊孙可望为主。四月初一,李定国先行来到演武场,升起帅旗,但随后这个不经意的举动给他招来了麻烦。
孙可望来了,他看着旗杆之上迎风飘舞的帅旗,非常不满。因为按照大西军旧制,只有主帅入营,才能鸣炮,并且升起帅旗,现在李定国自己把旗升起来了,想干什么?

“你们兄弟三个尊我为主,应该等我进入大营之后才放炮升旗,现在西府李定国自己擅自升旗,明明是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安能为大家主事?”
刘文秀、王尚礼二人立刻出来和稀泥:“这是定国一时的失误,大哥您就宽恕他这次吧!”王尚礼甚至准备拉旗牌官出来顶缸。

刘、王二人在大西军中的地位也不低,按照正常的剧情而言,孙可望应该就坡下驴,象征性地骂李定国几句,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事就算完了,实在不行,拿棋牌官顶缸拖出去打军棍,犯不着因为这种事和李定国呲牙咧嘴。

但孙可望似乎并不打算息事宁人,依旧要找李定国的麻烦。
这下,李定国也被激怒了“我与汝兄弟耳!今日因无主,尊汝为首领,遂欲如是;异日可知矣!汝不做则已,我何必定靠你生活?!”这个主事之人,你孙可望爱做不做!

大家一拥而上,好说歹说,孙可望这才落座,但提出了一个让李定国很难堪的要求:要打李定国100军棍。李定国大怒:“我看谁敢动我一下?!”这下矛盾更加激化了,李定国发怒叫喊的声音越来越大,孙可望气急,准备上马离开。大家一看,这可不行,大哥孙可望要被气跑了,那谁来主事?所以就只能委屈安西将军您了。

于是大家又一次一拥而上,白文选抱住了李定国的腰,劝说道:“请老爷勉强受责,以成好事。不然,从此一决裂,则我辈必至各散,皆为人所乘矣”然后,王尚礼,冯双礼把李定国摁倒在地,然后后面人就开始挥舞军棍。原本,孙可望要打李定国100军棍,但打到第50军棍的时候,李定国受不住了,向孙可望喊道“大哥,我服您了!我以后服从您的命令!”然后大伙又来求情,看着弟弟被打服了,孙可望就免了剩下的50军棍,会议散了之后,孙可望特意到李定国的房间内去看望他,好言安慰之“不如是,号令不行,众军皆叛;我等何能行!”两个人这才和好如初,但是兄弟之间的裂痕已经愈发明显。

演武场升旗事件,既是孙可望的一次立威行动,同时也预示了大西军最终的分裂,以及最终的内战。这一切和张献忠阵亡之后,大西军内部的权力结构有关。

我经常在前面的文章把大西军在入滇攻占昆明到与永历朝廷取得联系之前的这段时间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孙可望政权”,为什么呢?因为孙可望早在张献忠生前就被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人称为“大哥”,因为孙可望在加入张献忠义军之前,就识文断字,加入张氏义军之后,很得张献忠的喜爱,而且作战勇猛,在战事不利之时,很少后撤,被义军的兄弟们起了个外号叫“一堵墙”,在张献忠阵亡之后,能力最强,而且最有威望的的孙可望,自然就成为了大西军余部的“话事人”,所以在攻占昆明之后,逐渐消灭沙定洲残余势力之后,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共推孙可望为主。

但是这就有问题了,推你孙可望为主,不是推你做“君主”,是让你孙可望“主事”,让你统筹规划军事经济,然后我们兄弟三个按照你的规划去做,但这并不代表你孙可望就能凌驾于其他三个兄弟之上。毕竟当初老万岁张献忠是“以可旺为平东将军、能奇为定北将军、定国为安西将军、文秀为抚南将军”这兄弟四个,在理论上是平起平坐的,而且“四人并大,各领一军不相下”,李定国、艾能奇兵力还比较多,这问题就大了去了,大哥孙可望被推举为主事之人,那自然希望管一管其他三个兄弟,而其他三个兄弟在理论上是和他孙可望是平起平坐的,同时手上还有军队。所以说,大西军余部的权力结构问题导致的分裂隐患,在张献忠战死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而这个问题,最终为南明永历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