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鹿角坝之战:武大定部明军被全歼

2023-11-11 00:01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武大定,陕西清涧县人,原先是农民起义军将领,后来投降明朝做了一个裨将,崇祯末年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弘光元年,李自成在陕西迅速溃败,武大定又投降清军。

其实单看他的经历,不得不感叹一下武大定先生的跳反能力之强,直到李自成溃败,前后跳反了四次。但实际上,在明末,这是很正常的,比如咱们之前写过的李成栋部将郝尚久,先是跟着主将李成栋降清,然后又跟着主将李成栋反清,李成栋死后不久,又降清,最后和清廷又出现矛盾,又反清,最后被清廷彻底灭掉。反复横跳,唯利是图,这就是军阀最基本的特征,在崇祯皇帝朱由检覆亡之后,明朝官军数量虽多,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但明清易代毕竟并非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而且人总是复杂的,所以说明朝官军中的各路屑人在跳反到清方的阵营之中时,那是不可能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说粗一点,那就是“还要脸”,比如之前写过的金声桓、王得仁这两个人把江西霍霍得一塌糊涂,却依然崇拜唐代名将郭子仪,南宋名将岳飞,他们的最终反正虽然说更多的是由于清廷的赏罚不公,但很难说没有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但也就如此了,在1650年之前,绝大多数的南明将领率领军队的所过之处,骚扰百姓,抢劫财物,夺取粮食,旅途人口,那都是家常便饭,平民百姓虽然恨清军,但也不见 得就欢迎南明军队。

武大定也是如此,在1645年的12月份一度投降清廷的原大顺政权将领贺珍在汉中反正,并且攻占凤翔,凤翔当地的清朝驻军武大定、石国玺部反正,宝鸡驻军高汝砺也举兵反正,关中义军群起,武大定反正军攻克固原,先后杀死清方固原道吕鸣、夏仗义、游击李变龙、周存德、马应熊、魏尚忠、守备赵文光、董师吉。但各路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人数众多,但最终还是被清方各个击破,到顺治四年左右,武大定等陕西明军的残部被清军压缩到川楚、秦川边界活动,屡屡遭到清军劫杀,迫不得已,只能进入四川,并且一路劫掠。

进入四川之后,武大定军流窜到四川广元,袭击并且吞并了利州卫张颠部的一千五百兵马,实力大增,又到龙安,与据守当地的赵荣贵部明军交好,但不久,又因为迎接秦王之事,两部明军发生内讧,武大定被赵荣贵军赶走,又流窜到成都一带,此时,武大定部明军缺衣少食,幸亏得到了驻守嘉定的杨展的接济,同时受到接济的人还有属于摇黄十三家的袁韬、呼九思等人,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展当了农夫,武大定等人演了一次蛇。

杀害杨展之后,武大定等人据守嘉定一带。在原先明朝体制内武将之中,杨展绝对是个奇才,虽然是割据军阀,但却把嘉定治理得井井有条,物阜民丰,也难怪武大定、李乾德等人对杨展起了歹心。但很可惜的是,杨展只有一个,死了就没了,武大定、袁韬这些人打仗可以,但在治理方面就是抓瞎,更何况,武大定、袁韬、李乾德等人攻灭杨展,击败李占春时,原先物阜民丰的嘉定已经被战争破坏得惨不忍睹。

到了1650年下半年,大西军已经基本扫清贵州全境,并且攻灭据守四川遵义府的王祥。灭掉王祥之后,孙可望等人依旧修书于李乾德、袁韬、武大定等人,要求会盟,袁韬、武大定两个武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于是犹豫不决,而巡抚李乾德却认为孙可望“矫诏”,当然,指责孙可望矫诏只是一个借口,李乾德真正想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割据局面,于是命令袁、武二人准备动武,并且命令武大定回复孙可望,在信中疯狂挑衅。

先礼后兵的程序走完了,孙可望随即派抚南将军刘文秀部兵马分两路攻入四川。刘文秀率部渡金沙江,又攻克建昌、越隽、黎州、荥经、雅州,派遣卢名臣攻克重庆;王自奇从毕节取道永宁,大举进攻。武大定带领全军向雅安方向移动,将“精锐”主力交给部将张林秀向荥经方向进攻,意图堵截刘文秀,双方的军队在荣经县鹿角坝一带相遇,结果仅一战,张林秀全军覆灭,张林秀自己也被击毙。

要知道,张林秀部为武大定部明军的精锐,结果一战光速白给,这也就宣布了以袁、武二人为武力支柱的四川巡抚李乾德的覆亡。鹿角坝之战后,武大定连夜逃回嘉定,李乾德、袁韬大惊失色,嘉定不战自溃,三人痛哭一场之后,连夜将嘉定焚毁逃跑,跑了七天才跑到井研、仁寿,刘文秀大军抵达嘉定,随即派遣骑兵追杀,一天之内就追上了这群溃兵,袁韬、李乾德被活捉,武大定仅仅带着几个亲信冲出包围,刘文秀命令武大定之子武国治和侄子武国用二人招回武大定,同时免袁韬死罪,将二人发往部下听用,李乾德兄弟被人押往贵阳,半路投水而死。

武大定、袁韬、李乾德等人覆亡之后,四川各路军阀心惊胆战,纷纷归附孙可望,但是,仍然有两个人自始至终都不愿意投降孙可望政权。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鹿角坝之战:武大定部明军被全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