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公务航空发展势头正盛,公务机运营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图]

公务航空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按单一用户(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确定时间和始发地、目的地,为其商业、事务、行政等活动提供的无客票飞行服务。通常使用30 座(含)以下的民用航空器(初级类航空器除外)。
定期航班为中国和世界主要的中、大型城市之间提供安全、可靠、高频率的航班飞行,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一种具有高效、舒适、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等独特优势的出行方式—公务航空。公务航空可以为企业、个人和飞机拥有者根据自身的日程安排制定专属的旅行安排,从而达到节约时间、省时高效、不受制于定期航班服务和时刻表限制的目的,从而到达定期航班无法到达的诸多地区。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公务航空发展势头正盛,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成为商务活动的主要出行资源,且已得到社会的认可。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共有 20 多家公务航空企业,公务机运营的主要业务为托管服务和包机服务。以下为主要航线及价格区间。
公务机包机价格参考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2021年中国大陆公务机运营市场规模达85.8亿元,同比增长20.2%,2022年约76.8亿元。2015-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预计2023年中国公务机运营规模约为80.6亿元。随着未来公务机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公务机运营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2015-2023年中国公务机运营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公务航空是一个具有很高知识型、技术型、资本型、风险型的行业,也是一个产业链长、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的行业。中国的公务航空市场从1995年开始拉开了历史的帷幕,公务机在中国也有了25年的发展历史。公务机市场是一个完全面向私用的细分化民航市场,是引领消费升级的航空客流变化。近几年国内公务包机客户得益于国家的发展而逐步增多,客源从原大型企业主,也逐步向中型企业主以及大型企业高管转型。而在深圳、上海市场,甚至在公共长假和寒暑假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包机客户出现。公务机市场的繁荣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航空消费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公务包机的快速发展是进一步完善我们航空市场的多元化的一个阶段。
目前,社会各界对公务机的认知越来全面,其高效、灵活、便捷的出行本质获得广泛认可。近两年来,各大航空公司聚焦市场需求变化,深挖内部潜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全力保障客运安全,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公务机包机市场实现逆势增长,成为国内航空运输业中恢复较快、运行较好的细分领域。
在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高净值人群的企业家、明星、富豪,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而公务机的发展,恰好能满足他们对效率的追求,公务机能给他们节约很多的时间,不仅能保护他们的隐私,还能保护商业机密,以及为高端群体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办公、会客、休息的环境。相当于把传统的办公室或者办公场所,变成了空中的办公室。公务机出行因此成为更多高净值人群的出行首选,悄然改变着更多人的出行交通方式。未来,中国公务航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务机代管市场从“比资源”“比资质”演化到“比品质”;公务机机场紧缺的窘态可望改观。
中国公务航空发展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公务航空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公务航空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29年中国公务航空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公务航空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公务航空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从公务航空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公务航空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公务航空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公务航空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公务航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