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空局首个专程木星探测任务出征!人类航天器已9次成功探测木星系

2023-04-15 00:54 作者:轻舟一号  | 我要投稿



北京时间2023年4月14日20:14,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由VA 260“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ELA-3工位发射升空,开启欧空局历史上第1次专程木星探测任务。



发射升空后,木星冰月探测器(Jupiter Icy Moons Explorer,JUICE)将经历长达8年零3个月的转移飞行,最终于2031年7月抵达木星,成为人类第11个对木星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在木星冰月探测器发射之前,人类航天器已经先后9次探测木星系统,逐渐揭秘了木星这个太阳系内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气态巨行星及其数量众多的卫星构成的复杂行星系统。


层层递进!人类航天器曾9度探测木星系


1973年12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先驱者10号”(Pioneer 10)空间探测器到达整个旅途距木星最近处,距离约13万千米。除了拍摄木星及其卫星的第一张近距离图像外,“先驱者10号”还测量了木星的辐射带、磁场、内部和大气层。

1974年12月4日,NASA“先驱者11号”(Pioneer 11)空间探测器飞越木星,在离木星最高云层3.4万千米以内借着木星的强大引力,探测器改变轨道朝向土星。以“先驱者10号”探测结果为基础,“先驱者11号”更仔细地观察了木星的极区、大红斑和卫星,传回了首张木星极区的图片。“先驱者号”确定木星主要是液态和气态的,测量了木卫四(Callisto)的质量,并表征了木星强烈的太空环境,为后来的“旅行者号”探测铺平了道路。

1979年3月5日,NASA“旅行者1号”(Voyager 1)空间探测器飞至离木星最近点,距离木星中心34.9万千米。“旅行者1号”发现了一个环绕木星的环形系统,并遇到了木卫五(Amalthea)、木卫一(Io)、木卫二(Europa)、木卫三(Ganymede)和木卫四(Callisto),对这些天体及其动态表面进行了成像(包括首次在木卫一上发现活跃火山活动的迹象)。

1979年7月9日,NASA“旅行者2号”(Voyager 1)空间探测器最接近木星,在距离木星云顶57万千米处掠过。“旅行者2号”发回了更多木星系统及其卫星的图像,重点是木卫三、木卫四、木卫二和木卫一。其中包括:对木卫一进行了10小时的“火山观测”(volcano watch),在此期间,探测器证实了“旅行者1号”看到的活跃火山活动;对木卫二上令人着迷的疤痕进行了深入研究,“旅行者2号”发现这些疤痕非常浅;木卫三被发现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旅行者2号”还探测了木星的云层、光环、大红斑和大气层。“旅行者号”发现了3颗新卫星:木卫十五(Adrastea)、木卫十六(Metis )和木卫十四(Thebe)。

1992年2月8日,欧空局(ESA)与NASA联合项目“尤利西斯号”(Ulysses)太阳探测器在距木星42.2万千米处掠过,借助木星进行引力辅助(gravity assist)前往土星。该航天器揭示了木星磁环境(磁层)的许多复杂性,并研究了其附近的高能粒子,这些粒子也经过了木卫一附近。“尤利西斯号”6次探测到了源于木星或木卫的以28天为周期的尘埃爆发。2003/2004年,“尤利西斯号”再次从远处拍摄了木星的图像。

1995年12月,NASA“伽利略号”(Galileo)木星探测器飞抵环木星轨道。“伽利略号”发现木卫二结冰的表面下有一个由液态水组成的全球海洋,并表明木卫三和木卫四可能也有地下水。该任务发现木卫三会产生自己的磁场(已知卫星当中的第一个);木卫一的火山活动规模可能是地球的100倍以上;木卫一的动态大气层与木星的动态大气层以复杂的方式耦合;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大气层很薄;木星的光环中含有来自木星系统内部卫星的物质。“伽利略号”测量了木星大气层的组成,发现了木星自形成以来发生了重大演变的证据,并发现了大规模雷暴的迹象,这些雷暴使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相形见绌。

幸运的是,当“舒梅克·莱维9号”(Shoemaker-Levy 9)彗星撞上木星时,“伽利略号”正在前往木星的途中。这颗彗星在木星系统中的十年左右时间里被撕裂成了碎片;1994年7月,这些碎片雨点般落在木星上,“伽利略号”(以及“尤利西斯号”、“旅行者2号”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天文台)用相机捕捉到了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

2000年12月,NASA、ESA、意大利航天局(ASI)联合项目“卡西尼-惠更斯号”(Cassini-Huygens,NASA研制卡西尼号,ESA研制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在距木星约1000万千米处飞掠,借助木星引力辅助(gravity assist)飞向土星。“卡西尼-惠更斯号”收集了数千张木星大气层、卫星、环形系统和空间环境的图像。该任务发现了木卫一和木卫二的喷射物,在木卫一上发现了更多火山活动和羽状物的迹象,对木卫六(Himalia)进行了成像,对木星环中的粒子进行了表征,并探测了木星的风、风暴、大气层和极光。

2007年1月8日,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开始了木星探测。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木星进行引力辅助(gravity assist),最近距离230.5万千米,速度达到21.219 千米/秒。它观测了木星的大气层、卫星和磁力。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新视野号”对木星和木卫四进行了成像,研究了木星的大气层、云层和天气(发现了猛烈的风暴波和雷击),并探测了这颗气态巨行星的环系统。“新视野号”拍摄了木星最大的四颗卫星,特别是木卫一,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向上延伸数百公里的火山爆发。

2016年7月4日,NASA“朱诺号”(Juno)木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木星轨道,展开探寻木星起源的任务。“朱诺号”任务是探索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绘制木星的核心和磁场图,测量木星大气层的组成,并观察木星引人注目的极光。自抵达以来,“朱诺号”已经完成了数十次近距离飞越木星的探测,并进行了自“伽利略号”以来最接近木卫三的飞越,还表征了木星的大气和磁动力学,发现了一个新的辐射带,探测了闪电、旋风和木星极光中令人惊讶的特征,测量了行星的水,绘制了其内部结构和气体包络图,等等。“朱诺号”的探测任务还在持续中。


后发先至!欧罗巴快船将成第10


在木星冰月探测器发射之后,NASA“欧罗巴快船”(Europa Clipper)木星探测器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发射,通过一个火星-地球弹射轨道(MEGA)在2030年4月执行近木制动(JOI)进入环绕轨道。“欧罗巴快船”的目标是探索木卫二(Europa),研究其可居住性,并为未来的欧罗巴着陆器选择登陆点。更晚出发、更快抵达,意味着“欧罗巴快船”将成为人类第10个对木星系统进行探测的航天器,木星冰月探测器则将成为第11个。



在已经进行和进行中的9次木星探测中,除了“伽利略号”和“朱诺号”是专门的木星轨道探测器,其余都是路过进行的飞越探测,在此之后,“欧罗巴快船”和木星冰月探测器将分别成为第3个和第4个专门的木星轨道探测器。

在人类所有成功和正在实施的9次木星探测中,ESA与NASA先后联合实施了“尤利西斯号”和“卡西尼-惠更斯号”2项,其中“尤利西斯号”任务由ESA主导实施,“卡西尼-惠更斯号”任务由NASA主导实施。木星冰月探测器将成为ESA实施的第3次木星探测,也是ESA主导任务的第2次木星探测,还是ESA第1次专门的木星探测。此行,木星冰月探测器搭载了人类飞往太阳系外围的最先进的有效载荷,深入研究作为宇宙气态巨行星样本的木星系统,下一个十年见!


作者:大白高国


参考资料


《A history of Jupiter exploration: the journey to Juice》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Space_Science/Juice/A_history_of_Jupiter_exploration_the_journey_to_Juice


欧空局首个专程木星探测任务出征!人类航天器已9次成功探测木星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