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针见血 |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

2022-09-30 15:37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金火生

有次打开电视,正好是央视2套播放的关于敬老的节目“边看边说——九九归一是重阳”。主持人先朗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然后作简单的解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呢?当然是山东那位兄弟了。这显然有误,其实“少”的不是山东的兄弟,而是王维自己。

这首诗前两句扣题正说,写诗人在九九重阳这一天作客异乡的思亲之情,直白易懂。后两句突然转换角度,联想山东故乡兄弟在这一天登高时,唯独缺少了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说的好像不是诗人自己的遗憾,而是家乡兄弟的遗憾,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此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与作者的构思精妙不无关系。如果把诗中的“少一人”理解为“少了山东兄弟”,诗意大减,寡然无味,那就不是王维的诗了。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9年第10期《一针见血》栏目。《一针见血》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一针见血 |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