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材料、新能源与生物工程。(B站特供版)

2021-02-06 16:05 作者:我是你大林  | 我要投稿

    “教授,请问你对此次事件有什么看法呢。”一名穿着正式的女士正在进行采访。

  “虽然这在过去与现在同样是无法直接表达的问题,但我想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人类的种类间的确存在着相当的的差距,而且主要都表现在智力上。”教授直言不讳,完全不管这句话是否会公开,但这的确都是事实。“人们在极力地回避这种话题,很多国家也的确付诸行动,但他们无一例外都背负骂名,这也是他国利用的问题,人种间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承认的。”

  “好的,十分感谢教师对我们问题的耐心回答。”随后记者就去采访其他人了。

  这位教授就是李子昌,大家都叫他李教授,他是专门研究人类这一物种的精英学者。

  曾经也曾有一个追逐梦想的少年,他积极向上,思想先进,努力接受一切先进的事物,他也是少有的全能型精英,家庭美满,身体健康,虽然对于求学的内心无法满足,但他很满足。

  事情永远不会美满,世事不会完美,就在他的最终项目“第二巴别塔”项目时,世界又爆发了大战,这次大战史无前例,惨绝人寰,极有可能出现文明倒退,而李子昌就被调往国家最高科学研究中心,在这里参与“纳米生物工程”。

  他并没有拒绝,对于这突然奇来的战争他没有吃惊与手忙脚乱,他曾预言过战争的到来,甚至知道战争的结局,他没有对任何人进行透露,他也只是一员罢了,一个凡人。

  “天呐,看这个,一个钛基纳米机正在与这个皮肤细胞进行融合,天呐!”李子昌的女助手高兴得叫了起来,这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立刻进行活体测试,这简直是巨大的突破!”李子昌立刻跑了过来,半路还撞到好几个椅子。

  他们记录下了这个纳米机的结构,并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以数十种原素为基础的纳米机。

  李子昌在一个早上来到实验室,拿着一个黑色的小吸管。这是一根碳纤维棒“有了碳基纳米机,这玩意比钢管还便宜。”

  纳米机与人体细胞的完美结合给了前线战士无尽的优势,皮肤细胞是一层钛基纳米机,这就完全不怕弹片杀伤了。

  战场上巨大的战争机器也几乎没有损耗与维护成本,他们的每个部件都是纳米机组成,强度提升的同时损坏还能进行自我修复。

  “这些纳米机就像细胞一样,组成了这些机器,这些机器也和生物一样可以自我修复,可以说距离生命就差了灵魂。”这是李博士亲口说的。

  2099年的西伯利亚战场上,人类首次发现了在此缓慢生长的奇特物质,X晶体,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的违反热力学定律的奇特物质,可以说,它可以阻止熵增以致宇宙无法进入热寂。

  但是,直到2125年,战争的结束,李博士才来到了这里。

  “这种奇异的物质有着水晶的几何构造,却又不在我们任何的物质体系中。”李博士穿戴着重型勘探设备,这厚重的外骨骼可以有效地抵御这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不要长时间接触这东西,就算是再厚的装甲,在强的恢复机制,这样晶体也在不断同化着它们”长期在这里工作的凯瑟琳警告李博士。

  凯瑟琳是这里的负责人,很难想象一个年仅25岁的女孩可以接手如此大的项目。

  “的确,从我拿它起来到现在它足足涨了100g”李博士不用说也发现了。核动力外骨骼的对重量的测量很精准。

  “很庆幸它们不会在空气中形成结晶,要不我们都得死。”凯瑟琳开始打趣道。

  “是啊这种材料们是怎么切割的,它对一切能量的吸收率这么高,按理来的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准来说切割的确太困难。”

  “我们先找到的一个碎片,再用X晶体来破坏X晶体。。。总之快把拿东西放下,它会慢慢把你把你变成类似的物质。”

  李博士立刻就扔掉了那块晶体,看了一下自己的手,外部装甲已经受到了大面积的同化,好在纳米机可以自我修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离受到同化的部分,并修复受损区域。

  “这些东西该怎么利用?”李不禁问道。

  “只要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1mm,那么它们的体积增长条件就会变得相当苛刻,一个0.1mm的颗粒要增长体积需要10的14次方焦耳的能量。而且这种体积下它们的表面温度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决定,它也会讲与它接触的物质的热量吸收掉,并和它一个温度。”

  “真是好材料!”

  “而且对于各种能量的吸收的效率几乎没有下降,并且百分百化为多种能量,没有多余热量产生。”

  “最主要的是转化为什么?”

  “等离子是目前人类用它来主要转化的,等离子科技的普及它功不可没。现在那些巨大的等离子工厂都在太阳附近。”

  “怪不得那些大国这么快就列装等离子武器了。”

  “不过像单兵护甲里的那点X晶体也就发个电,像军舰坦克等装甲单位才会产生少量的等离子。”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李博士对他们的发现惊叹不已。

  “走,我带你去实验场地看看。”

  他们从地下矿洞来到了地面,离矿洞2~3公里有一个实验场地。这里架着一门2050年的300mm舰载磁轨炮,虽然已经退役许久,但威风不减当年。

  “这是?”

  “这里是我们专门测试材料强度用的。”

  只见她操作起了控制面板,便有一大块黑色的板子被起重机抬到远处的一辆车上,这辆车是用来运输实验材料的,因为都是高度危险的实验,距离必须保证。

  “蓄能器全开,功率100,目标A1。”

  磁轨炮的内部开始发出声响,一枚高穿深穿甲弹被放入炮膛。

  “你最好戴上这个”凯瑟琳递给李博士一个头盔。“这可以很好的地保护你的耳朵和头部。”

  李博士接过头盔,戴在了头上,毕竟以现在的生物科技,只要保住大脑就无论什么样都能救过来。

  3

  2

  1

  发射

  弹头以肉眼捕捉不到的速度朝标靶射去。

  “位于一百公里外的标靶一会就会被击中,届时,那里的值班人员会把数据发过来。”

  “嗯?之前拉走那块是干什么的?”

  “那是给电浆武器测试用的。”

  随后凯瑟琳拿出一把当时步兵常用的T-100电浆步枪,朝一块钢板射了三枪,直接在厚度1米的钢板上直径三厘米深十厘米的洞,被击中的部位金属为熔融态。

  弹夹是一种特殊的容器,可以储存高浓度的等离子,不过保存时间有限,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

  “必要时,可以卸下弹夹上的电池,这样,维持立场就会在五秒后消失,随后就是一个杀伤半径十米的炸弹。”

  “看了军方对其武器的研究已经成熟了。”

  “这些,都是125事件后遗症导致的。。。”

  “想必人类现在有能力来抵御来自内部的外星文明的威胁了,现在的地球轨道上和月球上都有数十艘太空舰了。”

  凯瑟琳看向这个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月亮(因为是在白天)“不,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我们自己,这是从古至今的问题,不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绝无对抗外星文明的可能。”

  “数据好像发过来了。”李博士看到其中一个面板上显示接收成功。

  视频显示,这一大块X合金钢被正好命中中心点,整个固定架都向后退了十米多,看起来这个固定架已经无法再次使用了,待画面逐渐清晰后,他看到了令他无法想象的一幕,这块厚度仅五百mm厚的X合金钢仅被打出一个小坑,这枚炮弹的动能大部分被转化为其它能量。

  “这种材料的出现,标志着动能武器的落幕。”

  随后凯瑟琳指着另一块在远处的一个巨大的黑色标靶“那里,是能量武器测试标靶。”

  李博士随她一起走到了不远处的一个白色炮塔下,这是一门舰载电浆炮,不过也是最近退役的型号。

  “同样,全功率,目标A2。”

  “预热完成,等待开火指令。”控制台传来语音提示的声音。

  凯瑟琳随后按下了操纵杆上的发射按钮。(操纵杆其他部分都是锁死的。)“做好防护措施,不要直视那束等离子。”

  此时正有一群鸟在标靶前飞过。

  随后,一条约束力场从炮口射出对准的靶标的中心,被这条约束力场击中的一只鸟被瞬间蒸发掉了,范围两米内的鸟也有不同程度的灼伤,羽毛被点燃,从天上掉下来。随后,等离子从炮口射出巨大的亮光几乎要刺瞎了李博士的眼睛,好在他及时转过身。

  周围的树林与草地上的雪被点燃与融化,这瞬间释放的能量绝不小于核武器,而这样的武器,在现在被视为常规武器。

  标靶被击中,这次的标靶的特地加厚的X合金钢,但同样是出乎意料的是,这块标靶被击穿了,虽然这个洞直径仅一米。

  周围的冰雪都被蒸发掉了,整个固定架都发出了近似白色的光芒,被击中时,接触点和半径一百米的范围内达到了上千度的高温。

  据说这门舰载电浆炮的功率上限是1000,这只是十分之一的威力,而现在人类海军的舰艇上的电浆炮的全功率比这种退役的老武器还要强数倍,体积更小,功率更大,效率更高,而且已经列装到了人类太空舰队上,想到这,李博士不禁一身冷汗。

  “我们发现,X合金钢有许多有趣的特性,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特性。”

  凯瑟琳拿出一块黑色的立方体,边长一厘米“我们只要给一块X晶体足够的电能,它就会自发地形成一个力场,可以阻挡动能武器和能量武器的伤害。”

  “X合金钢,只是拿钢吗?”李博士发问。

  “这正是我要说的,不同的金属按照不同的比例与X晶体颗粒结合,来形成一种新材料,叫X合金钢,而不是单指一个材料。”

  “那么这块是?”

  “是贫铀!”

  “那岂不是…”

  “不用担心,X晶体颗粒会把辐射全部吸收掉,不用担心,不过通电后咱俩就真玩完了。”

  “那这也不能给单兵配备啊。”

  “目前都是无人机才有这个,不过辐射太大,容易暴露目标,都是在迫不得已,开启这种护盾,而且对周围的未完全武装的普通士兵造成不同程度的辐射伤害,不过只要穿完整的单兵动力护甲就没问题了!”

  “那它能承受多少伤害呢?”

  “这要看拿什么材料多大比例了,比如元素越重X晶体占比越多,护盾防护能力越强,不过重元素比例不能低于10%,低于百分之十就会无效化了”

  凯瑟琳掂量一下这块X合金钢立方体。“这一块要是提供家用电源的功率的话,它能抵御一般电浆步枪的全部能量,而且能量还能产生电力,重新充能电池。”

  “它不会过载吗?”

  “这东西本身不会过载,准确地说是过载门槛高着呢,普通单兵武器肯定不行,打破护盾永远只能是电池的问题,电池过热,电池爆炸之类的。”

  “看了有了这种材料,人类大规模进军其他恒星系指日可待了。”李博士看到这种性能优异的材料,不禁发出感叹。“太空电梯和那些以前不敢想的工程,现在都可以落实了。”

       (那时,太空电梯主要作为新材料测试工程,但并不实用,因为人类有动点传送技术。)

       ps  (X合金钢的性能为同条件下钢的性能的十万倍,某些条件下甚至更多)

  “是啊”凯瑟琳拿一把用X合金钢制成的小刀,这是世界上最锋利,强度最高的刀了。

  “这把刀就送给你了”凯瑟琳突然说。

  “啊?!这,真是谢谢你了”李博士接过刀,还没等他要问为什么,凯瑟琳便告诉他

  “今后世道很乱,社会会发生剧变,你我都是参与者,希望咱们还能在大一统之后再见。”

        “大一统?”

  这些话让李博士吓了一跳,他不相信这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说出来的。

         “统一战争不早就结束了吗”

          凯瑟琳没有理会他。

  “当然,虽然你我无法左右进程,但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我们以后能再见。”

  “听说在月球的地下发现了过去文明留下的东西,据说还有三个类人生物,接下来我要去月球一趟,不管怎样,我们以后再会。”

  正如大导师所说,这是人类必须走的一步。

最后,我收到了02

  


新材料、新能源与生物工程。(B站特供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