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十八)---全武奔袭
乾宁三年(896)七月,陇西郡王、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因为不满河中节度使人选,而进兵长安威胁天子改换人选。昭宗皇帝散尽内库凑集的安圣、捧宸、保宁、宣化等军在久经战阵的陇西军的攻势下不堪一击,皇帝再次上演弃都逃窜的戏码,当年恢复父祖荣光的豪情犹如见到阳光的冰雪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唐昭宗向东逃到华州(今陕西渭南),任由李茂贞在长安城内大肆劫掠,焚毁宫室。而就在这个时候,淮南杨行密上表奏请皇帝迁都江淮,无独有偶西川王建也同样上表请求迁都成都。都打着为朝廷分忧的幌子,实则想要在唐末乱世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之后在镇国军节度使、华州刺史韩建的调停下,李茂贞这么胡作非为一番后,居然啥事都没有,反而加封为岐王,官拜中书令。当然封赏也不会少了刚刚平叛有功的钱王,八月宣诏的宦官韩彝范和供奉官甯全道抵达,加封钱王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授予越州威胜军节度使,并带来了象征节度使权力的旌节。(旌节是指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军权。旌节包括门旗二面、龙虎旌一面、节一支、麾枪二支、豹尾二支,共八件。节用金铜叶做成,旗用九幅红绸制作,其上装有涂金、形如木盘的铜龙头。)
面对着一人双节度的殊荣,钱王不为所动,坚决不接受浙东。朝廷就让当时的宰相王溥来出镇越州,但是王溥既然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杰,自然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主儿,上书皇帝说钱王为国家立下如此大的功勋应当授予殊荣,不然难免让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寒心。钱王一看推脱不过,也就只好答应了。十月,下诏改越州威胜军为镇东军,钱王领镇海军镇东军两镇节度使。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杨大帅手下安仁义也不安生,出兵东阳。婺州刺史王坛只能坚壁清野,固守待援。乾宁四年(897)正月,钱王派出大将杜棱出兵救援东阳,安仁义望风而逃,但是却又转而向东,袭扰睦州(今浙江淳安)。安将军可能不太知道自己已然师老兵疲,围城之时,夜晚风雨大作,士兵们都以为是守军出城夜袭,慌乱中仓皇远遁,大有淝水之战后前秦军队草木皆兵的架势。
安仁义这一路成了惊弓之鸟,但是田頵倒是稳扎稳打,出兵围困嘉兴。四月,钱王派出常胜将军顾全武和自己的弟弟钱镇带着武胜军都指挥使沈夏、陈璋、高遇、许再思等将领率军驰援。当时诸将都觉得田頵麾下是淮南精锐,怕轻兵冒进中了埋伏,主张步步为营缓缓逼近。但是只有顾将军坚持兵贵神速,率军全速前进,百里奔袭。仅仅一日就出现在了嘉兴城外,守军看到顾字的将旗高高飘扬在城外无不精神振奋士气高涨。
田頵万万没有想到,援军会来的这么快,正在感慨对方是神兵天降之时。忽然城门洞开,城内守军杀将出来,顾将军见此情形也就挥军掩杀。里应外合,内外夹攻,田頵的部队被杀的溃不成军。李宗礼、顾金等二十余员战将,士兵不可胜数。之后顾将军乘胜追杀,连破田頵连营十八座,再次俘虏三千余人,嘉兴之围解除,田頵带着残兵逃回苏州。

(黄色箭头为顾全武行军路线,红色箭头为田頵逃亡路线)
那接下来,杨行密还停止袭扰两浙吗?钱王还会受到朝廷怎样的嘉奖?请看下期---丹书铁券。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新五代史》(卷四十 杂传第二十八)(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唐纪七十七)
《吴越备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