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偷拍事件”背后,是一场“男权的神话”(1)
美国有一档极其离谱的电视节目,叫莫里秀,主要的项目是免费帮上电视的人做亲子鉴定。
每次节目的流程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主持人先把女嘉宾叫上来,让她阐述一下自己为什么觉得孩子是谁谁谁的。
等到这边满口rap言之凿凿就差指洛水发毒誓的时候,主持人再把男嘉宾叫来,双方当众撕逼互相揭短,彼此在被绿和没被绿的量子波动叠加态中反复横跳,有时候怕自己战斗力不够,还会叫来三姑六婆一齐上阵,混合双打多人运动,台下一众观众看得如痴如醉高潮迭起,纷纷拍手叫好让他们再撕响些。

等到现场已经鸡飞狗跳,全场观众都等着开盘连弹幕都忍不住要拿硬币下注的时候,主持人再一脸淡定地接过鉴定结果当众宣布,引爆现场。
在真相面前,各路卧龙凤雏有人喜笑颜开,有人痛哭流涕,有人甚至会当场来一段freestyle,演播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放到咱们的文化里,肯定理解不了,这破事也能成真人秀,家丑不可外扬呀?而且为什么那些男嘉宾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的时候能这么高兴啊?这都是剧本吧?
实际上,这个节目已经播了三十年了,很多上节目的人不是不知道结果出来可能丢脸,而是因为鉴定结果涉及到抚养费问题。作为底层他们又承担不了昂贵的鉴定费。
在节目现场的狗血和抓马背后的现实是,在孩子抚养问题上,美国法律更偏袒女性。
在美国,离婚后夫妻的子女抚养权争夺中,最终拿到抚养权的,有81.6%是女性。绝大多数时候法院都认为女方更适合抚养孩子,男性只被要求当好一个ATM,按时支付抚养费,就算孩子不是自己的,也得男方去找证据证明,不然就得一直替别人养孩子。
所以节目里才会绿帽一到,又唱又跳。

有一个导演,叫凯西·杰伊,她因为不满好莱坞总是给自己安排刻板的女性形象而成为女权主义者,因为不满男权主义者网站上的种种言论而去深入了解男性。
结果,在了解的过程中,她发现,两性问题远没有她想象得那么简单。于是,她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拍成了一部纪录片——《红丸主义》。

在她采访到的男权主义者里,有不少是在离婚时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男人在孩子抚养权上如此弱势。
美国一男子卡内尔·亚历山大,因为一位女性朋友说他是孩子的父亲,不得不长期支付抚养费替别人养孩子,随着他的失业,这笔钱也拿不出来了,因此他被告上法庭,赔偿3万美元。

最惨的是纪录片里一个女性提到的,她们当地有一个15岁的男生,被一个35岁的女性强奸了。
虽然女方被依法送进了监狱,但是,这次强奸带来了一个孩子。
于是乎,蹲了几年出来以后,这个男生不得不定期向强奸自己的人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不仅是抚养权的问题,家暴问题也类似。
许多人听到家暴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男的欺负女的,就算冷静一点的,也会认为就算有女性家暴男性,那估计也只占很少一部分,大多数情况肯定还是男性为主嘛。
然而,根据2014年美国疾病防治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调查的一年内,全美国有超过470万名女性和540万名男性遭遇过伴侣的家暴,把时间拉长到一生,有31.5%的女性和27.5%的男性曾遭遇过伴侣的家暴。
这里的家暴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暴力,殴打、虐待。


艾琳·佩莉,美国女权运动先锋,她从上世纪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就在研究家暴问题。
1971年,艾琳用自己的房子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家暴庇护所,可以说是真正的女权斗士了。
然而,随着她研究的深入,她发现男性女性都有可能成为家暴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她开始主张家暴庇护所也需要保护那些被家暴的男性。
结果,美国的女权主义者们直接开除了她的女权籍,控制了她花钱买的房子,把她赶到了欧洲。只因为她说了一句:“女人可能像男人一样暴力。”

事到如今,全美国一共有2000家家庭暴力庇护所,他们不少有政府部门资助,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然而,在这两千家家暴庇护所里,只有一家愿意为男性提供服务。绝大多数被家暴的男人永远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照顾。

我国的情况类似,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经遭遇过家暴。
但在社会舆论上,被家暴的男性大多数时候不会有人同情,甚至会有人因为家暴老公被夸上热搜。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男性和女性在舆论的关注度上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