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陆鸢,你的弦外之音,沈不言知道了

2023-07-17 03:07 作者:偲十四行诗  | 我要投稿

当时看完写了观后感,但是当时因为太过于悲伤加上通宵看完,脑子不是特别清明,意识混乱。现在重新写一个吧。就当是对自己心口上的淤堵的排解。

从14集向前看去,沈不言在历史的倒叙中经历着陆鸢的一生,从第一集向后看去,则是陆鸢真正的一生。那贯穿始终的都是沈不言,去掉许愿的成全,初见的教导到三年后再见是最终的坚定,到五年后的搏命未成终是完成宿命的变迁,最后在十年后的最后一面。在陆鸢的每个重要时刻,沈不言都是坚定的站在陆鸢身边。初次相见,陆鸢的灵动活泼,沈不言教会了她开阔眼界,教会了她法治,也教会了她最重要的对事物本质的发现。在那个不通教化的时代,沈不言好像是一团光打在陆鸢身上。正像是局中说道的那样,谁人能不心动呢。再次相见已经是三年后了,已经逐步展露头脚的陆鸢再次遇到沈不言,家国的情谊,让她入宫,小爱不比家国之爱。五年后本不想相认的陆鸢再一次为自己的心意让了步,机智如陆鸢也想要那千万分之一的改变。可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变,不可改。最后宿命的感觉油然而生。不过在这十年的等待中,陆鸢是期待的,可是那不是初次时候那个深情的沈不言,那是陌生的,对你毫无感情的沈不言,在他眼中你是为祸天下的一代妖后,不是他所深爱着的陆鸢。思念入血,着红衣。你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初次和二次相见的时候,为何沈不言对陪你过春三月上巳日情有独钟,那是沈不言一生的痛,也是沈不言的绝望,深切的绝望。

都说相思入骨,但是谁又能真正理解呢?君问归期未有期,陆鸢只有最后一次知道准确的时间,剩下的时候都是漫长的等待,思。那个面具她珍藏十五年,那短短的几句话,她记了一辈子,你说她是唯一可以拯救晟国的人,她把你教导的令行法治一步步带进晟国百姓的日常。如此甚多,不胜枚举。

春三月上巳日,中国的情人节啊。都说女主更悲,但是两位的悲真正的相同,女主时间等待的悲,加上每次相见只有寥寥时间。男主则是在这段时间反复体会。像剧中所说,男主是怀着怎样的绝望去逆流而上,一次次的想打破宿命的枷锁,一次次成为宿命的一环,最终只为了想让女主不被欺负。

前面的13集更像是为结尾的铺垫,13集的刀更像是小刀割肉,温水煮青蛙,细水长流。最后一集更像是痛觉和泪觉的爆发,那一句“沈不言,我想你了”,为积攒了13集悲伤打开了泄洪口。我想你了,不是我爱你,也不是我喜欢你。中国文化教会了中国委婉的表达,我想你了,字字没有爱,但是字字都是爱。一句我爱你太过于单调,我想你更能体现陆鸢余生对沈不言的思念。

我朋友问我,当时沈不言在第一集说这件事没有意义,陆鸢心里想的啥,然后在第八集,沈不言知道陆鸢所得这些事的意义之后,沈不言当时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我只想说语文理解我已经不会了,只能说,陆鸢想着的应该是丝丝的生气,稍稍的绝望以及最后的释然。生气初见的沈不言这样对他,绝望最终还是没有过完一个完整的上巳日,释然这场相遇的结束,和初次相见沈不言时候的陌生躲闪。沈不言在第八集则是一种绝望,那种事情已经发生了,且无法回去弥补的绝望。才会想着第二日去陪伴陆鸢过节。

整部剧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诗经。女主初见时候唱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后来的诗经与音律的结合。最后也出现了诗经。诗经中很多对爱情的描写刻骨铭心,但是诗经中也有很多对战争,家国的描写,唯美的诗经更是一种对这段感情的深刻比喻,因为提到诗经我们总是想到的都是唯美的爱情,也算是暗喻吧。

这几天看b站,看抖音基本上都是这部剧,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这个闭环无解的宿命命题。箜篌在爱情里面本就是相思。并且在爱情故事中箜篌也代表着悲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我个人觉得这首无题更贴近陆鸢沈不言。

我想你了。(感觉写出来,心里好受多了)


陆鸢,你的弦外之音,沈不言知道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