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知道乡村支教志愿者的心声吗?

2021-12-17 10:27 作者:童年一课  | 我要投稿

支教志愿者,顾名思义就是一群热爱乡村教育,想和那些乡村孩子在一起的人,他们也许是一名大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已经步入社会工作的人,不问来处,我们只想让教育没有距离。


关于支教志愿者的两种声音


关于支教志愿者,我们常常会听到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说:像这些“精灵盒子”的主题课项目,就只有短短两周,转眼就过去了,很难让孩子有实质性的收获;再者,很多的志愿者都是大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只是为了体验生活或者完成社会实践,不是真正想通过支教来帮助这些孩子们。所以说,这样的支教就是浪费时间。



另一种声音却说:任何的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不论是哪里的孩子们,那些志愿者们不论寒来暑往,都愿意在寒暑假线上或者是线下给那些孩子们带去快乐和知识,教孩子们唱一首儿歌,做一个手工,画一幅画,跳一段简单的舞蹈,就已经足够了。相反,如果没有这些志愿者们,这些孩子们可能会和家里的大人一样去干农活,放牛羊……就算真的会有一部分志愿者老师的初衷不是为了孩子们,但相信当他们看到、听到那些孩子们亲切的喊他们“老师,老师…”的时候还是会感动,会用心对他们。



小编想说...


我们采访过很多支教志愿者,从他们的描述里,听得出来,他们是真的想给这些孩子们带去点什么,是真的想通过自己的一点儿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关心。在这次“模拟人生”项目中的徐晶晶老师分享说:“无论是支教老师还是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内心一定要充满爱,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成就或是毁掉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很需要责任感的身份。


是的,你的一句对他们的鼓励,说不定就此成为他们对未来努力的动力;但你的一句抱怨,也说不定让他们认为大城市不过如此。再者,很多的志愿者其实都是在校大学生,而“大学生”这个身份在乡村环境下还是比较稀罕的,所以在那些孩子们的心里,我们就是榜样、标杆,也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个种子,说不定等到有一天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那些从天而降的“天使们”


在山村,可能那些孩子们每天面对的只有熟悉的老师,熟悉的父母,但志愿者老师们的到来,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体会到以前没有感受过的关爱与关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很多乡村孩子也许还有另一层身份就是留守儿童,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倾听和谈心的对象,所以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树洞,简单地倾听,或是心贴心的倾诉



尽管一些志愿者确实没有很多教学经验,但这未必是件坏事啊,摆脱掉“老师”这个身份,也许孩子们会更加愿意听你说,听你分享,和你一起成长。每一段或长或短的支教经历不仅对志愿者老师,还有对那群孩子们来说都是很来之不易的,而在彼此珍惜下度过的时光回忆起来也一定是最美的。


那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新时代青年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始重视扶持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而支教志愿者愿意为乡村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家对乡村教育实施的政策,不仅在知识上缩短了城乡差异,而且还为他们培养起了一些兴趣爱好、基本素养课程,以及一些只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才会收获的能力。



后 记


总有一些事情哪怕被人怀疑也还是有人愿意为之用心,如果一直有人坚持,收效甚微也是有效果的,但如果就直接放弃了,那效果可就一点儿都没有了。不是凡事有利可图才去做,喜欢、热爱才是最充分的理由。


你知道乡村支教志愿者的心声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