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大面积败退,佐证俄军出现致命失误和能力不足,但别高兴太早
过去一周,乌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开战200天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果,夺回乌东地区两个重要城镇。按照乌克兰方面鼓舞人心的战报,乌军此轮反攻,已收复了3000平方公里土地,拿下多个战略重镇,前锋距国境线只有50公里。
诸如CNN等等西方媒体更是大加渲染,称这是让人惊奇的一周,乌军的成功和俄军的失败都同样另人惊奇,乌军过去一周夺取的土地,比俄军自4 月以来占领的所有土地还要多。
从外媒报道来看,战场态势发生了逆转。现在是乌军在不停地进攻,俄军在不停地后撤。甚至国内有自媒体欢呼乌军开启“秋风扫落叶”的攻势,俄军必定在冬天到来之前全线溃败。
战况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讨论具体战事,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这不是展现支持谁反对谁立场的问题,而是要从战场态势、战术战役战略角度分析问题才能得到客观认识。
我们就从一开始说到的乌克兰方面战报中的数字说起。
乌克兰方面通报收复了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且不说这个数据当中有没有夸大的成分,我们暂且认可这一数据。但要知道,泽连斯基曾经声称俄罗斯军队占领了乌克兰五分之一的国土,也就是12万平方公里。在12万平方公里面前,用区区0.3万平方公里的战绩,来说明俄军的节节败退,说明乌军秋风扫落叶,那就实在太过牵强了。
再有,前锋部队距离边境只有50公里,这个数据也同样很有误导性。如果乌军是摊大饼一样的全面推进,这50公里足以说明乌军是在强力全线反攻,乌军的确势如破竹。但如果只是一小支部队突入俄军防御区域内,距离边境只有50公里,这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甚至这一支突入的部队会不会被包了饺子?最终是否还能存活?所以这个数据根本不能说明整个态势。
而那些为了与美国一道支持乌克兰的网民和各类自媒体人,利用这一数据大张旗鼓的宣传乌克兰必将打败俄罗斯,不过是出于政治立场的鼓劲,他们与美国政府一样,太需要乌克兰取得胜利了。
要知道,战场态势都是瞬息万变的,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方夺战某地有时候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但另一方放弃某个城镇并非就是失败的表现。更何况,一场战争是由多场战役组成,一场战役又是由多场战斗组成。衡量一场战争的胜负,绝非是以几场战斗或者几场战役的胜负作为判定标准,而是要看整体的战争态势。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现在战场态势,已经开始出现对俄军越来越不利的趋势。乌军获得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先进更强力的武器,比如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等等,对俄军造成不小的威胁和杀伤。尤其是大量的毒刺防空导弹,更是制约了俄军的制空权;标枪反坦克导弹,给俄军坦克和装甲车造成了沉重打击,削弱了俄军的进攻和打击能力。
而这一切情况,也反证了俄军最致命的战略战术失误和能力缺乏。
第一,自缚手脚的军事行动。俄军缩手缩脚的打击和进攻,没有瘫痪乌军的作战体系,使得乌军能够有效地组织各类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保障行动。
第二,没有突出战略要点的打击。我最不理解的是,俄军没有实施导弹精确打击和空天军轰炸乌克兰国防部、乌军总部甚至总统府之类的目标也就算了,还为何总是不打击乌克兰的铁路和公路要点,让美国阵营支持乌克兰的大量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打击俄军?
第三,侦察监视能力非常欠缺。不仅使得俄军地面部队经常遭受乌军打击和伏击,也使得乌军能够从容不迫的大规模调动和集结部队,对俄军实施打击。按说,俄军的导弹和战机,完全有能力阻止乌军调动和集结部队发起反攻,也有能力基本断了乌军前线部队的保障线。
按说,俄罗斯方面不可能想不到前两个方面的问题,普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或许,俄军是在利用乌克兰方面给予取得一场胜利,给西方国家的援助信心、给国内民众鼓劲的需求,是在诱敌深入,然后“包饺子”打一场围歼战,进而彻底打掉西方援助的信心和乌克兰的国家信心。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普京绝无可能会接受俄军的全面败退,真到了俄军全线退败的时候,普京大概率会使出“杀手锏”,包括使用战术核武器和轰炸基辅政府和军方决策部门目标的可能性,我们都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