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复习节奏,六个月一战成功上岸——北大经院金专经验分享
一、 基本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某211高校,本科主修即是金融。大三上决定出国,但受到疫情影响,由出国转为考研。这里主要谈一下自己初试、复试的准备,以及走过的雷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选校阶段
首先我认为第一点你需要决定你要考什么层次的学校:清北、复交、两财一贸。第二点
要根据个人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来决定(尤其对于金融本的同学),自己适合考哪些科目,396 or数三,货银国金 or 统计计量。第三点是你需要决定去哪个城市读书以及你的求职方向,北上广或是回家乡,投行更多在北京,一些上海的券商研究所也是不错的,深圳也有很多大买以及腾讯;跨省市找工作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读书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未来的发展地方。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在国内读研,最好在清北读,将来才会有更大的机会找到顶尖的工作,且相对来说北京的投行机会更多一些。因此我将选校确定在清华五道口、清华经管、北大光华、北大经院。
清华考的科目有其他学长学姐介绍,这里主要谈一下北大的吧。光华:政治+数三+英一+专业课,统计计量部分更偏重统计;经院:政治+数三+英二+专业课,统计计量部分更偏重时间序列、高级计量。
因为我对货银、国金等科目没有什么兴趣,而微观金融、统计计量、时间序列等都是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因此我更偏向于北大。同时我是一个极度的风险厌恶者,感觉到今年像自己一样受疫情转向考研的人数比较多,且光华考的是英一,在做了几套英一、英二的真题后,最终决定选择考北大经院。
三、 初试阶段
我是从6月底结束学校的期末考试后,开始进行的复习。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提前制定计划的人,因此在开始复习前的两三个月,我通过知乎、凯程的公众号以及各大高校的经验分享平台搜集信息,基本确定了自己复习的时间安排、使用书籍以及复习的重点科目。同时在九月返校后,我报名参加了凯程的初试班(远程),主要学习专业课的部分。
政治:
复习时间:前期晚上10:30-11:45左右。后期会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分给政治一些。
使用资料:政治强化班视频、肖秀荣全套,其他老师参考资料。
第一阶段:7月底-10月下旬。
这段时间主要是看强化班视频,配合精讲精练记笔记。
第二阶段:10月下旬-11月上旬。
这段时间一刷1000题(一些非重点章节没有刷),同时要多看时政小册子(肖八与时政相关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来自这本书),模拟肖八,分数大概在36分左右,同时配合一下其他老师的模拟卷(仅参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复习选择题部分,一方面是结合肖八背诵时政的部分,另一方面多去看看易错的章节题目,如法律部分、资本主义部分。这段时间的模拟卷子分数不高,可能会十分影响心态,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多看,因为你要相信别人也是这样。
第三阶段:11月中旬-考前。
选择题方面主要是针对自己易错的章节,二刷这部分的1000题,总结一下易错的知识点(马原部分很推荐大家看第二次)。肖四出版后,选择题进行模拟,这次模拟需要卡时间,大约在30分钟做完即可。一是不能做得太快,避免看错选项导致做错,二是不能做太慢,避免留给大题的时间不够,分数基本维持在46分左右。大题就是背诵肖四的所有大题。同时喜马拉雅app上有音频版肖四,一些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也会有每日带背,走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听一听。
建议:我的第一阶段复习太慢,导致后期一直在赶,匀出了很多数学的时间去复习,到考前还有很多买的资料没有看。建议强化班除马原外,倍速观看,同时这个阶段可以跟着刷1000题,没必要看完再刷。同时政治是一门只要下功夫,一定能够考取不错分数的科目,也是考前提分最快的科目,建议大家肖四出版前把数学、专业课彻底搞定,之后就可以安心背诵肖四了。
英语:
英语是一个很看基础的学科,如果基础好,可以匀出很多时间复习其他科目。我的英语水平裸考六级,成绩500出头。
复习时间:不固定,晚饭前后
使用资料:单词红宝书、真题、王江涛作文
英语复习开始于7月底。在做了一些题目后发现,英二整体难度较低,英一难度明显更高,同时英一、英二阅读的出题角度个人认为是很不相似的,因此我并没有像大部分学长学姐一样做英一的题目,只做了英二的真题。不过这样的缺点就是英二真题很少,很快就做完了,我又是一个不喜欢二刷的人,后期会陷入无题可做的情况。
第一阶段:7月底-9月底。
这段时间的第一个任务是背单词,我选择了红宝书这本书,单词比较全,一天背2个单元左右,因为英二的生词很少,即使出现也不影响做题,因此复习阶段我只在开始背过这一次。
第二个任务是做阅读,做英二真题的阅读部分并精读,错的多的篇章配合唐迟的讲解。精读的话首先要背诵阅读里出现过的生词,其次要搞清楚自己错的原因,或者是为什么真题会选择这个选项。注意作者思想感情,读的细致一点几乎可以做到很少出错。借用唐迟老师的一句话:反复出现的是重点,重点是考点。
第二阶段:9月底-11月下旬。
做真题的完形、新题型及翻译,但只做了个别年份的,且只对了答案,因为错的比较少没有进行精读。这段时间集中复习其他三个科目,并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英语。
第三阶段:11月下旬-考前。
主要背诵作文,参考王江涛的作文书即可。同时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做英语题目,考前二刷了最近两年的英二真题恢复手感。
建议:英二整体还是很简单的,个人认为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但是,翻译部分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精读的,研究答案。英二80其实算是一个偏低的分数,在复查之后发现与自己的目标分数(85)就是差在了翻译部分。考场上感觉给的翻译题目难度不大,自己翻译的也十分通顺,但得到的分数却很低,因此翻译还是有研究答案的必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英语没花费太多精力,因此结果也不太理想。
数学:
复习时间:7月:上午+下午,之后早上8:30-11:40
使用资料:红皮全书及对应三本辅导讲义+高数线代看对应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方浩强化班、真题(近10年)、各类模拟卷
第一阶段:7月初-9月中旬。
7月开始复习高数,全天复习,早上看课,下午做题,看强化班,配合全书和辅导讲义,一定要做好笔记,记录重点、易混淆概念和常用方法,方便后期复习。线代、概率同理。高数、线代部分全书和辅导讲义有都做得必要,概率的全书题目和辅导讲义几乎一样,选择辅导讲义即可。
第二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
这段时间刷高数18讲,但由于题目太偏,做起来会有抵触心理,同时这段时间每隔一天在看NBA的季后赛,因此数学几乎没有进展。
第三阶段:10月中旬-10月底。
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做近10年的真题,同时结合真题复习、回忆暑假的知识。这段时间是很痛苦的,因为暑期知识都学会了,但到考前两个月却发现自己都忘了,但一定要坚持回忆,多翻第一阶段记录的笔记(推荐边看强化班边做笔记)。
第四阶段:10月底-考前。
这段时间主要是刷各种模拟题直到肖四出版。肖四出版后,没有再做过任何数学题目,只是早上抽两个小时看错题+背诵一些公式,早上剩下的时间背诵肖四。(如果想保持手感可以试着做一点题目,但不再建议做太多新的题目。因为在错了几十套卷子后,其实自己的易错点就是某几个知识点,考前关键是把这几个易错点培养出一种肌肉记忆的感觉,绝对不能在考场上再犯类似的错)
建议: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暑期,暑期一定要把知识都掌握牢固。暑期后主要就是做真题、模拟题回忆、巩固暑期学到的知识。同时一定要把看过的知识学会,关键在于是否学会,而不是在于你做了多少题目或者复习的有多快。
专业课:
金融书籍:Ross公司理财、Bodie投资学、John·Hull衍生品。
计量书籍: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斯托克沃森计量经济学、谢宇回归分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及习题册、格林高级计量、陈强高级计量、Tsay时间序列、王燕时间序列、Hamilton时间序列分析。
北大经院的难点就是在于专业课,时间序列和高级计量劝退了很大部分人,同时加上老师出题风格变化,同时和一些同学聊了之后发现有压分的感觉(只是猜测),因此最近几年大家的分数都很低,最高分在110+。我的复习重点是计量部分,但今年由于一些金融知识没有复习到位,因此专业课在分数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一些。
第一阶段:7月底-10月下旬的下午。
看公司理财、投资学、衍生品、伍德里奇、李子奈的课本、本科阶段的时间序列分析的笔记,并进行总结。时间序列我并没有看书,主要是看本校的笔记。上面列出的时间序列教材中,王燕是很多同学使用的,Tsay是我们本科的参考教材,Hamilton这本书更多的像一本手册一样,遇到看其他书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考虑参考这本书的相同部分学习。
经院的金融部分不会考很细节的部分,因此主要分模块进行复习,根据不同模型、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计量部分以时间序列、模型修正为主。
九月时复习专业课陷入了瓶颈期,金融部分书很厚,很多细琐的知识不考,会感觉自己看的很多东西都没用,但自己还是坚持看完了书。也因此对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之后选择报名了凯程的辅导课,由老师的讲解带着复习。凯程每年会招上年的学长学姐进行课程讲解。以去年为例,经院金融部分的讲解中规中矩,因为金融部分没有作为我复习的重点,辅导班的金融部分的一些纸质资料没有看;计量部分讲课的老师是个大神,学习的效果很不错,老师也很幽默。同时他也会替你挑选好各种计量书籍的课后习题(会收到纸质的习题册),在习题课上也会对题目讲解,后来翻书的时候发现老师把可能会考的题目基本都挑了出来。同时定期也会有模拟卷的电子版发送,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阶段:10月下旬-11月下旬。
做公司理财、投资学重点章节的课后题,伍德里奇、古扎拉蒂、斯托克沃森、李子奈、Tsay的课后题目(如果报了班的话就是做习题册即可)。并选读了高级计量的部分章节,同时花费了两个下午复习了本科阶段学习到的其他时间序列模型,很多本科讲过的内容经院往年都没有考过,只是单纯的作为考前预测。
第三阶段:11月中下旬-考前。
我的真题开始刷的比较晚,但在7月开始复习前,已经大致翻过,了解了经院的专业课风格。
一刷真题,结合凯程的真题课视频,同时第二次总结所有记录过的笔记,进行凝缩,同时开始准备经院的问答题,对于一些真题中的常见题目进行总结。
之后会刷凯程发出的所有模拟卷,挑选出其中的一些题目进行记忆。
考前几天主要就是看自己第二次总结好的凝缩笔记,主要是以框架的形式记忆,不要漏过一些重点的知识点。
建议:推荐大家开始复习专业课前认真分析一下院校真题,把握一下院校的出题风格与常考知识点。经院专业课考高分很难,但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拿到一个平均分还是可以做到的。高级计量难度很高,掌握矩阵的各种推导即可。金融部分建议分模块复习,根据不同模型进行分块。同时对于仍在大三的同学还是应该认真学习与考研相关的专业课,因为老师出题风格很飘逸,也许考的题目没有复习到,但却是本科学习阶段老师讲过的重点。
对于学习专业课陷入瓶颈期的同学,个人感觉还是可以考虑报名辅导班的,我自己报名很晚,报名之后(当时已经把看过几本专业课的书了)把暑期强化班的视频又看了一些,因此导致11月下旬才算真正过完第一轮的专业课,但是有老师讲解,通过做题目发现虽然只是复习完第一轮,但复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而报班的缺点同样是,花费的时间比看书更多,大家需要在看视频和看书之间做出权衡,对于自己掌握不牢固或者自己认为重点的部分可以考虑看一下机构课程。(我自己听完了计量全部课程,金融部分选择性地看了一部分)
四、 复试备考
以下内容不涉及具体的复试过程及复试题目
我是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开始准备复试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需要复试宏观金融以及一整年的金融热点知识,同时,我也报名参加了凯程复试辅导班。
宏观金融部分的复习我没有像大部分同学一样看书(货银、国金),而是选择了看凯程初试时的货银、国金的课程,主要原因是我个人并不喜欢看这几门课程的课本,看的让人十分容易走神,但缺点就是看视频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会占用大量热点及公投、衍生品的时间,在kc这边已经进行了一轮模拟面试之后,我才刚刚看完货银、国金的视频课,所以后期热点等方面复习相对会时间紧凑一点。
微观金融部分选择的课本与初试一样,结合初试笔记即可。
热点部分主要是看凯程wxy的热点视频,讲的真的十分不错,强推。同时自己也在淘宝买了一些热点资料,也从一些研友、大三准备保研的学弟学妹手中获取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英语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主要是通过凯程的模拟面试、英语练习总结经验。
建议:我觉得模拟面试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一定要早些开始模拟面试,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压力,提高复习效率。除了参加凯程的模拟面试外,我也研友一起准备复试,我们之间会定期模拟面试,也会在总结一些资料时互相帮助。每个人的出题思路不同,通过模拟面试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不足不仅仅是知识、思路上的,更多的是如何将题目与自己过去输入的知识结合起来,并将他们在短时间内有条理地输出出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五、 写在最后
考研难的并不是在于知识,更多的在于心态。我觉得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尽量保持自己平静的心情,不要让心情和情绪有太大的起伏和波动,不要被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影响,不要去听中文歌,不要熬夜玩手机,充分减少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专注于考研,每天在图书馆早八晚十,睡前复习政治即可。在考前还有六七十天时,政治、英语、专业课都没有复习到位,自己当时还是十分焦虑的,忙碌到走在路上都是戴着耳机听腿姐的每日一背,但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也许越努力就越能感觉到自己还有可以提高和完善的地方,会觉得很多时间可以把握,所幸最后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因此,我觉得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复习节奏,坚持努力,保持心态,考研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相信大家最后都可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