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叶真的有资本主义萌芽?辟谣离大谱?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种段子 “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惜都被清朝给生生扼杀了”、“如果没有清帝国‘开历史倒车’,明帝国就有可能会发展出资本主义”。那么,明帝国是否真的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帝国是否又把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给扼杀在摇篮里、断绝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希望呢?咱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事。 实际上要论萌芽,清朝比明朝大得多!实际上就是17世纪,欧洲自己都没有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有了雇工,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相分离,所以是资本主义萌芽?那只能说明朝前期管控太严,雇工生产起码在宋朝就已经非常兴盛了。16-17世纪中叶,从欧洲美洲和日本流入我国的白银是3.7亿两白银,清朝建立以后,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流入中国的白银是12.3亿两白 银。说清朝闭关锁国,其实并不确切,因为,清朝是古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朝代。1684年,康熙下令设海关,定关税,“江南驻松江,浙江驻宁波,福建驻泉州,广东驻广州”。在明朝倭寇入侵以后,我国首次开放了对日本贸易。一般所说清朝闭关锁国,是指在1757年,乾隆下令来自欧洲的商船只能在广州交易,不能到宁波等地。但是,这只是针对欧美各国商船,主要还是从国防和禁止欧美传教两个角度来考虑。与明朝进步的还有,清朝允许民间商船拥有火炮和火枪,作为自卫武器。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嘉庆皇帝还减免了洋米进口的关税,以及内地居民以货易米的货物出口税。那怕是康熙一直到嘉庆皇帝,清朝的海外贸易无论是进出口货物数量,还是开放港口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远远超过明朝。在“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伪命题的情况下,网络上有些人鼓噪“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清朝扼杀”,那就是从“伪命题”借题发挥搞出来的更大的“伪命题”了。就算是在过去承认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学界的观点也是“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巨大发展”,甚至在中学历史书上也这么明明白白地写着这一点。能讲出所谓“大清扼杀大明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话的人,怕是上课的时候根本就没认真听讲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