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百合——精巧的角色塑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看动画也是同理。
再次去看一部曾经看过动画,我总能有新的感受。
动画工房,又被我们成为“百合工房”。
其原因是,这家公司做出了许多部轻百合题材的动画。此外,在塑造女孩子的角色和关系上,动画工房拥有别具一格的技术。
脱离百合这个题材。应该说,日本作品的特点就是对人物的塑造十分擅长。
而这一点,在我重温《夏日时光》时,感受尤其深。
如何塑造一个人物?外貌,语言,行为举止,人际关系,心理活动,穿衣打扮。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这些方面罗列下来。对于观众而言,流水账实在不算一个好的体验。
所以,要想塑造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人物放入事件中。通过事件,人物的行为就能给观众留下印象。通过几十集制造的事件,观众对人物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了。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推出新的动画时,难免还会让人生疏。此外,如何吸引路人观众也是个问题。
那么,又如何快速地让老观众熟悉角色,让新观众对角色留下一个基础印象呢?只是单纯的介绍,就如同死记硬背。不仅枯燥,而且容易忘记。
还是老办法,用事件串联人物。
而《摇曳百合》的《夏日时光》的开头就是依靠一个小事件,把人物给塑造起来的。
在OP结束后,第一个小事件就是来到社团。几个角色来到社团的顺序依次是赤座灯里(阿卡林),吉川千夏(粉切黑),船见结衣(不高兴),岁纳京子(没头脑)。
阿卡林,第一个来到社团后,因为炎热出去为大家采购冰淇淋。
粉切黑,因为炎热想喝凉麦茶,又因为凉茶喝完,要去烧水,最后因为失误碰倒茶。
不高兴,看见粉切黑身下是湿的,产生误会,解除误会后帮助粉切黑。
没头脑,看见不高兴帮助粉切黑后,产生误会,并扬言加入行动。
由此,四个人的性格,在这短短三分钟里,塑造起来了具体框架。并为观众制造了不少笑点。
第一个笑点是,阿卡林,在作品外。因为在动画中存在感低,被观众戏称为“隐形人”(阿卡林)。而这次,在OP结束后的三分钟里的小高潮,阿卡林同样没有了存在感。个人的感觉就是,普通女孩子。基本逻辑是,普通=不够有特色=存在感低=不被人看见=隐形人。
第二个笑点,是粉切黑打倒水后,被不高兴看见,然后不高兴产生误会以及粉切黑解释误会。对于老观众,都知道粉切黑是喜欢不高兴的。所以好奇和喜欢看到粉切黑在不高兴面前失误然后如何解除误会的。而普通观众,则是期待,一个人在遇见误会后,如何解除误会。
第三个笑点,是不高兴的误会被解除并对粉切黑温柔以待后,粉切黑对不高兴进行的脑补。因为过于崇拜和喜欢,粉切黑对不高兴过度神化。甚至是白马王子的程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不高兴算是四人组中,男友力最高的角色。
第四个笑点,是没头脑看见粉切黑和不高兴的互动后,产生误会,并扬言加入互动。没头脑算是剧情推动的催化剂,一般都是用在故事开头和结尾。要么用于刺激事件展开,要么就是结束事件。在怎么就是为观众提供“福利”。虽然,功能性强。但也反映出没头脑大大咧咧的性格。某方面看,算是四人组的主心骨。
综上,能在三分钟里,制造四个笑点。快速塑造四个角色。并理清他们的关系。可以说,角色塑造能力十分出色。
最后,轻百合的萌豚番太尼玛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