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缩小内方】真正的丰盛,是能放低自己,弱就是强~

2023-10-01 10:27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十一假的前一天,开了个季度会,做了个单独谈话,感觉自己处理的很不错,但是心绪还是复杂,就很想写个总结

然后来广州7个月,感觉真的是成长很大,也想能做个梳理

晚上想着后面几天去哪里玩,要怎么准备,结果沟通的时候有一种被泼冷水的感觉。。。还是生气的,也想做个梳理

但是会觉得千头万绪,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主要是这7个月,写文超过250篇。。。真是太多内容太多改变了。。。

第一天假期自由刷视频到了晚上,终于能静下心来了,把2月份自己生活版块的写文拿出来,跟小伙伴一篇篇的“reaction”叨叨叨。。。结果,在第三篇的时候。。。居然就有思路了。。。

能静下来,其实是reaction的时候,醒悟了更彻底的放低自己的——让内方足够小,这个是根源,这个解决了,很多问题都能自动解决——这个就像是开闸放水,而不用一点点的舀水出去,内心是很静的,在此基础上才能把事情做减法,而不是制造更大的混乱

然后就是关于友达的关系,我其实应该去把事情解构,事实、观点、立场、感受,然后结合自己的目标去做决定,绝对不是自恋受损就要去把关系砸了,好像自己就夺回自恋高位了——这种是在谋求什么呢?哪怕是拿马斯洛需求来看,满足关系?满足自尊?满足成就感?都没有,争什么自恋高位呢,还是借此好好再思考下“争”

其实现在想想,一切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

怎么处理关系,先去理解、了解,那个关系的对象

自己的感觉是最宝贵的,因为它就是自带的传感器,告诉我们的大脑,应该要处理哪些信息

再升一层,我们每天要处理哪些信息呢?主动的是目标实现路径上,应该去做的事情,被动的就是在这旅途中的所遇带来的感觉

不是所有信息都需要处理的——不是盲目的说我要培养自己什么品格,我要像***学习,学会砍目标砍事项,是时间管理这个能力结构的第一项

所以,我篇头列的四项,都是引发了自己的情绪的内容,这是身体和内心告诉自己的课题

都是关系带来的,先了解关系中的对方

首先,就是关于通过对他人的观察,来了解他的三观和逻辑,这个叶教课里面也说了

我以前思考的,其实是对于他人反对或攻击自己的话,自己心里会很不舒服,这时候该如何处理

首先其实要看双方共同目标,求同存异的责任自己得扛,我们要知道对方是为什么会这样说,是针对自己的?不,世界之外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不是只对于我们,而是对于每个主体

当他说什么的时候,他并不是想要让自己很凄惨或怎样才能快乐,他只是通过言语来传达他是什么人,想要什么,我们去解读他,然后用自己的认知结构来妥善的处理好事情,不给自己的后续留麻烦,也在当下照顾双方的情绪

冷静下来观察,这很好,因为自己是有认知结构,有体系,有逻辑的人,并且懂性格底层,人性坐标体系,还有起明商学院所带来的职场架构,我是有能力试图看到比他们所能觉察的,更深的问题的——姑且作为假设—验证的基础好了

当每段沟通都带着去了解的好奇心,而不是“对方应该怎么做”的时候,世界会大不同

通过公司的季度会和会后谈话,我放低自己,能只看自己的问题,不再说公司的问题,有些关键误会点上语气温和的解释几句,其他时候都在顺着自己的道德标准,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理解公司、惭愧于成长的缓慢、自己在见众生上的bug,自己慢慢做的一些尝试、挫折、请教后醒悟和调整,然后,最后就明白了领导的意思

我发现放低自己的时候——表现上是态度很好,就能搞清楚对方的意图,回来整体思考了下,真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公司是有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多空间,我可以比较自由的发挥

而且,公司的人都很nice,他们每个的视角,在我目前见众生能力培养期间,都能帮到我,这里整个氛围简单——就像玩游戏刚开始关卡难度还是简单点,我现在开始余生再也不想紧张了^_^

虽然他们没能get我自认为的逻辑清晰,但是,我也没能get他们的“交情式做生意”,自证的确是做不到的,他们无法说服我,我也无法说服他们,但,共识怎么去谋求,这个我可以去实践锻炼啊,很好的环境,另外,他们的“交情式”关系,也的确是我的认知局限,这可能也是我打开这个“情感链接”认知局限的最好的地方了

一切都很好

其实真的在这里收获巨大!第一,的确是学起明累积到现在后又爆发,第二,这个环境真的对我友好,整个生活节奏友好!

总之感恩!!

所以再想那段友达纠结的关系,是自己没放低自己啊~

原因是自己想要从关系中获得,获得什么,情绪价值,自恋高位

那又是传递什么感觉呢?匮乏感

没有真正关注对方想要什么,不去问不去确认,就自己单方面的考虑事情,反而去责怪对方,然后又自我洗脑式的安慰自己,还觉得自己很伟大。。。

幸福为什么绝对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达成,而且,我自己现在定义幸福,是一项综合能力

幸福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内心安宁,每天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不管世界如何变换,都能内心安宁,晚上心无挂碍的,在自己设定的时间点去睡觉,一夜无梦到天亮,精气神满满的开启新的一天,内心安宁的面对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理智冷静的处理,感觉自己身体和心灵传递出来的信号,回去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感觉,拿出来梳理事情做复盘,搞明白那些感觉是怎么回事

然后重点来了,搞明白之后,就更了解自己的状态,然后搞明白了底层问题,就能调整认知结构,和自己和解,补充缺失的真知和方法模型,或者原则清单,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感觉就会告诉我们,我们之前的归因是否真的本质,自己的幸福段位是否真的提升

每天每天不断的去面对自己,处理感觉和情绪,更了解自己,更完整的认知结构和方法模型、原则清单,生活的正向性越来越强,怎么会不幸福呢?

相反,如果把幸福等同于某个具体目标的达成,事实上,人制定合适目标的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目标达不成的归因非常多,但有个事实是真的,就是,大部分的目标都是达不成的

绝对的结果导向,过程不被重视,感受不被重视,情绪不被重视,只每天疲于奔命的想着,达成目标就幸福了,但很多时候目标难以达成,生活80%可能都在黑暗中,偶尔目标达成了,快乐不过一瞬,就开始进入下一个目标——这是我曾经很长时间都生活在其中的人生,我知道这是多么的生无可恋,我知道那些看起来非常努力优秀的自杀者他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是真实的经过了近20年的探索,才确定,幸福是一项综合能力,而且,就是上面那一段的陈述

个人经历、专业能力、认知积累,是每个人理解事情的基础

个人现在就不觉得一味的注重品质道德是对的,不要陷入到具体的事情中,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事情,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的路径设计,自己的现状,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资源——不要单单因为看到个偶像,就觉得自己要去向他学习什么的

也不要陷入跟他人的争论,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压制到了自己内心战场,一个人堵得慌,不要去自证好坏对错,这些都是绝对的,然后,不要轻易的处理事情,直接让自己或他人决策“做还是不做”,都没有绝对,还是要去在人生目标上推进,什么是有效决策、有效行动,什么是真知、正确归因,去解构自己的每个感觉,解构他人的话和他的三观、观点立场,去综合的做决定

把人生过好,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想要速成,想要简单,有时候甚至想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这样有问题就不用自责,而是理所当然的责怪他人,都是你的错。。。

但是,人生最大的事实就是,最后需要自己买单的,那事就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他人的,责怪是没有力量的

只有自己的能力是有力量的

所以,搞定了工作中的关系,和友达关系的思考,内心轻松很多

可以慢慢来面对其他的了

最重要的,原来是保障自己每天的内心安宁,让晚上能够10点前睡觉,最好9点,然后,半夜醒了也能内心安宁,好好练功,每天都能去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觉,去做调整,不要忽略,不要觉得没事——睡眠是最好的反馈,每天白天的精气神会告诉我一切

over~

【缩小内方】真正的丰盛,是能放低自己,弱就是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