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的教训0060】郑国服晋——郑国为什么要坑宋国?

2023-10-01 10:50 作者:百里钟鸣  | 我要投稿

上期说智罃认为无礼的是宋国,就算鬼神作祟,也会找宋国

不知道是不是灵验,楚国郑国在本年六月时伐宋

宋国本能的想让晋老大支援自己,但晋国现在没空

智罃因为秦国去年侵略在打秦国

所以卫国要先来救宋国(襄牛),看来的不是晋国

郑国子展说,打!必须打!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不打就是不亲楚哇!

得罪了晋国又得罪楚国可就完了

子驷说,郑国已经很疲惫了

子展说,累总比灭亡强,还是打吧

于是大家痛殴一次卫国,之后为表忠心又打鲁国

回来后,子驷因为国内的公事私事政变被杀

本来子孔是知道消息的,但他故意不告诉,虽然大家都是七穆

可是,哥哥你要是不死的话,弟弟我如何才能上位呢?最后含泪献祭哥哥

当时子产父亲子国也死了,子产带兵参与平叛,他临危不乱

指挥部下井井有条,相反的是子驷儿子子西,部下混乱无序

而死了哥哥的子孔扬眉吐气,成了执政卿就想搞专制

大家都不爽他,子产劝他,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成语发明)

子孔听劝才稳定国内

但他也就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不听子产的话重新搞专制,然后被搞死

子产后来很有名,最重要贡献就是“铸刑鼎”,是中国首次公布成文法

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在那个年代,已经很进步了

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郑国人喜欢聚在乡校,一起讨论时政

有人觉得不谈风月谈国事很不好,就想毁掉乡校

而子产则说,聆听群众意见,以人民为师,根据群众需求来指定国政

这不是很好吗?孔子也很推崇他

后来子产死的时候,孔子哭着说他古之遗爱

还有“君子可欺以其方”的原型也是子产

但子此时产年纪小,连卿都当不上,也无法管理郑国

这时晋国执行智罃的三驾疲楚,翻来覆去的在郑国行军

(2136/-562年)

面对新打法,郑国这边也反应过来了

就商量这个事怎么办,大家觉得

不和晋国混,肯定要亡国

楚国实力不如晋国,当面对晋国全力争夺郑国时,楚国会避让

所以,我们不如破罐子破摔,把事情闹大,让晋国出全力

那个时候我们能坚定的亲附晋国

但怎样才能刺激到晋国呢?子展想出一个办法:打宋国

宋国是晋国铁杆盟友,我们打宋国,晋国肯定召集诸侯伐郑

我们立刻投降,诸侯军走后楚军回来,我们再投降楚国

晋国就会愤怒,然后会常来,可楚国则做不到,这样搞几次

楚国必然吃不消,我们就能长久的亲附晋国了

大家觉得对呀!凭啥宋国能过舒坦日子还能捞城池?越想越来气

看宋国人得到逼阳比我(郑国)被晋国夺走虎牢(制)还难受!

必须把它拖下水!于是郑国人在边境故意制造摩擦

然后郑宋大战,晋国率领诸侯联军伐郑,郑国则开开心心的迎接侵略军

然后大家一起签订盟约,送走诸侯联军后,就等楚国人

这次楚国人还借来秦军助战,郑国立刻又投靠楚国,然后去打宋国

打完后送走秦楚,就等诸侯联军

果然,诸侯联军也如期而至,郑国奉上膝盖请降,然后派人去楚国(良霄,石毚)

哭哭啼啼的表示,我的人虽然是晋国的了,但是我的心永远在楚国

如果您能安抚晋国或者击败它就好了,楚国可能觉得最后这句话是嘲讽他

所以恼怒的扣押他们,之后郑国正式倒向晋国

并在结盟时候(萧鱼),送给晋悼公乐师装备兵车美女

晋悼公将一半赏给了魏绛

因为对外和戎,对内称霸,这里面又魏绛的功劳,所以要分享快乐

魏绛谦虚的说:

我的作用很小,这些都是国家的福气,主公的正确领导,大家的功劳

我们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晋悼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有功还是要赏

所以魏绛只好无奈的收下乐队和美女

晋国三驾伐楚宣布胜利,就把郑国的虎牢归还

但此时,晋国边境告急,有一支军队正在侵略晋国

现在连楚国都熄火了,是谁来侵略晋国呢?我们下期说

总结本期,倒霉的是楚国

楚国就很头疼这个战法

如果硬碰硬打一仗,胜负不好说

但要是在这耗国力,楚国肯定耗不过诸侯军

问题就在于楚国小弟都很弱,属于傀儡政府,存在原因是每次开会

晋国呼啦啦一帮小弟,楚国也得配一点充门面,所以战力都很菜鸡

和他们相比,晋国盟友都算小列强了

面对动不动就十几国来折腾,楚国还没有厉害小弟,时间久了耗不过

而潜在战友齐国和秦国,在和楚国呼应时候总是衔接不上

也可能是合作本身就相互提防,虽然晋国是共同敌人,但彼此也是潜在对手

二号倒霉蛋是宋国

本来郑宋两个国家作为难兄难弟

现实世界在中原当沙包和擂台

精神世界成了地域黑的笑话段子

都已经这么惨了,好邻居还被刺自己一刀,真是倒了血霉


【历史的教训0060】郑国服晋——郑国为什么要坑宋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