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音乐与艺术觉醒前夕:宗教下的音乐与艺术,与站不住脚的哲学

2022-03-31 21:17 作者:沙漏国际音乐  | 我要投稿


在中世纪的早期,在宗教政治的作用下,禁欲主义开始盛行。一切的人性与欲望都被视为罪恶,唯有宗教能够带来精神的救赎与灵魂的洗涤。这导致最初的音乐与艺术,近乎只是为了宗教而服务,而并非将音乐与艺术作为独立的学问来看待,音乐与艺术的本身内涵是被否定的。



奠定了基督教思想的早期神学家奥古斯汀在他其中的一卷的《忏悔录》里写道: “当我被所唱的旋律所感动,而不是被所唱的内容所感动时…我痛苦的承认,我是有罪的。”



▲ 图为奥古斯


再说公元476年基督统治正式成立之后,被称作“奥古斯丁之后最伟大的拉丁教父”的波爱修斯的《音乐原理》一书中,更是将演奏者视为底层。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音乐更是难以发展。旋律不重要,所以他的演奏形式和旋律也是千篇一律。 ”



▲ 图为十二世纪早期画像,波爱修斯在左上角,旁边的是毕达哥拉斯,下面两位从左到右分别是柏拉图与尼克马库斯。



与音乐同样的,绘画更是作为叙述宗教的工具,为世人(特别是当时绝大部分不识字的百姓)宣传神明的伟大,在这样的目的下,绘画技法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的绘画人物总是显得格外呆板,表情也是僵硬且麻木。



▲《有圣狄奥多尔和圣乔治在册的宝座上的圣母子》




然而,都说中世纪是黑暗时代,说它“一千年来近乎没有发展”。可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应该被称之为黑暗的,也就是早期。到了后期,在宗教强烈谴责人性与欲望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以偷摸泄欲为乐。音乐与艺术虔诚的记录了这种矛盾,在宗教音乐中记谱法与复调音乐发展的同时,世俗音乐艺术也逐渐兴起,吟游诗人们歌颂起了女人与美酒,环游世界。禁欲主义便渐渐站不住了脚跟。


禁欲主义为何站不住脚跟?说回奥古斯汀与他的《忏悔录》,公元397年~400年,西罗马帝国逐渐没落,基督教崛起之际,他的这部多大13卷的系列大作横空出世,彻底影响了后世对基督教的理解。


奥古斯汀的的父亲是异教徒,母亲则是虔诚的基督徒,这样的童年环境塑成了他前后矛盾的一生。他的前半生显然不是他后半生理念中的“正人君子”,他也曾荒淫无度,妻妾成群。哪怕后来他皈依基督,在忏悔录里形容自己是“性欲的奴隶”,可与他有过长达十四年婚外情的初恋情妇,在十三卷书中却只字未提。这么一看,他好像是忏悔了,但是又没有完全忏悔。说到底,就连作为崇尚禁欲一员的圣奥古斯汀,做了那么多的忏悔,也没能逃开自己的私心。



人性与欲望可以被压抑,但不能被消灭,压抑到了极致就是变革的开始。为了政治而泯灭的人性终将被唤醒,于是在晚期中世纪,革命在宗教与百姓之间悄悄的进行了起来,音乐与艺术也不再千篇一律,中世纪晚期,人的思想逐渐觉醒,新的潮流开始。



中世纪还有许多代表性音乐家,以及作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沙漏的音乐课』的音乐与艺术的连接课程。

西方音乐与艺术觉醒前夕:宗教下的音乐与艺术,与站不住脚的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