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6.2 主观唯心主义

2023-10-05 11:4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2、主观唯心主义


  除了从神的观念中引出自然界的客观唯心主义,还有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流派。主观唯心主义断定说:事物、对象是我们的感觉、思想的总和,这样,这一流派就把世界搬到主体即认识世界的人的意识中去了。

  主观唯心主义者问道:关于我的周围的事物,我能知道什么呢?回答是:我所知道的只是我从这些事物得到的感觉,即颜色、滋味、气味、密度、形状等等感觉。除了这些感觉的总和以外,我感觉不到而且也不可能感觉到事物。事物不过是我的感觉的总和,除了感觉以外,没有离开感觉而独立存在的任何物体;这样的看法是不是很合理呢?

  从上述主观唯心主义的论点中,可以得出结论:人的周围不是物,而是他自己的感觉的复合;整个自然界只不过是感觉的总和。

  18世纪初,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发展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公开声称,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有一个目的,即推翻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论证承认上帝的必要性。

  主观唯心主义粗暴地歪曲了我们的知觉和事物之间的实在的关系。它把人的知觉和被知觉的对象等同起来了。

  如果从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论点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物和对物的知觉都是一个东西,那末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世界都是我创造的,我的意识创造的;其他人,包括我的双亲,也只是我的知觉,他们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可见,主观唯心主义不可避免地导致唯我主义(来自拉丁文solus        “唯一的”,ipse        “自己”)。这是一种只承认自己存在,而整个世界,包括其他人,只存在于我的观念中的荒谬绝伦的哲学。列宁说过,这样的哲学是有资格住精神病院的人的哲学。

  任何形式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唯我主义的结论,而唯我主义的结论又使人清楚地看出这种哲学的荒谬。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1.6.2 主观唯心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