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二十四)金狮背盟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念缺一
Ps:其实真正的副标题是“关于威尼斯人为何鸽了乌尊·哈桑”

韦利·马哈茂德帕夏,或称马哈茂德-帕夏·安格洛维奇,在1420年出生于塞尔维亚王国的新布尔多村(今属科索沃)。仅仅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的出生有多么显赫了。没错,他的先祖就是拜占庭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
在1427年的一次奥斯曼对塞尔维亚的入侵期间,马哈茂德被奥斯曼人劫持,并与另外两个男孩一起被送到了奥斯曼当时的首都埃迪尔内,成为苏丹亲兵。根据拜占庭历史学家雷尼卡斯·卡尔科康第拉斯称,马哈茂德是在随母亲从新布尔多前往斯梅代雷沃途中被苏丹穆拉德二世的骑兵带走的。
依惯例,他改宗伊斯兰教而成为了一名穆斯林。他的兄弟米哈伊罗·安格洛维奇则留在塞尔维亚,并且后来在奥斯曼帝国政坛迅速崛起。他们的母亲后来移居到君士坦丁堡,虽然她一直是一个基督徒,却也受到了苏丹的优待,还被授予土地资产。
马哈茂德在奥斯曼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人和诗人,娶了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女儿。凭着在1456年贝尔格莱德围城战中的突出表现,他被授予了大维齐尔的职位。由于苏丹常年在外领军征战,他被委任为鲁米利亚行省的总督,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欧洲领土都由其管理。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对他很是放心,把整个帝国的行政都交给了他,自己只需要在帘子后面听他们讨论政务而已。

他不仅大兴土木,建造清真寺、宫殿、公共澡堂,甚至招揽大批优秀的学者,建立学校,而帝国的军政精英阶层中已经有大部分都是他培养的,而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帝国建设者”,而之后征服波斯尼亚王国和差点生擒斯坎德培的战绩,让他的威望甚至要超越苏丹。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前半生,一个自幼被土耳其人带离家乡,然后改宗伊斯兰教,并且成为拥有奥斯曼帝国最高权势的拜占庭皇族后裔。
穆罕默德二世对于他的恐惧或许就是就是来自他的赫赫武功。他的行政成就是帝国征战四方的资源基础,而马哈茂德帕夏在军事上的成就也要超过他了,那么他这个苏丹又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呢?
1468年10月,当权倾一时的马哈茂德帕夏被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命令把自己的头巾拿下来,倒扣在地上。马哈茂德帕夏哑然,他说道:“我把它摘下来了,请不要让它出现在我的审判庭上。”
马哈茂德帕夏被解除了包括大维齐尔在内的一切职务,他曾经向苏丹询问理由,苏丹起初闭口不谈,然后说道:“你在支持那些毁灭我土地的人”。
马哈茂德帕夏追问,是不是自己的朋友纳苏(阿尔巴尼亚瓦利)和乌尊·哈桑秘密来信。苏丹最后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因为他在把卡拉曼的居民流放时以权谋私,收受富人贿赂,让当地土豪能够继续留在卡拉曼。
马哈茂德帕夏回到了自己的庄园休养,然而不甘心的他发动了自己在朝中的关系,加上自己妻子向她的父亲请求,最后逼迫苏丹改变了主意。一年后,他就重新被任命为加里波利的总督,并在一年后帮助苏丹攻克了威尼斯人保护的埃维亚岛,但是他和苏丹之间的裂痕已经出现。

不知出于什么心态,马哈茂德帕夏和威尼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谈判。由他的亲信作为中间人,口头上向威尼斯承诺会把奥斯曼舰队和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要塞都交给威尼斯人。作为回报,但威尼斯必须支付他每年四万杜卡特金币,并且承认他统治剩余的希腊地区。
但到了1472年8月26日,出于对乌尊·哈桑的重视,穆罕默德二世最终决定让马哈茂德帕夏重新登上大维齐尔的宝座,以负责策划和组织这场重要的战争。之前的大维齐尔卢姆·穆罕默德帕夏搞的一团糟,君士坦丁堡甚至出现了饥荒。军队的面粉倒是浪费严重,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以溺刑将之处死了,而艾哈迈德帕夏也不擅长行政。
这个任命让马哈茂德帕夏和威尼斯人的合作没开始就结束了,他似乎又有机会一展身手了,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继续忽悠威尼斯:“不如你们直接来君士坦丁堡复兴拜占庭帝国吧”。
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马哈茂德帕夏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要继续联系威尼斯。总之威尼斯人似乎也真的认真研究了一下。威尼斯要求马哈茂德帕夏给出更多的情报,并且和他们签下书面的契约,不能仅仅是口头约定。虽然马哈茂德帕夏没有回应,更没有签下书面的契约,但是这些威尼斯人的文件在日后最终成为关键性的证据。

之前我们说过乌尊·哈桑已经和威尼斯人结盟。威尼斯人一面没有得到马哈茂德帕夏的回复,另一面试探性地向乌尊·哈桑运送的火器也被奥斯曼舰队拦截了。这些都越发让威尼斯人嗅到了圈套的味道。于是最尊贵的威尼斯共和国决定鸽了乌尊·哈桑。
在马哈茂德帕夏的帮助下,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结了近十万大军。另一边,乌尊·哈桑拥有十二万左右的兵力。
1473年8月4日双方军队在幼发拉底河畔相遇,一场决定西亚命运的战斗即将开始。
参考资料:
[1] 卡罗琳·芬克尔. 奥斯曼帝国 1299—1923
[2] 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
[3] 帕特里克. 贝尔福.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4]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urkey . Kate Fl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