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明时节,为《边城》补上一个结局

2023-04-05 22:28 作者:PiranhaShepard  | 我要投稿

之前作业对沈从文先生《边城》的续写: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翠翠想着,不觉船已经碰了岸。船篷上的积雪倏地飞起来,又缓缓飘落。翠翠理了理发间的碎雪,栓了船,闷头便往家里去了。
        风过山涧,传出阵阵低啸;水巷浮冰,激得乱石作响。翠翠记得,祖父曾讲过,水在青浪滩是像疯子的。不过自己终究没能去到过如此远的地方。说不好祖父也没见过呢。不过是一些怕自己远走的胡话罢了。
        “不过是怕我走了。”
        翠翠忙打住了胡乱滋生的回忆。
        想到祖父,她下意识就要叫,可猛地看见门口磕着烟斗的老马兵,听见烟锅在鞋底上碰出的哀叹般的几声闷响,便又觉被堵住了一般。
        一声两声,沉默着,然后又是两声,仿佛正敲在她的心口。翠翠只觉得眼眶有些热,四下便猛地腾起了一团浓雾,将她包裹着,侵蚀着她的视线,压得她难以喘息,直叫着心口闷得紧。
        心口闷了,她便要唱:可歌到嘴边,又怎么也出不来。
        翠翠忆起了许多:想起来祖父吹过的《娘送女》、唱过的十首歌,想起来二老日夜不断的歌声……火红的龙舟载着同样火红的日子,由垂老的祖父驾着,争相竞渡着远去了。只剩下那一捧虎耳草,如今还活在这日子里,散发着淡淡的腥气,抱怨着翠翠将它拔下便不再理睬。
到门口,知会了背对着的老马兵一声,便又闪到屋后,望着切削出的山崖,就着逶迤的小溪,浸着皎暇的月光,她还要唱:如二老那样坚守,像祖父那样柔和,似大老那样热爱……
        不!
        只做自己!
        同自己一般绚烂!
        她要唱,唱自己的歌。
        “先唱情歌吧,唱尽了便唱酒歌,酒歌厌了便接飞歌,飞歌乏了便续劳歌。一直唱到他来。他来了,我们便唱盘歌,一直唱到订婚。这个真是件大事。老马兵?不成,他干不来的,若是祖父在便不必发愁了。先不谈这些空的。对了,还有噶百福,若是他唱的来,我便陪他唱;若是唱不来,我也教他唱……”
        翠翠自然是做到了。白天,她为人摆渡,做着老祖父的活计;傍晚,便会有一曲高亢清流般从山间汩汩而出,汇入泊船的小溪,一路高歌着直指那茶峒大河奔去了。
        船总顺顺终归还是来看了。先是隔上个把月,又或是几个星期,而后便是几天了。一年年冰释雁归,一载载草枯木黄,翠翠也年轻不再。这属于她自己的独唱,终是加入了一支陌生的男音,而后不久又有了童声点染。风打着旋来,带走了那唯余的苍老之声;雪散乱的降,再添一剂稚嫩的幼嗓;到后来,中天的日头降了,懵懂的草芽却也长成了。山间不再浸出清流,而是泵出一曲素湍。中年与老年的又一次交织,再茶峒的山间奏响。
        只是,这声音似乎从未走出过茶峒,走出这一方边城。
        ……
        “翠翠!”小女孩急切地叫着,被身旁的妇女一瞪,忙不迭又补了一声:“奶奶!”
        “翠翠奶奶,您说的二老……二老是谁啊,是个老人吗?”
        “哦?”迎着一双同样光光的大眼睛,翠翠有了一瞬间的晃神。她撑着扶手用力把腰送上椅背,略一思忖,喃喃道:“可能是吧……你听好,我给你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 ‘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女孩子?”
        “她叫翠翠。”
        “和您一个名字。”
        “是的。”
        “是……”
        “不是。”
        “你听好,我要继续了。”
        “哦。”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清明时节,为《边城》补上一个结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