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拖烈固特部落的来源介绍
《拖烈固特》这词的意思在民间口传中有“törë-kut”(哈萨克语:服务拖烈的意思,拖烈就是哈萨克王族,哈萨克可汗只能出自该部)之类的言论。似乎这说法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无论是那个地方的拖烈,只要仔细观察他的周围,都会出现名为“拖烈固特”部落的人。而这些拖烈固特人,不会远离拖烈的斡耳达(哈萨克语中有王宫和王帐的意思),一部分会处理拖烈的内外政事儿,而另一部分会从事照看拖烈的牲畜,监管拖烈的粮食储备,看管拖烈的孩子们等等事物。照这么看,拖烈固特的意思是服务拖烈这个说法似乎是可信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服务拖烈的人,被百姓称之为拖烈固特。
柯宰部(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氏族,乃蛮部的分支,但人数过于庞大,有时候会自为部落)会称这些拖烈—拖烈固特人是四姓拖烈,六姓拖烈固特(原文是四祖拖烈,六祖拖烈固特,为了翻译更当地化,就这么翻译了),而拖烈固特里面的各个分支有这样:

1)叶慕黎氏,关于这个氏族的族源,有这么个传说:脱花那斯巴特尔和努拉斯勒年轻时候上阵杀敌时遇见了成为了孤儿的阿克比凯和达拉比凯两女孩,努拉斯勒就带着这两女孩的回到自己家乡,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抚养她们长大。阿克比凯由努拉斯勒亲自送女出嫁,而达拉比凯被马夫拐跑,他们生了一子就叫叶慕黎。叶慕黎之子哈吾蛮是一个大富豪,他给四十个骆驼绑上行李,旁边带着还未满十三岁的波塔拜,就这样他们去了麦加。哈吾蛮安葬在在了麦加,波塔拜在十六岁时跟着去了麦加的旅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的后裔有昔丹和叶儿波拉特。
2)土尔扈特氏族,这个是综上所述给脱花那斯巴特尔出谋划策,去了乾隆宫殿并回来的硕杰(这是掳走了蒙古最后汗台吉阿慕儿撒纳的女儿,最后栖息在拖烈部之间并被同化)后裔,他的最后后裔跟阿勒佩仪兹后裔融合,最后并成为一个部落。
3)斯儿格勒氏族,撒麻给柯宰部当主时,跟着撒麻一起来的出自斯儿格勒氏族的名为巴彦的人的后裔。巴彦后裔出了名叫设设可,叶克什,慕萨等等有本领的人。
4)萨盖氏族,跟着撒麻的人中,拖烈聚会中祈祷者名叫帐哈本力的后裔,后面独为部落。
5)瓦克氏族(不是中玉兹的瓦克,汪古),在塔尔巴哈台跟着拖烈迁到伊犁的队伍中有一人叫吉勒特儿(瓦克)牧者。这人的后裔成了部落。
6)喀喇克烈氏族,出自江布儿氏的别克塔斯,贾尼塔斯两兄弟给撒麻拖烈当了侍卫,他们的第二个子孙阿依萨巴特儿就算过了一百岁也没有老年痴呆,是一位成了记录族谱者,智者的人,他的后裔有萨尔克特拜,萨尔克特拜中出了慕斯里别克阿肯。

还有几个来自扎赉亦儿氏族的,跟拖烈之民融合的的居民。已知的有斡斯肯拜赞格,他的孩子宰乃什(学者)等等(因伊犁—尼勒克之地出自拖烈之裔的霍斋多卡斯之子的旨意,这些才变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