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装甲战车——Wz141

说到我国的伞兵车,一般都会想到03式空降战车,


↑这是分割线
不过今天说的都不是他们,而是我国对于伞兵战车最早的尝试,wz141伞兵战车。
它是为了防止当时苏联的钢铁洪流而研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车采用了液气悬挂,驾驶员可以在170-400毫米范围内进行升降。有利于进入低矮的机舱。
一号样车采用汽油机,176马力,因耗油高,可靠性差,所以没有定型。
二号车改用德国道体茨F6L413F型风冷柴油机。该机虽然稍大稍重(1.74立方米、935千克)但工作可靠,性能稳定,油耗低,对油料保障的需求大大降低
其传动装置的最大亮点,就是采用了先进的静液差速双流无级转向机构
最后把数据写上。
战斗全重:6.2吨 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
乘员:3人 最大行程:500 千米
车长(炮向前):4.66米 主要武器: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
车宽:2.4米 辅助武器:4枚“红箭”73反坦克导弹
车高(至炮塔顶):1.86米 弹药基数:105 毫米炮弹18 发:7.62毫
单位功率:22.7千瓦/吨 米机枪弹3000发;反坦克导弹4枚
单位压力:59.2千帕 装甲类型:均为铝合金装甲板
这辆车的性能虽然在当时还好,但因为当时国家科研经费有限,1979年8月13日决定,装甲空降战车(WZ141超轻型反坦克战车)不列入国家“六五”装备科研项目,最终终止研制,但为中国空降战车研发提供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