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山下清悟演出集(一):火影忍者 疾风传ED20&来自新世界ED 笔记

原书由up主自扫
翻译:河豚酱
校对:河豚酱,中割production
排版:中割production

序言
八年前与沓名健一先生共同撰写的《新作画》一书,因为概念明确,所以那会儿我下笔、选素材时也没怎么犹豫。
虽然从那时起已经过了很长时间,素材也增加了不少,但是打上“新作画2”的名号实在是太平庸了。在撰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仍然在纠结如何将其呈现。
在撰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仍然在纠结如何将其呈现。
我个人在作画方面的雄心壮志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一代接踵而至,老实说作为作画宅来看,我看我自己的作品都不觉得有趣了。
从结果来看,这本书最终还是变成了一本讲解作画、演出、3D、摄影、和其他每次都会做的事情的书。
在庞杂的素材里面做选择的标准也很难以言明,不过如果能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讲明白的话就好了。
山下清悟

山下清悟演出集
火影忍者 疾风传ED by my side「バイマイサイド」
这是铁腕巴迪ED之后我首次作为动画主题曲的演出,在分镜上交前还是感觉非常害怕。最初我很强烈的感受到它“脱离了ED的形式”,“这样不会NG吧”,但是实际上(监督)什么也没说,来自观众的评价也很好。
我非常喜欢当时大地丙太郎先生做的的精彩的(非常规)OP,所以我是抱着(与大地桑)对抗的心情,可以自由发挥。
那个时候用flash作画是想要做出能够带到仕上阶段的超高对比度的色面、变形后的光源、能灵活运用的粒子、还大致加入了后来使用的主要技术。我觉得flash作画和低聚3D的独立动画师的演出技术很相似。【译注;低聚3D模型包含的多边形的显著数量较少,因此需要较少的计算能力来渲染。较少的多边形模型便于快速处理,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交叉现实和游戏里应用较广。这方面也许和flash有一定相似之处】

现在翻文件夹的时候发现那时好像参考了Nelson Boles的动画。不过具体的东西我忘记了。
(分镜)




在摄影时为了方便上色,(做)TP(trace paint)数据的时候就用黑白画来表现。【译注:tp deta 就是把线变成色线之后的档案,这里的意思就是摄影上色,山下给个黑白图让摄影方便调色,原片这里是黄色的】

因为时间不够,自己不能做完中割的部分就普普通通地把它作为原画(画了)发出去割了再收回来。
回想起来,之前是等tp数据做出来之后,我特意对bmp位图(bit map)用了描线把边缘线条给去除了。

这里的背景美术是用SAI画的。


《来自新世界》ED “切碎的苹果”「割れたリンゴ」
虽然在分镜阶段尚且有1个月左右的日程,但是因为我读了3周原作的缘故,所以剩下的工作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在那个年纪的时候的一周真的很长呢,3天就把全部卡数的中割、仕上做完了。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那时是怎么做到的。【译注:《来自新世界》是2012年播出的作品,那时山下应该是25岁】
现在回过去看的话,那时我会的3D摄影配套的技术太少了,甚至现在也想回到过去重新学一遍。加了实拍影像的土浦烟花大会的烟花场景现在也经常被大家称赞呢。(画的成分占得越少的东西越容易被表扬呢,苦笑)那时我也有意识地把暖色和冷色放在同一个画面里来拉开对比关系。现在,我能理解很多好莱坞式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原体验是和《地球少女阿周那(地球少女アルジュナ)》的河森(正治)监督和《钢铁侦探heat guy》的赤根(和树)监督的演出风格着调的。比起茶褐色和橘色的色彩,我可能更喜欢红和蓝这样的颜色吧。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调和”。
有人在niconico之类的地方制作了带有SE(sound effect,附分镜的特效音)的视频,那个做得非常好。
我在画分镜的时候一定会先把概念图用文字起个草稿,这个《来自新世界》的ED在コンセト的时候还有些剩下的文字概念设计,就把它作为分镜的代替一并刊上去了。【译注:コンセト这个词译者不太确定,或许是コンテ セット(分镜定稿)的意思】

【概念设计】
将整个故事用抽象的形象来比喻,
利用烟花为基调印象,描绘整个夏天与夏日祭的故事和人们的相聚与离别。当下的早纪以略微俯瞰的视角注视着。
五个人的年纪不断地变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各自不同的想法
极尽所能的利用之前的能动感。给人一种“虽然被世界玩弄着,但却拥有能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的、但却行将消融的强大力量”的基本印象
以瞬和早纪的联系为焦点
烟花=早纪的感情
【分镜的草案】
被关在黑暗单间般的楼梯里,沉默着的早纪。
护符 与一个接一个地被扔进河里的御守的幻象 和社会体制的诀别,不安感的在场
(cut in)
扑克屋塌了。不安感的在场。是不是太符号化了?
(cut in)
由于咒力最先发生异变的蜘蛛网。不可思议的文字浮出水面。不安感的存在。
水从脚边往上涌起,早纪觉察到
早纪焦急地跑上楼梯,就到了码头。
两边燃起篝火,篝火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充满幻想的气氛。
(从这个世界延伸到死者之国的一条路)
突然一看码头,一个面目全非的少年登上了船,作为船夫站在那里。(死亡之河)
那里是古代的水库湖,森林被水淹没了
爬上来的楼梯上洒水,浸泡在脚下。
在水上一边走一边接近船。
跳切,用手从船上触摸水面,波纹扩散开来
漂浮在巨大水坝湖上的孤独的一条船,本应缓缓前进,却不知道速度。
(船)经过许许多多的竿灯。生命的命数,人的命数。完全来不及的速度。还是孩子的早纪和瞬,再次归于寂静。
真理亜的残影浮现在水面上,和小时候的自己(早纪)玩耍着。孩子们,与焰火。
继真理亜出现之后,浮现出玩闹的觉。孩子们,与焰火。
守像追赶朋友一样,在水面上奔跑。
升空的烟花,映照在水面上。
看着烟花,流露出怀念的表情的早纪
焰火开始奇形化
(早纪)突然有点害怕地看着旁边没有面孔的少年,少年走到了非常近的地方。
她向少年伸手,之后视野突然颠倒。
刹那间,手挥空了
落到空中。
一边落下一边想起少年的名字。
眼泪夺眶而出,画面上有令人吃惊的冲击力。
落到烟花上时,渐渐停止坠落,在空中静止(长时间保持)
标准的跳切特写镜头(ポン寄り,英文为Close-up camera angles,指的是上个镜头中镜头距被摄体较远,景别较大,下个镜头在大致同一个角度切到特写镜头的做法),以烟花中的月亮为背景,头发融化,随风飘动。泪珠流下。
花在空中相反地绽放,一粒落下的颗粒像眼泪一样迸发。
哭着睁开眼睛。
突然看了看不知握着谁的手的方向。

这个镜头也好多次被问到是怎么做的。我其实是用flash作画后,用paint tool SAI的噪点和渗色笔刷再加上几笔就这样拿去摄影了。这里是一张张推着画的,所以不怎么漂亮,但是也许能看出来某种类似于水的生涩感。本篇第1话的恶鬼的原画也使用了同样的技巧。放到现在的话,在摄影中我又会怎么做呢……

虽然我很烦恼在up的时候是否能让观众看到人物的眼睛,但是因为这部分镜头是梦和现实的边界,所以我想这卡从演出层面上,让观众看到人物的眼睛也是没问题的,所以从分镜阶段就是这样写的。虽然说在后面的页数上也有记录关于如何表现眼泪的办法,但因为“水的深处的颜色”即使做了色指定也很难会有那种感觉,所以就自己一边翻来覆去尝试一边涂,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这也是个很开心的部分。从做了这项工作以后,ED动画里出现“色彩trace(色トレス)”的话,就会被爱好者认为很有我的风格,我还是想像“不不,这到底还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技术!“这样深入去解释。


在烟花的背景下,发夹飞走,头发散开,这里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上面的TP deta虽然看起来是只有一种黑色,实际上是大约有3种颜色。但是当时没有时间仔细画,可以看到,在下面“動画”的数据中,皮肤和浴衣的颜色实际上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胆的色线划分。头的部分也分了另外的图层,用补间层复制,用最低限度的工期作画(这种情况下只能在完成度上打折扣)。这个镜头从原画到仕上完成只需要3个小时哦。



因为和完成影像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是没有必要刊登的,但是如果不刊登像画一样的东西,不表现出来的话,感觉会不好传达…
我用Flash的点描工具勉强画出来。用了Ae,但是也没有特别加工,只涂了个颜色就那样上交了。虽说现在让我做这个肯定是不行的,但我觉得年轻时其实是有股冲劲之类的。只是烟花(的部分)不知道怎么做的模糊,真想改掉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