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电话量上万条,北大博士副镇长“硬核”编程,跑出流调加速度

大数据流调摸排
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就是与时间赛跑
精准找到需要切实管控的风险人员
但是福州本轮疫情形势严峻
流调人员每天需要摸排的信息量很大
如何更快更精准排查风险人员呢?
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陈俊延
利用自己所学
为流调摸排
编写了一套简单易用的任务调度分发系统
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
编写任务调度分发系统提高流调效率
陈俊延,今年9月来到福州闽侯荆溪镇挂职副镇长,刚到新环境一个月,就面临基层疫情防控的压力,陈俊延承担起了荆溪镇大数据流调摸排的指挥重任。
由于疫情形势的变化,摸排信息量指数级增长,每天的电话量上万条,单靠十来个流调摸排员完全无法应对,必须发动群众的力量,而临时动员组建的志愿者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很难掌握平台填报技巧。
陈俊延从曾经在实验室处理大数据的方法中获得灵感,为流调摸排编写了一套简单易用的任务调度分发系统,可以实时对接上游平台获取信息,并将成千上万的待摸排信息分解为碎片化的任务,导出成可以直接打印的表格文档,精准发送给摸排人员。以往十几个人的小团队,现在可以配合几百上千名志愿者,摸排效率大大提高。
当陈俊延来到荆溪镇挂职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一位北大毕业的博士来当副镇长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了?然而陈俊延认为,如果可以发挥专业所长来改善基层工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99年党员姑娘主动承担值班任务
记者了解到,在驻守指挥部的流调信息录入员里,还有一位99年的姑娘林潇晓,虽然年纪小,但身为一名党员的她依然主动承担起值班任务。
闽侯荆溪镇党建办组织干事 林潇晓
现在是最缺人的时候,我们党员就要冲在前线。
闽侯荆溪镇副镇长 陈俊延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疫情期间我们24小时待命,我们身为党员要发挥先锋队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现身说法,这样才能带动周围的工作人员,进而带动广大志愿者,以及所有的群众一起众志成城。
面对疫情的大考,党员冲锋在前,发挥所长,团结群众共克时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相信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很快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