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NVADED的十三个哲学主题分析
一部被笔者疯狂到处安利的番剧,集科幻,悬疑,哲学,心理学于一身,虽然有的地方有点bug和漏洞,但是这并不妨碍本身是一部好片(至少笔者是疯狂喜欢)。很多人觉得故事太过平淡,其实里面涉及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哲学方面的,是一部“细思极恐”的作品。光是每一集的标题,都牵扯到了各种知识。于是笔者决定写下来,留作纪念。当然了,本篇以标题为主,但是又不是每一集标题都是能看出来的,所以有的看不出来的就写了笔者觉得是这一集主题的地方,毕竟番中涉及到的东西太多(比如性本善性本恶之类的),而笔者又不是学哲学的,很多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大部分其实也是自己百度来的(提到的相关知识点大多来自于百度百科),如果理解有误欢迎提出或者补充。(涉及超多剧透哦)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标题和副标题都是经过翻译过来的,单词有所出入但是不干涉主题思想的翻译。
第一集:JIGSAWED 碎片世界


Is it ridiculous to believe that I have been given a certain role to play in this world?
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有某种使命,是一项很荒唐的事情吗?
怀疑出自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的存在主义。该词最早由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剧中的酒井户每次出现都会完全失忆,在理解自身处境并迅速适应后觉得自己应该带着某种使命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说当时的酒井户是不存在自我的,所以连名字也记不得。(“没有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人和源泉,只是现在所是的样子,而没有过去和未来。——存在主义哲学”。)所以每次只有在看到“佳爱琉”之后,才能想起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目的和自己需要做什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酒井户被真正赋予“自我”,因而才真正的存在。
存在主义指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任何人在体现一种人类类型时,也体现了自己”。因此,酒井户每次都是通过担任自己神探的角色破案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同时存在主义者认为艺术作品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这就像“罔象女”对“杀意世界(井)”的具现化,这在第一集里面就表现的十分明显。在“井”中的犯人伪装成尸体,让本该破碎不完整的佳爱琉的尸体变得完整起来,而让酒井户破解了迷局;在现实世界里面,“开洞”的富久田保津同样伪装成受害者倒在血泊中的样子,成功瞒过了外务组甚至还成功劫走了小春。

存在主义还指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这一点几乎是在每一集中都有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遭遇,才会导致了现在的性格与特点,个人觉得这一点在井波七星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原来只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就因为目睹了母亲的死亡,而变成一个喜欢观赏活埋的虐杀狂(虽然真正做事的犯人不是她,却是她指使的)。
第二集:JIGSAWED II碎片世界 II


Wind comes in this hole and goes out of the other, and it makes the world a little bit clearer.
从这里灌进去的风,从另一边出来的时候,世界会稍微变得干净一些(有的翻译成美丽一些,但是结合剧情,应当是没有数字所以干净比较准确)。


其实个人觉得这一集有个很大的bug,酒井户推测“开洞”不逃出去是因为害怕手杖男JW,但是后面可以从小春回到过去询问富久田关于JW的事情可以看出,富久田对随意杀人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拒绝了在梦中给佳爱琉开洞),同时也对JW的事情表现的很随意,可以看出他并不害怕JW,因此躲在佳爱琉的身体里只是现实世界单纯的具现现象而已。至于为什么那个世界“家”里的人都害怕JW,这就很神奇了。不过后来小春自杀的行动引起了富久田世界小春的异样行动,个人猜测这里表现出的害怕其实应该是佳爱琉本人的飞鸟井木记所表现的情绪影响到了世界(毕竟是个连现实世界都能荣获的大boss,影响一下以自己作为样本制造出来的世界应该也不难)。
怀疑理论,相对主义。它是一种认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对立的哲学学说。相对主义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这样一种学说:即不存在普遍的标准, 认识论相对主义认为合理性没有普遍的标准, 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没有普遍的标准,审美相对主义认为审美评价没有普遍的标准。
最明显的就是在剧中各个人对“开洞”这一做法的看法不同。洞哥的富久田因为有数字强迫症,为了缓解这一症状,他给自己开了个洞,之后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清爽了许多,不用再忍受数字强迫症的造成的问题。所以,他觉得这是一个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一件“好事”(那个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目的只是找寻伙伴)。而小春则是认为,不管一个人再怎么逃避,再怎么为自己找理由,事实也是不会因此改变的,就像富久田杀了人最终也只会被抓起来一样。而“仓”的诸位则是觉得这一行为纯属是自己的脑袋被开洞之后,个人的世界观被分裂破碎导致的精神上有问题。甚至还包括后来受到影响的数田遥,他虽然个人没对“开洞”这一行为做出评价,但是有的时候不做评价也是一种默认了(笔者个人觉得他是感谢的,因为开洞才导致了他光明正大的为井波七星做了很多事情)。






相对主义坚持真理是相对的,例如某事物对主体甲是真理,对主体乙就不是真理了(虽然这违反了矛盾律)。在第二集中,可以看出小春是真心厌恶这富久田“开洞”的这一行为和富久田这个人,甚至说出“世界会因为少了你而更美好”,甚至为了抓捕富久田不惜自杀在自己的头上也开了个洞(自此,恭喜小春晋升成为春哥)。然而直到12集,同样的地点,面对着同样拿着打钻器的富久田,同样拥有“洞”的她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了,不再是厌恶,而是愿意和富久田平心静气甚至微笑着的谈论着JW的线索,直到回去秋人的“井”中发自内心的对他表示了感谢。甚至后来富久田为他挡枪救了她的时候(恭喜开洞组确认成立),她跟富久田说出“洞”给她带来的帮助时,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心理再也不会去讨厌富久田甚至还有点感谢他。(乖宝宝们不要学啊!人家开洞是为了变笨的!)

第三集:SNIPED 瀑布世界
(虽然是个瀑布世界没错,但是sniped这个词是狙击的意思,跟瀑布没有半点关系,考英语的时候可别弄错了哦,这只不过官方给的日文标题是滝の世界,后面几集同理)


You were stunned and moved by the dreadful beauty of hell, weren’t you?
你被这可怕的地狱之美震惊并且深受感动了,不是吗?
先说一下,这集笔者不太爱看,因为比起前面两集,这集的内容平淡了很多,而且同样是将自己的行为正义化,比起洞哥那个破碎迷离引人深思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太过平常了,稍微细心点的人都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个巨大照相机而已,而且貌似杀人犯路人到连名字都没怎么出现。所以这集的重点应该在于秋人的首次回忆以及后续发展的铺垫。

疑似相关理论:共相。不要问共相是啥,因为笔者也是一脸懵逼。只不过在哲学上,所谓天堂和地狱,这样的名词,叫做共相(可以自己百度一下)。这个词的起源来自于柏拉图,认为理念型相(共相)是独立于纷繁复杂的可感事物存在的,是永恒而完美的。当时柏拉图认为世界有理念的世界与可感的(现实)世界之分。“理念”,是永恒而完美的,更重要的是他认为理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是一种实体。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柏拉图这里的共相(理念),不仅仅是“人”、“动物”这样的种属概念,还包括“美”这样的性质概念,和“大”这样的关系概念。
本集中焰火师冬川浩二觉得那个非常凄惨的景象十分的美丽,因此迷恋上了那个场景。为了能再次看到那份“独特”的地狱之美,他将这个场景实体化了,并且试图通过“正义的说法”让这个地狱变得永恒且完美。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虽然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变幻多端,但是有另一个完美而永恒的世界,并且它曾经被我们的灵魂所认识。而在焰火师的眼里,他的灵魂所认知的完美永恒的世界就是战争或爆炸之后那幅悲惨的地狱之景。

除了焰火师之外,秋人也在这一集中用他的回忆体现了这个方面,比如他回忆中的他的女儿椋的死相并没有那么凄惨的样子,包括后来他去“井中井”世界时,那个世界他的妻女都还活着,甚至他还是个优秀的警察,及时的抓住了那些犯人,甚至掌握了JW的线索。虽然那个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并不完美,依旧是个有犯罪有杀人狂的糟糕现实,但是在秋人眼里,那是个能够拯救女儿,妻子没有自杀离开的完美世界,甚至如果后来没有遇上小春认清现实,秋人或许会永远留在那里。
第四集:EXTENDED 燃えさかるビルの世界 大楼燃烧的世界(英文本意延伸)


People don't decide what to do only with the urge of their first impulse.
人不会仅凭一次冲动就决定怎么做。

这集的内容真心让人揪心啊,以为好不容易把桂子救出来了,结果根本就是以前的录像什么的,这种感觉太糟糕了。唉~~~
疑似相关理论:行动理论中的合理行动理论与精神哲学。合理行动理论认为作出某一特定行为的决定是通过理性思考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作出行动或不行动的决定。因此这个决定反映了行为的意向,而且对个体的外显行为产生强烈影响。而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黑格尔认为,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
剧中秋人曾经觉得自己不算个人了,因为他已经杀了五个人了,虽然这五个人是杀人犯罪有应得,虽然他只是促使这五个人自杀而不是秋人亲自动手,但是这一点仍然改变不了是秋人的存在才导致的他们的死亡。最重要的一点,秋人说过“所以我杀了他们,并没有任何理由”,此刻的秋人觉得自己并没有考虑理性的问题,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警察,甚至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要去啥他们,而是仅仅凭借自己杀人的冲动因此杀了这些人。

但是百贵认为秋人还是人,(纯属个人猜测)是因为秋人会在杀人之后反思自己的责任,包括在井中,井中会直接反应出这个人的内心想法,在井中的酒井户,哪怕明白自己的责任是破解佳爱琉的死亡原因仅此而已,酒井户依旧选择了去救深处火海哪怕暂时没有危险甚至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虽然笔者个人认为这其实还是秋人下意识的冲动所导致的酒井户的行为,但是百贵认为酒井户是经过深刻思考后(毕竟是神探嘛)所做出的理性的行动。


再来看看掘墓人模仿犯的大野源平,按照秋人的说法,他应该已经不算是个人了吧。因为想要从头再来的冲动,完全没有理性的思考,就选择了无视了睡觉家人的存在,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家。只是因为桂子住在附近,就以为她看到了自己放火的景象,试图杀掉当时10岁的桂子(井中反应的是内心的直接想法,井中的桂子是10岁可见这个大叔从桂子10岁时候就惦记着怎么杀掉她了。不过这里也有个bug,杀人犯住在桂子附近已经是5岁之前的事情了,为什么记忆中的桂子会停留在10岁的样子呢?只能怀疑是桂子10岁左右的时候曾经和他偶遇过,然后杀人犯突然想起了这件事,于是就一直在策划怎么杀了桂子)。尤其是最后即使被抓,还觉得特别开心,所以笔者觉得比起数田遥和井波七星,他更配被称为掘墓人。

最后自然就不得不提到数田遥啦,也是个被冲动操控的人物。虽然最后那一下抢走了小春的初吻(洞哥干掉他!),虽然他的杀意和爱意会错乱,但是这一点仍然不能否定,那一瞬间他毫无犹豫没有理性思考过的想要杀掉小春(后面他再次亲小春以及七星被他的杀意杀掉也证实了他只有冲动的时候才会杀意和爱意相互调换,下一集中也有明确说明这是冲动导致的行为)。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绝对化和神化了的人的理性思维过程。这个概念本身同科学的事实相违反﹐是一种唯心的和神学的虚构。显然,人就算再理性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情况,毕竟人类不是上帝,不可能永远理性的看待所有(这一点其实可以参考一下fate里面土狼和红A,hf原版游戏里面就有个结局是土狼绝对理性的选择了正义而放弃了樱)。
第五集:FALLEN 坠落世界


The intention to kiss, and the one to kill.
杀人的意图是示爱,示爱的意图是杀人。
这一集是很特别,看上去很平淡,然而实际上故事很悲伤很无奈。。。感谢微博上的小伙伴解释了一下数田遥的问题。反映在数田遥身上的是一种情感倒错,指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活动之间丧失协调而产生的颠倒现象。此时人的情感反应与相应的外界刺激的性质及内心体验不相符合。简单来讲就是精分的一种表现啦。什么因爱生恨,喜极而泣,物极必反其实都是这种表现,只不过一般人偶尔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数田遥是因为被“开洞”,所以这两种精神已经不受个人控制,经常出现了。因此才会导致他杀人时无法检测到杀意。


爱意和杀意,这看上去很矛盾的两种情感,实际上正是体现了一种同一性。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 同一性是指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性质。

一般来说,听上去爱意和杀意是无法同时存在的。然而事实上,有太多例子被运用了,什么爱而不得所以要杀掉让别人也得不到之类的,爱他就要杀掉她什么的。。。这种类型小说里面貌似还挺常见来着?(笔者好像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说的样子。。。)咳,总之,在本集中,数田遥的“井”很完美的解释了这一点。“井”中他对七星的爱导致了JW的出现(那个JW是杀意的具现化,不是本人!别搞错了!),而为了保护七星不被自己的“杀意”杀掉,数田遥只能通过“杀别人”和“伪装七星”来保护好自己爱人。


毕竟,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同样找不到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数田遥是个很悲哀的存在,通过“开洞”终于把他的爱意传递给了井波七星,然而最终杀死井波七星的,也正是他对七星的这份爱(七星应该算是he了,她最终和数田遥心意相通,呆在了一起)。
第六集:CIRCLED 圆环世界


It's OK to leave everything just as it is.
让一切保持这样就好。

这一集好想吐槽一下小春这个枪法啊。。。笔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说她准吧,这么近的距离她这没一枪打中的,还不如直接上刀子肉搏;说她不准吧。。。能从脑袋上的洞完美穿过去,这怕不是在看黑客帝国呢?
这一集没找到啥相似的理论,毕竟大部分的已经在前面几集提过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有相关的说法。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出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表面上来看,对于七星来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种说法或许不太合适。毕竟从剧中,七星至死都没有接近过数田遥,他们两个永远是互相望着对方,就像七星自己说的“永远保持这样就好”。然而对于整部番来说,数田遥最终是走进了七星的心里,虽然过程曲折到不能再曲折,七星仍然是给数田遥报了仇,无论后果的去见了“井”中的数田遥最后一面。这两人的感情太过曲折,也太过凄惨。除去洞哥,笔者在杀人狂魔组里面还是挺喜欢这一对的。
本集中还插播了一段关于幕后黑手JW的推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这部分的推理其实也是圆环世界的其中之一。“仓”从在“井”里面发现JW开始,逐渐在“井”里面找线索,为的是找到现实中的JW,直到发现了犯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从摄像头开始,他们又回到了现实中去找寻线索,为了揪出“井”中的JW的具体存在。这同样也是一个逐渐接近真相的曲折的存在。甚至是包括时间点上的推理,一年前正式投入使用的“罔象女”,目的是为了抓捕现在的JW,而现在找寻的线索,正是三年前富久田第一次“开洞”可能与JW造成的“偶遇”。三年后的某天,小春与富久田在“井中井”相遇,为了找到现实世界中JW的线索。
虽然七星也说了希望能够一直保持这样,但是她的心里是希望一点点靠近数田遥的吧。看上去是个表面圆环,无限循环的过程,说不定正在一点点的接近目的地。毕竟,一切路上的曲折都是为了接近最终的美好。




第七集:THUNDERBOLTED 雷鸣世界


Let us begin to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让我们开始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到了第七集,终于开始有JW的线索,开始正式准备抓捕JW了。比起前面酒井户的破案,这集更像是一个过度,在本集中,终于找到了作为“罔象女”原型存在的飞鸟井木记。
这集提到的知识还挺明显的,笔者没记错的话好像高中要考来着的?没错,就是我们伟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啦啦啦~~~
唯物主义中认为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圣井户御代认为现实中的打雷或许是随机的,但是在这个被“潜意识”创造出来的世界,人为的打雷应当是有规律的。而现实世界的秋人,正在一个劲的撞墙中,也无法改变他自己“井”中的规律影响那个世界。包括后来提到的圆周率,看起来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是在其中也存在着某些规律(考察发现:直径数据为(奇、偶)合数的,无论周长数据有无误差,π值产生“无限不循环”的几率几乎为零;直径数据为7以上的素数的,无论周长数据准确与否,π值循环的几率则是100%。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然而,“罔象女”的存在其实更像是在说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原理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生为意识本源的物质消失,意识也会消失才对。而剧中,秋人说过“即使我死了,‘井’也不会消失”,富久田也说过,就算秋人再怎么撞墙,那台机器也不会产生反应。甚至包括后来死掉的早濑浦宅彦,而“井”里身为JW的里井户依然存在,这明显是与唯物主义相矛盾的。所以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相对的唯心主义啦!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按它的本质来说是非物质的,它是在人的意识之中,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世界上是由思维决定存在的,即意识决定物质。在“井”的世界中,很明显,个人的意识决定了那个世界的未来发展。从三年前,秋人的妻女被杀,秋人受到了打击,造成了雷鸣世界的产生。到现在,秋人心里虽然已经平静下来,但是仍然毫无希望毫无生机的活着,后来所产生的沙漠世界(秋人说过唯一的理性就是百贵的存在,估计反应的就是世界中偶尔飞过的那只鸟,不过也可能代表着孤独的他自己),在十一集的时候也提到过,他的世界已经是空无一物了。
虽然富久田说过不管本人怎么做都不会对机器产生反应。。。实际上他说的这一点还是很打脸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小春自杀的时候他的内心(杀意世界)产生的动摇!(秋人的井是三年前的杀意产生的井,现在的秋人当然不可能对过去发生的既定事实产生影响)可见,这部番中,现实世界是个物质决定一切的世界,但是在“井”中和飞鸟井木记眼里,意识才是本源,物质是依赖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会随着意识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第八集:DESERTIFIED 沙漠世界


For you try to get out from a hell hole, you get trapped deeper there.
因为想从地狱里出来,才会被困在更深的地方。

说这个之前,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白熊效应”(或者叫反弹效应)。该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乱想”,对于伤心的回忆,我们也总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实往往与之相反。越是不要做、不要记得的事情,却往往越会做,越会回想,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这个看上去只是个心理学,跟哲学没有半点关系。其实不然,因为心理学本身就是于19世纪中后期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心理学与哲学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构成该学科的学科领域。)

根据后期,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沙漠世界其实是秋人自己的“井”,而陷入流沙的那个其实是秋人自己了。所谓越想爬出来反而会陷入越深,在“井”中,当然指的是秋人的感情层面了(尤其是富久田没有丧失记忆的情况,也可以推测出他是在看出这个是秋人的“井”的情况下说出的那句话)。据笔者的猜测,秋人想爬出的那个“地狱”应当是他妻女死去的那个事实。然而他始终无法逃出去,就像在“井”中,酒井户始终都想拯救佳爱琉,不想让她死,佳爱琉却一遍一遍死在了她的眼前(无论目的);而在现实中,秋人永远也逃不出妻女死亡的噩梦,秋人越想通过抓住JW给妻女报仇,越是想通过抓住杀人犯来忘记妻女的死亡,就越是更进一步的接触到与“椋”很相似的佳爱琉的死亡,心里的绝望越来越深,最后绝望的沙漠终究掩盖住了内心所有的其他感情,形成了这样一个自己被流沙(地狱)掩埋的杀意世界。“尽管我们完美的直观感觉试图压抑不必要的思维,遗憾的是,恰恰是这个过程包含了自我毁灭的祸种——我们越是努力想要回避那些恼人的思维,他们越弹出比以往更强的备份。”(甚至包括后面飞鸟井木记,越是想抑制自己心里想法,自己的这份梦境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强大,甚至到了可以吞噬现实世界的地步)

而在第十集在秋人想起来这是他自己的“井”的时候,风暴在一瞬间吹开了沙漠,露出了曾经满是数字的世界,其实也隐喻着秋人已经逐渐开始走出那个地狱,找回曾经的那个他了(第十一集开头他没有怒极马上杀了穴井户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九集:INSIDE-OUTED
(这集开始就是纯英文标题了,英文翻译应该是内幕,真要翻译一下可以翻译成内外世界?)


I'm not gonna die, you hear me?
我不会死的,你听到了吗?
这个副标题。。。简直是,妥妥的在立flag啊。。。不过反正已经挂了,准确来说,这有可能是在不停的提醒秋人她俩已经死掉的事实才是事实,没死的其实是梦境吧!

这集就要说到庄周梦蝶了。故事中,到底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子呢?毕竟在正常人看来,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如果事实相反呢?这有可能是蝴蝶化人了(聊斋?),又甚至代表了庄子这个人根本就是蝴蝶臆想出来的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同样的,一般人会认为梦境不过是个幻觉,是虚假的,醒来就不存在了,而在庄子眼里,梦是一种状态,醒也是一种状态,两者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却又完全不相同的境界。其实仔细想想,梦中的你可能脚踩大地,感受着阳光微风水流,甚至吃着东西,这不就是一个人的具体又真实的感受吗?甚至有人梦到掉下悬崖,深处火海,走路摔倒,在被吓醒的时候,仍能回忆起那种现实感,又如何能认为那一定是一种幻觉呢?

而在飞鸟井木记眼里,她自己也是这样,虽然不会真的死掉,但是却能真实的感受到自己被杀死的感觉。而在飞鸟井木记的力量一天天变强的时候,以及“单挑”开始逐渐不满足于在梦境中杀人的时候,对于飞鸟井木记来说,梦境与现实的壁垒就被打破了。梦境即是现实,现实即是梦境。也就出现了后来的在梦境中死亡,就真的死亡的情况(奠祭一下洞哥)。包括第十集的开头,秋人甚至真心觉得自己妻女死亡的那个世界才是自己的梦境。

这同样牵扯到了相对主义,毕竟,你觉得是你现在是处在现实中的世界,你怎么知道你实际上不是别人或者自己的一场梦呢?(奸笑)
(对这种感兴趣的安利一下龙之谷的世界观,一个梦境中的世界,或者看看盗梦空间也不错)
第十集:INSIDE-OUTED II


A beautiful world.
一个美丽的世界。

这两集吧,笔者个人认为其实是用来承上启下的,一方面对于之前的各种案件,秋人的过去(撒完狗粮立马喂刀子,真可怕),以及富久田的秘密做个总结,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最后终于找到JW了。这一集个人感觉上没有什么特别突出实用的理论,而是各种观点都用到了,所有就简单阐述一下,不太过具体的说明了(如有缺少,欢迎指出补充)。
首先,飞鸟井木记的梦中,不仅仅是飞鸟井木记的梦单方面影响到了杀人犯,也是杀人犯的计划暴露给了飞鸟井木记,让飞鸟井木记做了一场“预知梦”。这种可以参考一下庄子的《齐物论》,虽然看上去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任何明确的联系,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飞鸟井木记虽然说她可能会影响世界,融化这个世界,然而事实上又何尝不是这个世界在融化她的梦境呢?原本飞鸟井木记也只是单纯的做梦,看上去和现实毫无关系,是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但实际上两者终究会相互反应(现实世界飞鸟井木记根本没看到的烟花却出现在了她的梦里)。就像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后面秋人对自己曾经妻女死亡的事实开始进行否定,并且以为那才是“梦境”,是飞鸟井木记的一场梦。这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现实与梦境啦,秋人在梦中呆了很久,时间太长(虽然现实中只过了10分钟),导致秋人已经无法像一开始一样分清现实和梦境了。再加上他又进入过飞鸟井木记的梦中,受到了影响,使秋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最终以为“外面”才是梦境,这里才是现实。



秋人之后对飞鸟井木记说过,犯人都被杀了所以让她不用担心。而事实上,在飞鸟井木记的记忆中,因为一直被杀而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它是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活动,无法主动控制的),导致飞鸟井木记的记忆被强行改变,仍然以为那些人都还活着。而实际上对于飞鸟井木记来说也确实还活着,只不过都“活着”飞鸟井木记的记忆里面罢了。这也牵扯到之前提到的反弹效应。飞鸟井木记越是不想做梦,越是想把那些人当成死人,让他们不要出现在自己的梦中,他们却依然“活过来”继续杀死了她。就像她可以轻易将别人带入自己的梦境一样,却无法主动让他们离开。

最后来说说这集副标题的“世界”。笔者个人感觉,这个世界在秋人就是“乌托邦”。“乌托邦”的原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在这个世界,秋人和妻女幸福的过了两年时间,甚至还及时抓住了各种杀人魔。然而与小春的相遇终究让他认清了现实,“乌托邦”终究只是个“乌托邦”,是世界上终究不会真正存在的“世外桃源”,就像《桃花源记》里面的那个武陵人一样,终究选择了离开那个美好的世界,这里的世界再完美,秋人终究要回到那个原来的世界去,找到真正的JW,抓住一切罪魁祸首,拯救百贵,为自己的妻女报仇,也是为了拯救他自己。
第十一集:STORMED(英文翻译应该是风暴世界)


Like God, the creator of the world...
就像上帝,世界的创造者那样。。。

说实话,JW是谁笔者一点不惊讶,毕竟说实话,无论是什么作品,永远没有无缘无故出现的路人角色,尤其是逮捕百贵的时候,说他不是大boss的话那局长的出现实在是就太刻意了点。表面阻止,实际上是通过反话在暗暗支持,简直是小说里面白莲花的常用语句啊。
首先要声明的是,哲学中所谓的“上帝”这一概念,和宗教里面的“上帝”是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两个方面。在宗教眼里,你要么是教徒,要么不是,这是一个非A即B的选择题。然而在哲学眼里,更注重批判性思维,“神学假设神圣以某种形式存在,但不探讨假设的本身”。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见过的东西不代表不存在,但是,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这一集所牵扯的内容其实有点像第一集,只不过第一集所询问的是“我是谁?”,而这一集更像是在问“我为什么是我?”比起表面上解释“酒井户是个神探”,这里更加注重“JW为什么要成为JW”。这集里面的JW更像是一个本质主义。

字面上来说,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是指认为事物均有其本质,可以通过现象的认识加以揭示的理论。然而这个词所代表的主义者们,并不如字面上表达的是一群探寻本质的人们,而是更接近于理想主义者。在他们眼里,本质是完全的理想形式,是不容怀疑地真实的,确切的,事物是理想形式的不完全模本,是可争议的,不真实的,不确切的。本质主义其实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方式。
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更像是:从事物最可靠的知识或者公理出发进行思考,而不必考虑别人的做法。而JW的思维明显就是这种思维,在小春眼里,就像是上帝视角那样(参考第十三集)。JW眼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抓捕杀人犯,而那些他制造出来的杀人犯也有一种引诱他们出来然后好让警察逮捕他们的意思(可参考下一集JW的自述)。这时候的早濑浦宅彦,他的思维是独断的,仓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罔象女抓捕杀人犯,而取得成果,而为了这份成果,他并不在乎那个被“制造”出来的杀人犯是不是无辜的(早濑浦宅彦认为用某种管用的方法杀人就是他们的本质),而那些因为被“制造”出来的杀人犯杀死的人是不是又是无辜的。就像本质主义坚信绝对的真理,早濑浦宅彦在心里也认为他是正义的,看清那些杀人犯的本质就是他的正义,而一旦他发现了杀人犯的本质便是把握和占有了正义,从而控制这些杀人犯显露出来,再让警察去抓他们,为人类造福,在他心里,他的作为就像神一样(伟大)。


第十二集:CHANNELED
(英文翻译应该是引导世界或者是不完美的世界,channeled作为形容词本身有“有沟(凹缝)的”的意思)


I'm gonna tell you a secret of mine.
我要告诉你我的一个秘密。


这一集里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啊,“秘密”这个词可以代表很多东西,因此一个个来解释。首先,比起说“秘密”其实更像是在说内在,即“自我”这个存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有点像第一集说的内容,像是首尾相互呼应的那种感觉。并且这一集中的明确说的秘密表面上不仅是小春所说的“秘密”,还有里井户所说的“井”的世界的“秘密”。而没有明确说明的,其实用了一种很隐晦的说法:盒子。

说到盒子,又提起了秘密,大概大家都能一下子想到了,没错,那就是很著名的“潘多拉的盒子”!上帝给了人类一个盒子,不叫人类打开,结果人类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打开了这个盒子,种种罪恶便从盒中跑了出来。潘多拉的盒子代表着万恶之源,也代表着危机与希望的双重馈赠。不要觉得这跟哲学毫无关系,其实这正是哲学中最明显的辩证思维。
在故事里面,飞鸟井木记被关在了一个“盒子”中,仓的这个盒子,不仅是为了保护飞鸟井木记不受外界影响,也是为了保护外界的现实世界不会被飞鸟井木记的梦中世界融化(然而融化的范围只有一栋大楼,一般按理应该是球状结构范围才对,这就很让人费解了,因此只好把大楼当成一个盒子好了)。飞鸟井木记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她能让人陷入梦境之中,真实的感受到被用各种方式杀掉的感觉(虽然这是JW造成的结果,但也是成为了一种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然而潘多拉的盒子里不仅有着灾难,还有着希望,白驹二四男(罔象女的开发者)的出现,让这一希望得以出现,仓利用罔象女逮捕了各种杀人犯,这无疑成为了人类(至少对于警察来说)的希望。
接下来说说表面意义上的“秘密”,即内在。内在的存在其实是唯心主义的一种理论,因此在“井”中,侦探们出现的是与现实世界的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井是个唯心世界嘛)。内在论是一种哲学立场,它主张人类经验就是确认的唯一终极来源。绝对的内在论坚持人的不假外求:人是万事万物的准绳,因为任何假定超越于理智的东西,就其定义本身,已经是“在理智以外的”,因此也在理性深入探索的范围以外。
世界的秘密:都十一集下来了,如果还不知道这个“井”的世界究竟是什么,那你真的白看了。飞鸟井木记的“梦”由于JW的入侵,导致改变为各种死法的“杀意世界”(在漫画里面更是进化成了连杀人犯的协助者都能出现了)。飞鸟井木记虽然心里确实有协助警方的想法(其实更像是协助百贵),然而她所经历的死亡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如果说以前她还会对无意识把别人拉进来感到抱歉,现在的她已经是完完全全的“第三人称”,可以冷眼看着这么多人在她的梦境中死去而毫无动静了。毫不怀疑,如果不是最后秋人和百贵联手拯救了她可能真的可以一直站在那里再也不回盒子里面。

除此之外,这里还不得不提到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大部分有意识),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完全潜意识),则是原始欲望自然表现;而超我(部分有意识),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如果说第一集,酒井户发问我是谁,那是个发现自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进展,已经能充分表现出每一位神探的本我了(感觉和超我没啥关系?)。(这一段的理解比较乱,有问题欢迎随时提出哈)
早濑浦宅彦:外在是个充满正义感的局长,不要怀疑,至少如果把JW和他看成两个存在的话,他的做法从头到尾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无论是为了抓捕杀人犯建立“仓”,还是为了人类贡献利用飞鸟井木记(假如一列火车在行驶中,前方分叉的两条铁轨上,在行驶的铁轨上捆着5个人,而另一条铁轨上有1个人,这时候你能控制动车开向另一条铁轨,你会选择压死几个人?),至少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后结果是好的,大量的杀人犯被抓,而能够顺利找到很多线索也是“仓”的功劳。然而内在的“里井户”,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杀人犯制造者了,就像他说的那样,其实从头到尾,杀死佳爱琉的人就是他,也只是他而已(其他人都是被他带过来的)!“里井户”作为早濑浦局长的本我,不顾任何现实(造成杀人犯)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或通过想象已经得到想要得到的来获得满足,就像概念的本我所表达的一摸一样,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同样,JW的疯狂的欲望是可以说是这一切的故事的起因(不过富久田似乎跟他没啥关系?)。

鸣瓢秋人:秋人在前期的剧中更像是追求本我的存在(不当警察之后),没有同情心,只是因为“能够”杀掉,所以才杀掉了那些杀人犯,在妻女死亡之后的他,心里再也没有太多的感情了,剩下的,只有对杀人魔的报复,以及对JW的报复。然而在“井”中,酒井户依旧是曾经的那个秋人,会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放弃解开佳爱琉的谜题,这就相当于酒井户放弃了人生的目标一般。而在井波七星的“井”中,即使解开了佳爱琉的谜题,他就像现实中的那个秋人一样,贪念着一时的永恒。虽然现实中秋人理性且残忍,但是“井”中的酒井户依然是那个可靠的秋人。
本堂町小春:小春在现实中虽然是名刚刚进修不久的新人,但是行事风格非常的。。。出乎意料啊。。。通过自杀来获得线索什么的,这怎么看都是正义感爆炸外加不像一个新人能做出的反应了(让人联想到了隔壁Psycho-Pass的朱妹)。现实中(开洞前)自我的小春非常聪明,但是缺少了点理性,行事略微莽撞,在开洞后更是被打开了什么不得了的开关,暴露了行事疯狂的本性。然而在“井”中的圣井户,则是理性到没边了,是一个与酒井户完全相反的角色形象。这个可以参考官方续传的漫画,在“井”中,酒井户优先想到的是怎么救人,而圣井户完全不考虑救人的事情,找到可疑之处,解开谜题,永远是她的第一目标(包括在雷鸣世界也说了别人和她无关,在最后一集,她也表示她能够理解里井户的正义感)。也许在她心里最深处,解开谜题才是她的第一乐事(在质问井波七星的时候就有这个倾向了)。
(这里悄咪咪的插入一个小春的表白,有很多人认为小春到最后都没有接受来自洞哥的表白,其实不然。小春在性格上其实很像井波七星(俗话说,像是相似越是互看不顺眼,所以她俩要pk,然后倒霉的就是数田遥和洞哥了。。。可怕),内心对遥抱有一定好感自己却没有察觉。小春比起好感来说,更像是逐渐理解了富久田这个人,直到在井中井里面再次遇上富久田,才真正开始对他抱有好感。至于为什么说接受了呢,不记得的人回去好好看看第五集ED结束后的彩蛋,小春其实和井波七星做出的是一样的回答。只不过最后井波七星回到了数田遥的井中陪着他,小春则是选择了带着富久田“赠予她的力量”继续走下去。而且在最后一集里面,里井户说道小春利用了富久田的时候,小春也显得特别生气。)





“7”的解读:数字“7”的多种含义在心理学中,“7”是一个被学者称为是“不可思议”的数字,多数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最多只有7个,超过了7,就会发生遗忘,因此多数人都把记忆内容归在七个单位之内。随便找一张纸,将它连续对折,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无论纸有多大多薄,任何一张纸能够对折的次数最大限度为7次!7是一个最特殊的数字,7是两个数的立方差:7=2^3-1^3,并且7是满足此性质的最小正整数.999,999 除以 7 刚好是 142,857 ,所以 1/7 的循环节有六个数字,它们不停重复,例如:1÷7=0.142857 2÷7=0.285714 3÷7=0.428571 4÷7=0.571428 5÷7=0.714285。流体力学中有一个著名的1/7定律.米尔纳怪球S^7上居然有两种微分结构.突变论中所有的突变现象被归结为7种奇点的性质.25℃时中性溶液的PH值为7。就像富久田说的那样,“7”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质数而已,却因为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思(如:“希腊七贤”、“七大主教”、“七美德”、“七宗罪”、“七重天”、“神的七大礼物”、“七大圣礼”、“七大守护神”、“七大善”等等),而让这个数字看上去变得狂妄了起来,pretentious!


最后奠祭一下洞哥!

第十三集:CHANNELED II
(解释同上)


Sometimes it's important to put our hopes in a complete stranger who lives in a distant universe.
有时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生活在遥远宇宙中的陌生人身上是很重要的。


这一集有个很诡异的bug啊,在小春眼里一切都是完整的,这不错,那。。。敢问,那个开关不是连着操作舱的嘛?这玩意儿居然是可以拆卸的嘛?!!!!行吧,就算可以拆卸下来也可以使用,那。。。小春啊,在你眼里,秋人的胳膊究竟有多长啊???(害怕)感谢微博小姐姐上画的图,太形象了!
虐了秋人那么多集,秋人终于从妻女死亡的地狱里面爬出来了(不过最新的漫画最近又双叒叕开始虐秋人了,真惨啊)。这一集终于算是正能量了一集,秋人抱着“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最终得以拯救自己,拯救飞鸟井木记。

疑似理论,德国E.布洛赫提出的希望哲学(又称“乌托邦哲学”)。一般认为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世界是开放着的、向前运动的未完成过程,处在一种“尚未”的状态中,未来以无限多的可能性向人敞开,由此人便对未来(世界的未来和人自身的未来)产生种种“希望”。
不止是秋人,里井户在本集的一开始也提到过,“神探即为探究者”,这里首先牵扯到的是希望哲学的本体——本体论,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里井户认为他身为神探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开谜题,更不是为了拯救佳爱琉,而是为了探寻人类的本性,而这个过程就是里井户眼里的“正义”,是里井户眼里世界未来的“希望”。在希望哲学里面就有一点理论,世界将消除异化而成为没有任何忧患和邪恶的理想世界,早濑浦的“希望”无疑是通过里井户的“探究”来达到这样的一个理想世界。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将希望托付给外人甚至是一个不认识的人,这很像逃避现实的一种,“总有办法的”“就算我不去做也有别人会去做”等等这一类的想法总是听上去那么的美好。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希望哲学才会被称为“乌托邦哲学”吧,飘渺,又那么不切实际。然而在剧中的飞鸟井木记却不得不把这个唯一的救赎交给百贵,交给秋人,又或者交给未来任何一个可以拯救她的人,这是一种希望,其实也是一种无奈。而秋人和小春他们,比起希望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更像是一种信任了。就像富久田临死前说过“我的井一定很适合你”,而小春秒懂了他的意思,并且毫不犹豫的将里井户带了进去,这不仅是种“希望可以靠这个打败里井户”更是一种对富久田的信任。而秋人就更不用说了,他和百贵共事这么多年,为“仓”当了这么多年的神探,连百贵是他唯一的理智这种事情都说的那么清楚了,这已经不仅仅是“希望”那么虚无缥缈的词语了,这是来自秋人的自信与确信。人要实现自身的本质,达到理想的状态,成为摆脱各种异化的“完全的人”,首先必须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和创造性,努力去争取。秋人与小春(包括富久田也是),他们怀抱希望,他们努力去争取了未来美好世界的那份可能性,所以他们的最终,其实算是达到了他们的“理想世界”的。
写到这里全十三集全部完结!至于有没有第二季,笔者个人认为可能没有了,至于那个续传漫画似乎是会出剧场版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谣言),但是笔者其实感觉这个结局已经很完美了,毕竟有时候,不完美的结局才会显得更加完美嘛!至于富久田有没有死这个话题。。。秋人都说了,如果不想死的一定会活过来,然而富久田是那种一心想死的类型,而且就算他活过来了,他的未来也只有被关起来,然后春哥偶尔来看望他罢了。所以笔者个人认为,这个结局对洞哥来说是个好的结局,最后遇上的是小春,最后能实现他的三个愿望,他真的很满足了!


最后的最后,来放一句毒鸡汤吧:
感到绝望是因为心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