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名家对话,创书香校园——2023年兵团二中读书日系列活动纪实

2023-04-23 13:13 作者:有宝喂糖糖  | 我要投稿

Reading

与名家对话

创书香校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最美四“阅”天,正是读书时。

兵团二中历来重视师生读书环境的营造,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4月14日有幸邀请到著名作家刘亮程老师来到兵团二中,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兵二小初高5000名学生和所有语文老师,以及热爱刘亮程作品的广大教职员工通过现场和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名家面对面,感受文学的魅力。


兵团二中书记黄文辉、副校长白文义、新疆陶研会秘书长张咏霞、新疆陶研会书记王玉琴、星耀未来全国校园美育组委会主任李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秋玲、兵团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王屈亮亲临会场,与兵二师生一同参加了活动。兵团二中十二师校区、兵团二中草湖校区、兵团二中经开校区,十一师分校,兵团高中语文专业委员会,兵团8个名师工作室,兵团乌市联盟校、和田地区实验中学及其他兵地融合校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共享一场“家乡”盛宴。



/////

阅读:走进经典

读书,就是用情感理解情感,从生命走向生命。兵团二中高一8班苑子宸、高一10班樊奕杉、高一11班黄雨薇三位同学,为全体师生诵读刘老师的作品片段。通过声音,我们走进刘老师笔下的树木、牲畜、炊烟、榆木疙瘩、坑坑洼洼的路……宁静、淳朴、原生态的自然美顺势而为,依心生长!




/////

聆听:名家讲堂


刘亮程老师为师生带来讲座《读懂家乡这部书》,他说:“一个人只有读懂家乡,才能读懂世界;知道脚下,才能了解天下。”

家乡是什么?刘老师说家乡很小,不是一个省份,一座城市,它可能只是一条街道,一栋楼房,是儿时看到的晚霞漫天,是记忆中风吹鸟鸣。家乡是生命和灵魂的底色,是生命基因的最深处。刘老师用朴实而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时候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对家乡的眷恋,感受到家乡对人们的意义。

刘老师还强调,我们的长辈们也是一部书,一部了解家乡、了解历史的书。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历史的细节就在这些细节故事中。



交流:互动时刻

讲座的最后,刘亮程老师留下时间让同学们聊聊自己对读书的困惑和想法,同学们踊跃举手,从写作文的困惑到人们对家乡矛盾情感如何体现,问题包罗万象,刘老师用风趣幽默语言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金句频出,同学们颇受启发。





/////

聆听感受

周子涵

在当今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找到“家”和“故乡”?刘亮程老师的回答让我特别喜欢:我们学习的意义,就是在无限广阔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可以在尘埃与星尘之间,在天与地之间,也可以在花与草之间。是的,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家乡的样子,而是家乡对于我们的启发与温暖。


安勇旭

刘亮程老师说他记得家乡的太阳从家东边的柴垛上升起,从家西边的墙根落下。这个景象让我感同身受。我在乌鲁木齐的求学之路也算是一段漂泊,每当成绩打击我时,看看操场亮起的星,高悬的月,黯淡的云,烦恼就被晚风吹向了家乡,吹向了可爱的林荫道,吹进我家的小菜园。一呼吸,带来了远方家乡温柔的抚慰。


娜菲萨·尼牙孜

就像吹过村庄的风还会吹回去一样,刘老师拼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家乡,那个他曾经迫不及待想逃离,那个他不屑一顾的地方,与书为伴。对于我而言,现在的我的确想要离开家乡,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听完刘老师的讲座之后,内心一块柔软似乎被触及,童年的我,小小的我逆光站在眼前,可我看不清她。童年的记忆断断续续,我明白,我还没有读懂家乡这本古老而深刻、复杂又矛盾的书。


陆子昱

一个人只有读懂家乡,才能读懂世界。知道脚下,才能了解天下。

家乡是什么?家乡很小,不是一个省份,一座城市,它可能只是一条街道,一栋楼房,是儿时看到的晚霞漫天,是记忆中风吹鸟鸣。家乡是生命和灵魂的底色,是生命基因的最深处。


走进名家


刘亮程,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随笔访谈《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等。多篇文章收入中学大学语文教材。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协主席。

刘亮程老师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等多项奖项。

新疆我的家新媒体中心

图/文:张红梅,王雅珺

编辑:星星 责编:海峰


与名家对话,创书香校园——2023年兵团二中读书日系列活动纪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