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胶东民俗故事: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抽纱技艺。

2023-07-11 10:12 作者:小可热点新闻解读  | 我要投稿


山东烟台是我国抽纱的传统重点产区。抽纱历史悠久。于十九世纪时由欧洲传教士传入。

建同以来,生产发展很快,现有从业人员50多万人,产品销售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品种有雕平绣、威海满工扣锁、乳山扣眼、梭子花边、棒槌花边、手拿花边、网扣、钩针等,工艺技法十分丰富。

雕平绣产于文登、烟台、牟平、乳山、莱阳等地,是在麻布、棉布上以丝光线绣制而成,运用雕镂、抽、勒、绣等多种工艺,图案严谨,多以牡丹、菊花、玫瑰、葡萄为主,配合各种卷草纹,层次分明。

威海满工扣锁因主要产于威海市(旧称威海卫)而得名,即在台布、床罩上,用扣针锁好图案的轮廓,再裁去图案以外的底布,形成镂空,作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具有雕镂的艺术效果。乳山扣眼大套是花中有花,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蓬莱梭子花边在十九世纪末已很普及,除出口外,妇女还自编自用,装饰在衣裙、鞋帽、枕头、门帘上,现已由小花边发展为台布、床单、沙发靠垫、衣裙等。棒槌花边有满工大套等,还用于棉、麻布绣花镶边,为烟台抽纱的主要品种。

荣城手拿花边工艺精致,玲珑剔透,挺拔坚实,产品甚至能直立于桌上,为其它抽纱工艺品无法比拟,有时被作为珍品收藏。

网扣主要产于招远市,品种有餐套、台布、床罩、窗帘等日用品。风格高雅。钩针遍及胶东各地,它是用特制的弯曲钩针,将棉纱钩拉、缠绕而编结出名种图案,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编结工艺。品种有盘垫,钱包、手提包、背心、头巾、披肩、童帽等。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胶东民俗故事: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抽纱技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