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生产类景观杂谈|Needle学术深读

2021-07-10 17:43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日本生产类景观杂谈

introduction on

Japanese production landscape



在日本,以柳田国男的《乡土志论》为标志,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历经百年。日本乡土景观的研究脱胎于农学,与日本国内的复杂的地理环境,极其造成的多样的生产生活样态息息相关。近年,将第一产业“第六产业化”的研究和实例不在少数。
第六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将第一产业(农业,渔业等生产业)与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流通,贩卖)等联动,提高农产品等生产物原本具有的价值,从而增加农业,林业,渔业等生产物的产量,并增加农林渔业生产者的收入,同时达到地域资源保全,地域文化传承的效果。
其中,与地域紧密结合的开发模式被认为是最能够发挥“第六产业”优势的经营模式。或以具备生产力的企业个体为主体,或以地域组织,农协为主体,即便是生产力不足的个体家庭也能够参与到“第六产业”中来。同时,对地域景观进行再次认识,开发利用,达到地域活性化的效果。
本文将围绕日本的“第六产业化”与“地域景观”相辅相成的三种经营模式和相关规划事例进行介绍。 

第三产业比重型


以第一产业为基底,注重商品贩卖,饮食等第三产业的事业开发。不仅是农业生产,对地域资源进行有效活用以经营企业店铺,商品的贩卖不局限于当地,可扩展到全国各地。


1.1 La Collina 近江八幡


设计者:藤森照信,Michele de Lucchi,小林广英,重野国彦等

项目类型:建成

项目时间:2009

项目地点:日本滋贺县


图1.1 本社

La Collina是意大利语“丘”的意思。建筑师Michele de Lucchi来到这里,眺望远处的八幡山时,为此地做出了这样的命名。本项目主要由扎根于近江八幡的和洋果子专门店TANEYA进行开发,园内设施有TANEYA贩卖店,TANEYA运营的农园以及TANEYA本社。
和洋果子的制作以农作物为原材料,与地域环境息息相关。在这里,TANEYA想要传达的并不仅是商品宣传,也是对面向未来的农业与可持续地球环境的思考。同时,顾客能够体验的也不仅是简单的购物,饮食,更多的是感受当地的风土,农业的创造力,以及日本传统的食文化。


图1.2 入口景观(主店铺)

由建筑师藤森照信设计的“草屋顶”建筑为整个园区打下了独特的基调。一层为广大的中庭空间,在展示摆放TANEYA全系列商品以外,还设有可参观职人制作点心过程的工房。二楼为可眺望当地风景的咖啡店。一层建筑回廊的柱子为建筑师前往长野县亲自挑选,保留了树干自然的状态。建筑前一片起伏的灌木让人联想到稻田,与“农”这一关键词相呼应。TANEYA运营的农园名为“candy farm”,在此处主要进行地域的“农”研究,成为第一产业研究者交流的场所。


图1.3 糖果农场


图1.4 内装


图1.5室外假山


今后,TANEYA将对园区进行继续开发。目标为在近江八幡森林中设置点在的小商铺,期待带给人在森林氛围下品尝点心的别样体验。以及开发顾客接触有机蔬菜种植的广场,自然中的保育园,茶室,餐厅等等。
图片1.1.1-1.1.5来源:http://taneya.jp/la_collina/ 


1.2 稻田上的研究所


设计单位:中村拓志&NAP建築設計事務所

项目类型:建成

项目时间:2018

项目地点:日本广岛县

图2.1 研究设施立面


图2.2 研究设施

图2.3远景
由历史悠久的和洋果子屋“藤屋”委托建造的和果子工房。西侧设置为工房,东侧设置为农园,农园内设有研究设施。具有研究和饮食双重功能的研究设施为细长形,覆有绿色屋顶,仿佛将农田的一部分田埂抬高后的形状,与周边的农地环境自然结合。设施的屋顶也设有农园,屋顶的形状和色彩随着季节一同发生变化。窗外放置的横柱上挂有收获的小麦,红豆等植物作为天然“窗帘”,以达到建筑与农业作物的融合。农园内种植有制作和果子所需要的植物,作为研究食材,饮食教育的场所进行活用。

图2.4 屋顶菜园

图2.5 工坊公共区域

图2.6 餐厅内外
项目位于广岛县新兴工业区的一角。为实现里山环境再现,农园的基底利用周边的蘑菇工厂的菌床废材、落叶等进行土方搭建,在工业地区打造出满足生产、加工、消费的绿色农园。作为工业地区的“绿岛”,吸引周边的人群的聚集,形成地方的“公共空间”。顾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参与到播种、收割、点心制作等活动中,在饮食区域眺望农田景色,还能在研究设施里进行参观学习。 图片1.2.1-1.2.6来源:https://shinkenchiku-data.com/articles/SK_2018_09_110-0

1.3清和里大豆屋


运营单位:有限会社清和里大豆屋

项目类型:建成

活动时间:2003年

至今项目地点:日本三重县


图1.3.1 全景


图1.3.2 周边农田

位于三重县农村田地间的清和里大豆屋,主要运营餐厅,并提供踏青、料理制作等体验活动。
餐厅提供以豆类和蔬菜为主的农村料理。每日的菜单由早晨从农家收购的蔬菜决定,厨师也是当地农家的主妇。


图1.3.3 经营者

大豆屋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农村料理的心意和美味,也让顾客发现自己脚下这片农村土地的珍贵。从而让日本的农村风景走向未来。


图1.3.4 农村料理


图1.3.5 餐厅料理


图1.3.6 豆制品商品

大豆屋不仅制作餐厅内料理,也推广自身品牌的豆制品等在日本全国贩卖。
图片1.3.1-1.3.6来源:https://mameya-seiwa.com/

地域农业生产资源保全型


通过第一产业的进行来保全地域的农业生产资源为目标。农产品或加工产品以地域的直接贩卖所为中心进行贩卖。

2.1 都市居民参与的梯田稻作保全活动


运营单位:非盈利“梯田支援组织”

项目类型:建成

活动时间:1990年代至今

项目地点: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


图2.1.1梯田

1960年代末,梯田由于无法容纳耕种机器,因生产力低下被大面积废弃。1990年代,人们认识到梯田除农业生产以外,还具有生态机能、社会机能、文化机能,研究者,政府,市民共同组织开展了“梯田复兴运动”。
位于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海岸边的“白米千枚田”便是“复兴梯田”之一。2011年,具有2100年历史,由1000个以上的小水田组成的梯田“白米千枚田” 被认定为世界农业遗产。现代化以来,能登半岛面临着人口高龄化,农业从事人员减少等问题,越来越少的当地农业从事者只能耕种梯田的一小部分。为了维护梯田景观,居住在都市的“田地承包者”,自然活动保护家,志愿者负责了大部分梯田的耕种。从都市前来耕种的人群里,家庭单位为多,他们不仅负责耕种,而且积极参与田埂的修复,与当地农家进行交流。


图2.1.2 市民参与


图2.1.3 市民参与

目前,能登生产的稻米被品牌化,为当地农家提供了经济支持,也为将来梯田的维护管理做出了贡献。能登半岛的“梯田复兴运动”让人看到了从传统农业走向未来可持续农业的可能性。
图片2.1.1-2.1.3来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ungobinkie/3828607254/https://ourworld.unu.edu/jp/the-people-who-sustain-japans-historic-terraced-rice-fields
https://www.hokurikushinkansen-navi.jp/pc/news/article.php?id=NEWS0000023094

地域旅游休闲资源利用型


通过第一产业来活用地域旅游休闲资源,促进农山渔村地域活性化。在促进农产品以及加工品销量,促进地域旅游资源的活用以外,还具有在当地提供雇用机会,减少失业率的效果。

3.1 世罗高原以地域公园为中心展开活动


运营单位:农园经营者,生产者,学校等组成的协同组织

项目类型:建成

活动时间:1997年至今

项目地点:日本广岛县

图3.1.1世罗高原

世罗高原位于日本广岛的县北高地,自古以来是自然资源丰富,农业,林业发达的谷仓地带。果树资源丰富,特产梨,葡萄。花田观光业发达,四季前来观光的游客众多。


图3.1.2花田


图3.1.3花田
1999年起,为了世罗高原的农业以及农产加工品的普及,以及促进观光,“世罗高原六次产业网络”这一民间协同组织成立。目前,已有观光农园,果树农园,市场,农畜产品加工组织等70家以上的团体加入。协同组织的目标为以城市公园为中心展开第六产业事业。


图3.1.4园内酿酒厂

图3.1.5园内农产品商店
2006年,世罗梦公园开园。公园为住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的同时,设置以世罗葡萄为原材料加工的“酿酒厂”,贩卖产品和新鲜食材的“梦高原市场”。游客可以对酿酒工作进行参观,也可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和葡萄酒等。


图3.1.6采摘与制作体验

一年四季展开的体验活动众多,例如春季的农事体验,烹饪教室,夏季的梅子采摘,年糕制作,秋季的梨子,苹果采摘,冬季的味噌制作等。这些体验的场所多在加入协会的农家民宿。为原本生产力微小的家庭个体提供了提高收入的机会。
图片3.11-3.1.6来源:https://www.serakougen.net/ 


3.2 “The Farm” 农业休养地


运营单位:株式会社The Farm

项目类型:建成

建成时间:2015年

项目地点:日本千叶县香取市


图片3.2.1 远景


图片3.2.2 夜景

图片3.2.3 野营地

距离东京车程只有1个半小时的农园休养地。会社受启发于欧洲农村地区存在的农家民宿和农家餐厅的文化,旨在将其根植于日本城市近郊,开展新型农业,户外体验活动。此类以农业为主题的休养地在日本目前为数不多,开园后即吸引了当地住民前去体验,并结合社交媒体宣传,在日本全国收集了大量粉丝。目前年间访客达到了23万,为千叶的地域活性化和品牌化作出了贡献。

图片3.2.5 农事体验


图片3.2.6 牧场体验

园内设置有露营地,温泉,餐厅,迷你牧场,占地两公顷的农园等。农园内一年四季生产种植50种以上的蔬菜水果,园内的餐厅采用当地的有机蔬菜。迷你牧场也提供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活动。另外,利用当地的自然地形,开展森林索道,水上皮划艇等户外活动,以及生火体验,木造体验等也在积极开展中。
图片3.2.1-3.2.7来源:https://www.thefarm.jp/index.html

3.3 母亲牧场


运营单位:株式会社母亲牧场

项目类型:建成

建成时间:1962年

项目地点:日本千叶县富津市

位于千叶县鹿野山的观光牧场。牧场面积达到250公顷,以农业发展,畜牧生产技术的振兴为目的设立。1965年,在此地举办了“近代农业和国际畜牧展”(别名“畜牧奥林匹克”),世界各国的奶牛,猪,羊等的珍稀品种在这里进行展示贩卖。
目前,母亲牧场饲养的动物在羊,牛,猪,马以外,也饲养羊驼,兔子,豚鼠等。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牧场景观,也可以参加喂养,挤奶等体验活动与动物亲密接触。
牧场位于山顶,风景优美,可远眺富士山,东京湾。1960年开始,利用牧场广大的面积开始进行油菜花田,一串红花田等的规划种植活动,目前游客可以在一年四季观赏不同的花田景观。场内还开发了采摘农场,游乐园,手作工房,游客可以在牧场参加味觉体验,手作体验,游乐,饮食,消费等活动。
图片3.3.1-3.3.2来源:http://www.motherfarm.co.jp/about/outline.php





日本生产类景观杂谈|Needle学术深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