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侧写杜焕(五):杜焕南音的录音

2023-03-04 13:37 作者:登州薛氏  | 我要投稿

       杜焕唱过许多南音,逝世时的录音仅得三个,都在香港电台里。唱片只有一张,是一九五七年南声公司33⅓转的“夜偷诗稿”(二卷),其余是香港电台录取的两卷声带,“霸王别姬”和“客途秋恨”。(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委员会主编:“粤剧粤曲歌坛二十至八十年代”香港,三联书店,一九九八)

       不,还有一个,在我手里。即一九七五年南音演唱会的现场录音,是大会堂以开卷式录音机收录的“认可”(authorized)版本。据我所知,大会堂同时有一个用中道(Nakamichi)录音座所录的现场卡式版,音质可媲美开卷式的,只是相隔数十年,录音是否安然无恙,就不得而知了。

       当年曾有某自称是不牟利机构的负责人,来电问我可否借出这个录音,让有志之士探索研究,我从来不敢自珍,当然答允,但公事公办,要求对方正式来函备案,结果没有下文不了了之。

       我十分希望在杜焕生时,能够把现场收录的“霸王别姬”和“客途秋恨”灌成唱片出售,帮补他的生活。我首先接触娱乐唱片公司,但刘东太太对我说,他们那时的主力,集中在粤语流行曲和电视剧歌曲,粤曲除非像任白等大佬官唱的,暂不在考虑之列。

       我接着联络永恒唱片公司,老板邓炳恒听过声带后,很老实的表示,他并不了解粤曲,不明白市场需要,加以婉拒。CBS/新力出过梁醒波的“高平关取级”和“六合彩”等,但老总韩艳梅的见解跟娱乐公司一样,当时没有兴趣。

       今天只可叹句杜焕“生不逢时”,粤曲在他殁后,捱过了低迷期,时来运转,渐渐复苏。邓炳恒在叶绍德的影响和说动下,开始录制粤曲唱片,而且销情不错,我还出席过他们的庆功宴呢!

       杜焕孑然一身,逝世时几无以为殓,我知道后立刻致电阮兆辉,因他在商业电台有个节目,望能呼吁一下,筹些款项。节目编导汪海珊(即罗卡太太)更找来时为市政局民选议员的谭惠珠,加上商台总经理,资深新闻界前辈潘朝彦(一九二六-一九九三)和总监周聪(一九二五-)等,一同决定把我手上,有何臣伴奏的“霸王别姬”现场录音转作卡式带出版义卖。计划后期我虽没有参与,但知道卡式一九八一年面世后,替耆康会筹得约三十万元,作老人家的殓葬费。

       世事有时真的很讽刺,教人哭笑不得。杜焕生前没有几许唱片,死后却接踵而至。

       这要回溯到一九七四年,荣鸿曾教授(一九四一-)从美国回港研究粤剧,访问了许多人,又在香港艺术中心于歌徳学院举办的南音演唱中,听到了杜焕的曲艺,为之向往,由是进行他的大计,他说:

       我当时决定尽可能把他(杜焕)的曲目作大规模的录音,从而保留一些将成绝响的地水南音。我深信演唱和录音的场所必须是杜焕所熟悉的环境,包括听众、气氛等,这样才使他能充份地表现真正的艺术水平,忠于南音原来的面貌。有幸得到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拨款资助,又找到位于香港上环水坑口的富隆茶楼合作,随即安排杜焕在此演唱及录音,娱乐茶客。从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六日,每星期二、四、六午膳时间演唱一小时,总共完成了四十二节录音,共十六首曲。(“漂泊香江五十年”唱片附件,二零零八)

       其后,这批录音存于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长达三十二年之久,到二零零七年五月,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和何耀光慈善基金赞助下,才得以由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制成CD,正式出版。唱片的名称很长,叫做“香港文化瑰宝,杜焕瞽师地水南音精选诉衷情”,曲目有“叹五更”、“男烧衣”、“女烧衣”、“霸王别姬”和“客途秋恨”等,其中还包括一些道白,是名副其实的“说唱”。


侧写杜焕(五):杜焕南音的录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