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39 工具主义

2023-04-18 11:4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9、工具主义


  实用主义的变种,由美国的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家杜威[1]所创立。

  工具主义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性,认为“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并进的”,精神和物质“属于同一个东西”[2]。这种观点和实用主义一样,在一切根本点上,同马赫主义没有什么差别。它把观念、理论的东西看作是一种工具。主张为了解决面前的任务,采用任何工具都是允许的,关键在于“效用”,看它干得是不是“漂亮”。它认为思想工具同生活中的用品一样,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按杜威的说法,是主观“演绎”的产物。因此,它根本否认客观真理,攻击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是“陈腐可憎的学说”。

  工具主义既然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否定真理的绝对性,它把真理当做“权宜之计”或是“一种应变的对策”[3]。这种随个人愿望、要求而变的真理观,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反动本质。工具主义为了掩盖这种反动本质,主张要进行“无所为而为的、大公无私的探讨”[4],就是说,在思索和行动中,要不受社会习惯和确定目标的约束。其实,“大公无私”的说法,完全是骗人的;“无所为而为”的主张,不过是资产阶级任意妄为、冒险行动的代名词而已。

  在道德观上,工具主义认为符合眼前利益的就是最高的“善”,否则就无善可言。在杜威看来,所谓“善”,就是日常生活中“经验的满足”。你有你的“经验”,我有我的“经验”,过去有过去的“经验”,现在有现在的“经验”,道德的标准是不固定的,为了符合个人“经验的满足”,任何行为都应该被认为是“道德”的。这种道德观完全是为反动没落阶级的一切侵略、压迫、屠sha抢劫、荒淫无耻行为作辩护的。

  总之,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一样,是十足的主观唯心主义,完全适应了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是极端反动的。


注:

[1] 公元1859—1952年。

[2]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200页。

[3]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175页。

[4]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176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39 工具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