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萎靡,上汽斯柯达还有机会吗?
2007年,捷克汽车品牌斯柯达乘着大众的东风来到了中国。斯柯达与上汽合资成立了上汽斯柯达,用着和上汽大众一样的发动机变速箱,价格却要低上好几万,一时间,获得了不少喜欢大众车却又预算紧张的消费者的青睐。从明锐上市算起,斯柯达来到中国已经13年,上汽斯柯达完成了第三百万辆汽车的下线,本该庆祝的日子,品牌危机却让上汽斯柯达高兴不起来。

根据第三方统计,上汽斯柯达今年上半年仅仅卖出了7.74万辆汽车,即便拿疫情作为借口,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去年销量将近28万辆的汽车品牌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剩下的六个月,就算上汽斯柯达一个月能卖出两万辆汽车,今年的年销量也要下跌将近30%。
感受到危机的上汽斯柯达已经有所行动。今年4月22日,上汽斯柯达通过线上发布会宣布官方降价,共涉及9款车型。其中降幅最高的是柯迪亚克,达到2.45万元,其他主力车型如速派、明锐、柯米克、柯珞克等降幅也都在万元以上。

但从实际销量情况来看,上汽斯柯达官方降价的疗效似乎并不好。根据车主之家的数据,2020年5月上汽斯柯达销量为1.2万辆,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15万辆。相比之下,今年5月份,上汽斯柯达比去年5月少卖了大约9500辆车,跌幅达到44%。
为什么降价之后销量不增反降?这还得从上汽斯柯达的“爸爸”上汽大众说起。去年年底,随着上汽大众帕萨特在中保研C-IASI一撞成名,消费者对上汽大众的信任降到了冰点,为了挽回销量,上汽大众被迫降价,帕萨特的起步价一度跌破15万,这样就蚕食了原本属于上汽斯柯达速派的生存空间。

除了上汽大众这个“爸爸”的“大义灭亲”,上汽斯柯达还要面对来自一汽大众旗下捷达品牌的挑战。捷达同样使用大众汽车的发动机,而且变速箱更换为更利于宣传的6AT,这让喜欢大众车质感又对双离合变速箱敬而远之的消费者有了新的选择,相比之下,上汽斯柯达就没了优势。

上汽斯柯达不仅有上汽大众和捷达这两个“外忧”,还有自身产品质量这个“内患”。内饰异味一直是上汽斯柯达雷打不动的投诉之一,从四、五年前至今,不管上汽斯柯达旗下换代的车型还是新出的车型,都免不了有关内饰异味的投诉。
在汽车投诉网站车质网,有关上汽斯柯达明锐内饰存在异味的投诉比比皆是,有些车主前往4S店更换了隔音棉也无济于事。2017年,央视新闻频道曾经报道过上汽斯柯达内饰异味的问题。央视找来了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中心进行检测,随机抽查的5辆斯柯达汽车中有一辆甲醛超标,而甲醛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



在内饰异味的问题之外,上汽斯柯达旗下的车型还存在诸多机械方面的问题,比如“变速器异响、顿挫、无法换挡,天窗漏水,发动机烧机油”等。可以说上汽斯柯达是“没有大众的命,却得了大众的病”,消费者对此显然不买账。
今年上半年,斯柯达在全球的销量下跌了31.3%,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斯柯达的销量必定受到更大的影响。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生产和消费都在恢复,中国市场无疑是斯柯达今年最应该抓住的救命稻草。机会已经摆在面前,就看上汽斯柯达中不中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