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别话(六十七):为什么我总有加不完的班?你还在加无意义的班吗?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总有加不完的班?别人虽然也加班,但比我提前离开。
不禁发问:你是否还在加无意义的班?
好比如学习一样,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工作也一样。有时候看似在加班,其实是在磨洋工。
目前我遇到的困惑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导致项目滞后。在和C哥的交谈中得知,他说院里领导对我的期待较高,但从目前我的表现情况来看,还没有达到领导的期望值。
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听来的,还是他个人的主观判断。
不过,这点我有自知之明。之前院里想把我招进来的原因除了我是男生外,还有一点引起了他们的重视,那就是我的写作能力。
在简历中的【个人特长】栏目中,我把【文字能力】放在了第二列,标明了自己有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写上了自己创作的类型和字数,尤其是写了十几万字小说的经历,后来被院里众人口口相传。

但是,我的这项能力目前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那么为啥效率低下呢?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几点我认为很重要。
第一点,工作流程陌生
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全都是新的事物,而我们面对陌生的东西往往是恐惧的,包括人和物。
面对不熟悉的人,一般都会表现得比较拘谨和有所收敛。面对不熟悉的工作流程,犯错和撞墙的事情时有发生。
遇到不懂的地方,首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是这样做不一定会把问题处理好,可能要走一些弯路。
如果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员工,那么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但是,又不能一有问题就去麻烦别人,毕竟别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时候问多了,对方虽然不会直接拒绝你,但是通过对其进行微表情分析便可知道他内心其实是抗拒的。
所以,很难在这个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候心里的小人就开始打架了,到底要不要去请教别人呢?
如果去问,问题便会很快得到解决,但是你可能要遭受来自他人的不耐烦甚至责备。
如果不问,可能自己要琢磨很久,将会耗费不少时间,最后问题也不一定得到解决。
有些对于我们很陌生或不可思议的东西,在老员工看来却习以为常。
就像在粉丝群有年轻的同志提出的那种在我们看来很基础的问题一样,我们经历过了就会觉得很简单,而他们才开始接触所以有疑问。
所以,关于这点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不熟悉工作流程,会遇到很多问题,碍于脸面不想麻烦别人,自己独自寻找方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最后导致效率低下,项目进度滞后。
初入职场,有很多不熟悉的东西,实属正常。以后需要厚着脸皮和其他同事多交流才行,不能因为不好意思说而不去问,最终拖累的还是自己。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个过程,有些东西不是马上就能学会领悟的。
就像现在院里新来的那位实习生遇到的问题一样,其实很多也是我曾遭遇过的,只要他过来请教我,我都很乐意为他解答。
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后,能够对年轻的同志耐心一点,多多引导他们,不要忘记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第二点,工作和娱乐的界线模糊
毋庸置疑,上班是枯燥的,一天下来需要面对电脑里面一堆文件的交互处理,时不时还得接受领导的指示或甲方的各种要求。
据我观察,无论是我们这群后浪,还是资深的老员工,都会在工作间隙掏出手机刷一刷,以缓解这种旷日持久的枯燥感。
于是便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与娱乐的界线逐渐变得模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学时代上课刷手机看杂志,工作后依然忍不住玩手机。
如果工作与娱乐不能进行严格的界定或把控,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的时候想着玩,休息的时候越发想玩。
长此以往,碎片化的娱乐消遣将会逐渐侵蚀我们正常的工作时间,我们会变得无心工作,从而导致效率低下,项目进度滞后。
现在的我就是这种状态,刚来这里的时候情况还比较好,奈何忍受不了工作的枯燥和独自加班的寂寞,只能从电子产品中寻求短暂的快乐。
完全杜绝电子产品可能不切实际,毕竟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通过它来联系处理。后面我需要做的应该是避免养成一无聊就刷手机的习惯,控制点开的频率,把重心转移到重要的工作上去。
第三点,工作方法有待改进提升
学生时代讲究学习方法,工作时候也得讲究工作方法。有效的方法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效益。
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取舍不当,正如我在个人求职简历中写的自我评价那样:死抠细枝末节,取舍不当。

比如在画某条村道的时候,有两条差不多重合的线,我非得把另外一条删掉才行。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放在整张图纸来看,那样的细节根本看不到,我本可以不用在上面浪费时间,但是偏偏就这么做了。
所以说,这也是导致我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好的方法需要向他人借鉴学习,只有通过不断摸索试错,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每个职场新人较为迫切的事情。
第四点,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目前我一天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上午9点上班,下午5.30下班,在食堂吃完晚饭后一般有两种选择。
如果项目不赶,加上天气较好的话,我会先去篮球场打1个小时左右野球,时间截止为19点左右,回宿舍洗完澡再去加班,时间截止为19点30左右。如果还码会字的话,就要20点多才从宿舍出发。
如果项目赶,吃完晚饭我会直接回宿舍先洗澡,一般接着开始码字1个小时,时间截止为19.30,甚至会推迟到20点多赶过去。
由此可见,其实我在时间安排的节点控制上并没有很大变化。不管项目赶不赶,我都会在20点左右过去加班。
所以就有老员工对我说的那样,他很好奇为啥晚上经常看见我在加班,但项目进度却很慢。
其实他看到的仅仅只是表象,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吃完饭就继续坐在办公室,而是选择了前面讲述的那种方式。
对我来说,吃完晚饭回宿舍再到加班的这段间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然我的这些文章怎么写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靠这个时间段堆出来的!
为了工作,我已经舍弃了很多的东西,唯独保留了写作这项爱好。如果我停止了写作,那么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和继续下去的动力。
前面的文章我也曾写到过,有时候即使不加班也想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因为回去也是和电子产品相伴,倒不如留下来继续一个人孤独。
每每想到这些在生活或工作中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感觉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种困境,格局也被眼前这些困惑所限制。
这个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跳出思维的局限,应该放眼整个国家、世界和未来看看,通过一对比瞬间就通透了。
大丈夫,岂能被这些琐事所困?!
2020.09.27 收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