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歷代地球生物滅絕事件】-12 奧爾森滅絕事件(270 Mya)

2020-02-12 15:44 作者:6500nya  | 我要投稿

以下資料來自Wikipedia詞條裡, 加上機器式+人工手動獅翻譯, 如以下內容有錯漏請文明指正謝謝!
資料出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lson%27s_Extinction
以下的Mya, 意思是百萬年前(Million Years Ago)


奧爾森滅絕事件/Olson's extinction event(270 Mya)

奧爾森滅絕事件是發生在2.73億年前的彼爾姆紀(二疊紀)瓜德魯普世早期的大規模滅絕, 年代早於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以埃弗里特·克萊爾·奧爾森/Everett Claire Olson的名字命名. 在彼爾姆紀早期和彼爾姆紀的中期/末期的動物區系之間存在中斷和突然的變化. 從那時起, 這一事件已經在許多群體中實現, 包括植物、海洋非脊椎動物和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脊椎動物


證據

該滅絕事件的第一個證據是由埃弗里特·克萊爾·奧爾森/Everett Claire Olson提出以盆蜥獸目(盤龍目)/Pelycosauria合拱綱(合弓綱)羊膜四足脊椎動物為主導的彼爾姆紀早期動物群與彼爾姆紀的中期和末期以獸拱目/Therapsida合拱綱羊膜四足脊椎動物為主的動物群之間的裂隙. 該事件最初被認為是化石記錄中的一個保存空白, 該事件最初被稱為奧爾森空缺/Olson's Gap. 研究人員很難解決關於整個滅絕的持續時間以及整個過程中各個物種滅絕的時間和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 出現了表明滅絕時間延長的理論, 分佈了幾百萬年, 或者在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前發生了多次滅絕脈衝. 奧爾森滅絕事件的影響擴大了後來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影響力, 最終滅絕僅殺死了當時生存在該時期約80%的地球生物物種, 而其他損失則發生在第一個滅絕事件的脈衝或脈沖之間的間隔.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期間, 研究人員收集了有關植物、海洋生物和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脊椎動物的生物多樣性的證據, 表明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前的滅絕脈衝對土地生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薩尼/Sahney本頓/Benton在陸地上的研究表明, 即使不考慮滅絕時期的稀疏化石組合, 該事件可以通過將事件括起來的時間階段來確認, 因為已經找到了滅絕事件前後的化石記錄保存完好的部分, 並將其稱為“奧爾森滅絕”. 奧爾森空缺/Olson's Gap學說問題最終在2012年得到解答, 當時邁克爾·本頓/Michael Benton確認彼爾姆紀中期的陸地化石記錄可以很好地體現在美國西南部和歐洲俄羅斯的化石所在地, 並且該間隙並不是一塊貧瘠岩石的人工產物記錄, 因為彼爾姆紀中期的地質和生物學記錄之間沒有關聯.

儘管奧爾森空缺/Olson's Gap時期已經結束, 但在空谷爾階-羅德階邊界的滅絕事件仍然存在. 有人認為, 觀測到的生物物種多樣性減少可能是由於最大樣本量的位置從古赤道地區向古溫帶地區轉移: 在大多數現代生物物種生態群體中, 赤道地區比其他地球擁有更高的物種多樣性. 然而, 對空谷爾階-羅德階時期的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脊椎動物的演化形成進行了徹底的審查, 發現有證據表明, 此時的動物區系更新不是採樣地點變化的結果. 與彼爾姆紀中期溫帶動物區系相比彼爾姆紀早期溫帶動物區系更類似於彼爾姆紀早期赤道動物區系. 還表明在整個彼爾姆紀, 在溫帶地區而不是赤道地區發現了最高的多樣性, 因此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可能不是由於溫帶緯度採樣的增加.


可能原因

奧爾森滅絕事件的原因尚無廣泛接受的理論. 最近的研究表明, 氣候變化可能是一個可能的原因: 堪薩斯州的彼爾姆紀觀測到了極端的環境, 這是由於炎熱的氣候和酸性水特別是與奧爾森滅絕事件相結合而造成的. 這種氣候變化是地球自然過程的結果還是其他事件的加劇是未知的.

滅絕模式

陸生

植物

彼爾姆紀中期~末期到三疊紀, 植物證據顯示出較大的周轉率. 從奧爾森滅絕事件三疊紀中期, 陸生植物較高滅絕率(> 60%)的持續時間約為23.4 百萬年. Myr是整個古生代植物中滅絕率的第三高峰, 屬數下降了25%. 無芽胞植物的滅絕特別嚴重; 但種子植物似乎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

彼爾姆紀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脊椎動物快速變化的時期. 尤其是從盆蜥獸目/Pelycosauria合拱綱羊膜四足脊椎動物和闊齒龍形目/Diadectomorpha爬行形類脊椎動物為主的動物到由合拱綱羊膜脊椎動物(恐頭獸亞目/Dinocephalia異齒獸亞目/Anomodontia戈爾貢臉獸亞目/Gorgonopsia犬齒獸亞目/Cynodontia)為主的動物, 其中有些是哺乳形類/Mammaliamorpha(范闊定義中的哺乳動物類)的直接祖先. 2008年, 薩尼/Sahney本頓/Benton證實這不僅是周替(一種動物群逐漸被另一種動物群替代), 而且是一次真正的滅絕事件, 其中四足形類/Tetrapodomorpha的生物多樣性在全球範圍內和生態區水平上均發生了顯著下降. 滅絕似乎發生了兩個階段: 路面蜥獸科/Edaphosauridae蛇齒獸科/Ophiacodontidae空谷爾階-羅德階邊界上滅絕, 而卡色獸科/Caseidae獸拱目/Therapsida則多樣化;後來在羅德階蛇齒獸科/Ophiacodontidae同時卡色獸科/Caseidae也滅絕了. 在古生代觀測到真爬行類/Eureptilia蜥臉綱羊膜四足脊椎動物在此奧爾森滅絕事件中達到滅絕速率最高峰, 甚至超過了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大滅絕. 蛙形綱/Batrachomorpha兩棲四足動物物種受到的打擊也特別嚴重.

2011年12月, 莫德斯托/Modesto等人描述了"最年輕"的盆蜥獸目/Pelycosauria合拱綱羊膜四足脊椎動物化石的遺骸. 從2.6億年前的南非開始, 第一個證據證明其中一種動物倖免於奧爾森滅絕事件. 這種動物稱為災難分類群, 是一種能夠在重大環境破壞中倖存下來的生物, 可能構成了新的適應性輻射的基礎.

水生

魚類

希拉里世瓜德魯普世邊界之間, 奧爾森滅絕事件發生的時候, 魚類的滅絕率顯著提高. 但是, 起源率也上升了, 因此物種豐富度似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下降. 利用關於軟骨魚類多樣性的數據, 庫特/Koot指出, 直到瓜德魯普世中期, 多樣性幾乎沒有實質性下降.


恢復

彼爾姆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影響之前, 動物區系沒有從奧爾森滅絕事件中完全恢復. 恢復時間的估計值各不相同, 有些作者指出恢復時間延長了, 到三疊紀持續了3000萬年.

奧爾森滅絕事件期間發生了幾項重要事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哺乳形類/Mammaliamorpha的起源, 該群包括歷代哺乳動物演化相關的祖先. 對最近發現的中國西大溝組(大山口地區)的羅德階地層的原始獸拱目/Therapsida動物物種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會提供有關該主題的更多信息.

薩克馬爾階(彼爾姆紀早期)的地球海陸分佈情況
該圖片資料來自於Wikipedia
圖片為彼爾姆紀早期倆種動物物種在BBC《與怪物同行》的復原形象
圖中的小型物種為西蒙螈屬聖胡安種/Seymouria sanjuanensis(一種爬行形類Reptiliomorpha脊椎動物物種)
而圖中的大型型物種為路面蜥獸(在中文圈經常被誤譯為"基龍")/Edaphosaurus credneri(一種植食性的盆蜥獸目合拱綱四足羊膜脊椎動物)
圖中為BBC《與怪物同行》復原出的彼爾姆紀早期的雙異齒獸/Dimetrodon teutonis(一種肉食性的盆蜥獸目合拱綱四足羊膜脊椎動物)正在爭奪地盤


【歷代地球生物滅絕事件】-12 奧爾森滅絕事件(270 My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