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和人参媲美的三七,凭什么被称作“金不换”?
北有人参,南有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使用历史约600年,栽培历史约500年,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三七凭什么被称作“金不换”吧!
“血管清道夫”
三七有着:“血管清道夫”、“金不换”、“南国神草”等美誉,北有人参,南有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使用历史约600年,栽培历史约500年。

弥足珍贵的三七被称作“金不换”,“千金、黄金都不换”,从其历史记载、作用价值便足以担得起“金不换”这个称呼了!
三七历史记载

《仙传外科秘方集》(杨清叟 1378年)是最早有看到使用三七的,距今已有600多年了,但民间使用三七的历史早超过这个时间了。在《跌损妙方》(1523年)中,记载的方子有133条,其中有关“参三七”的就有40条。最为出名的以《本草纲目》(李时珍 1578年)中,认为三七“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1765)中就称到“三七,价与黄金等”,还将三七与人参并列,称:“和人参颇为相似,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道相似,功效等同,所以人们称人参、三七为药中最珍贵者”。
三七在古代的用途
云南彝族医药手抄本中有记载到:“刀伤而血流不止,三七煎服或研粉撒伤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止血,散血,定痛……”
明代李时珍,将三七正式确认为一种“金疮药”;清代名医张锡纯擅长用三七治疗内、外、妇科等各种疾病。
……

三七多种有效成分被证实
三七全株都是宝,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入食。
三七植物中主要可分为皂苷类和非皂苷类两个大类,含有皂苷类、多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类等多种成分。其中三七花中含有人参皂苷、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有效成分是以“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为主”,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增强人体体质、降血脂、血压、养生抗衰等。

注: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指正,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造成不便,倍感抱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