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识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杜牧《秋夕》诗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故事里,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七夕,现实里,两颗星辰迢迢皎皎遥遥相望。
第三十一回回前有批:

撕扇子是以不知情之物,供娇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故颦儿谓情情。
按:
平地起波澜、节外又生枝,制造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是红楼梦作者惯用的写作技巧之一,化用画法为笔法,撰字句、拟情节,似丹青滃染,则给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感受。由【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可知,宝钗宝玉成姻是作者既定的计划,但第五回判词、梦曲中并未表露黛玉之结局,因此,八十回后林黛玉的命运、归宿以及木石前盟之结局,暂成一桩悬案。

第三十一回回后亦有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按:
由【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可知,作者后面会安排贾宝玉与卫若兰相识,让贾宝玉把这个大号的金麒麟赠送给卫若兰,作为贾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补充,完成他对若兰湘云人成一对、大小麒麟物作一双的祝福。
可惜这样的情节现在看不到了,因为第二十六回有批【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尽管如此,结合上下文,可知卫若兰便是与史湘云定亲之公子。
第十四回正文,卫若兰与韩奇、冯紫英、陈也俊等王孙公子,参加秦可卿葬礼时第一次出场;第三十一回标题、批语,透露卫若兰与史湘云是一对儿;第三十二回正文,袭人恭贺史湘云“大喜”,再次透露出卫若兰与史湘云已经订婚。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不全,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故事未完还有后续,虽然没有人物、故事的结局,但可依据可能性和合理性适度展开推测。依据上述回前、回后批语透露出的作者对人物故事走向的安排,再来理解【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才有可能切合作者的本意。
1,因麒麟
围绕金麒麟,可形成贾宝玉与史湘云,卫若兰与史湘云两段关系,甚至形成金玉姻缘、木石前盟、麒麟侠侣的三足鼎立,按照作者偶尔出其不意的顽皮,不排除金玉姻缘所指的是薛宝钗与甄宝玉,木石指黛玉宝玉,麒麟代湘云若兰。
2,伏白首
伏笔下暮年的、老去的。
3,双星
按贾宝玉与史湘云之兄妹关系,表示参商二星,几十年后二人都老了,天各一方;按卫若兰与史湘云之夫妻关系,表示牛郎织女二星,要么生离长期分居,要么死别阴阳两隔。
史湘云已经定亲,前八十回并未透露出她的监护人史鼎、史鼐两家走向衰落,因此她与卫若兰结婚成家的概率很大。倘若日后若兰早逝,以她孤儿的出身,卫家的门第,在夫家守寡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小说开篇第一回提及《情僧录》,贾宝玉在后四十回出家为僧似乎已成定局,参考甄士隐、柳湘莲的一去不返,贾宝玉再醮史湘云的概率已然微乎其微。
按照程高本后四十回剧情,贾宝玉与薛宝钗完婚,林黛玉在绝望中病死。贾宝玉发科、中举、留子,年十九岁出家为僧,结局未表。薛宝钗孤儿寡母的过活,犹如李纨贾兰。史湘云与卫若兰完婚,而后卫若兰夭折,史湘云守寡,却只写了极少的笔墨。
鉴于此,【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句,好似后四十回剧本的提纲,巧妙的兼容了宝玉与湘云年老后参商永离、若兰与湘云年轻时阴阳两隔,偏不巧应了“食尽鸟投林”、“树倒猢狲散”两句谶语。昔日里热闹非凡的大观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取而代之的是物是人非,无边落寞,然而曾经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花柳繁华温柔富贵”,却永远留在了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里,荡气回肠在海棠社、菊花诗、荷叶秋笛竹影红梅的诗情画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