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务去陈言和文从字顺的互补关系的理解
“务去陈言”出自韩愈的《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jiá〕戛乎其难哉!"
这里的"惟陈言之务去"是指反对陈词滥调。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回复李诩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指李翊的骈文写得很好了但没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骈文这种文体在形式上有很多限制和讲究,其过分重视形式美的要求则渐渐使文章内容变成“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行”的陈词滥调,由此可见韩愈“务去陈言”的实质是反对骈文,要求文章的内容要有独创性,是针对内容提出的要求。“文从字顺”出自韩愈的《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指文章通顺、表意清楚。该理论则侧重于对文章创作的形式要求
这二者的为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即在文章创作的内容上要“务去陈言”,反对套话、空话、公式化、概念化,形式上要“文从字顺”,提倡语言表达形式的艺术性。 虽然“务去陈言”的实质是反对骈文,但韩愈并不拒绝用骈语,如“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将骈语写入散文,使文章句式整齐,具有增加文章美感的作用。内容上的“务去陈言”使文章不至于走向畸形的形式主义,“文从字顺”则保留了文章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美感,二者互补,在内容和形式上互相迁就,互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