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九广铁路跨越维港!为何大家都好兴奋?

拥有百年历史的香港东铁线,今日开启新纪元。东铁线过海段于2022年5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今后往来新界、九龙与港岛的市民,和来往内地的港人及通过罗湖/福田等口岸进港的内地访客,将可体验一程过海的欢畅与便利。
线路小档案

线路长度:约46km
车站数量:16座
起讫站点:罗湖/落马洲-金钟
列车编组:9节
百年东铁 全新起点

东铁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10月1日。那一天,九广铁路英段正式开通运营,成为香港地区首条建成通车的重型铁路。彼时的九广铁路英段,作为跨境铁路与市郊铁路服务港民出行与往来内地。1982年5月6日,随着第一期电气化改造完工通车,九广铁路英段迈入电气化时代。1996年,九广铁路英段更名为九广东铁。2007年12月2日,九广铁路网络与地铁网络合并。九广东铁改称东铁线,自此迈入“港铁新时代”。

历史悠久的东铁线,随着沿线新市镇的发展与线路功能的转变,其车站的设置也有所变化。1973年,九广铁路英段复线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原九龙车站(即尖沙咀车站)也由尖沙咀海边迁址红磡。新九龙车站(即红磡站)于1975年11月30日正式启用;而尖沙咀车站,则于1978年6月7日拆除,只在维港一角保留钟楼,继续见证香港的发展与繁荣。

此番东铁线过海段通车,红磡站又有了哪些新变化?新建的会展站又有哪些亮眼的设计?变身超级换乘站的金钟站又有哪些惊喜?一起来看看吧。
一程过海 站站精彩
全新时代,全新启幕——红磡站

红磡站,东铁线过海段开通前的终点站,一直是联系新界东北与跨境服务的铁路中枢站。自去年屯马线通车后,红磡站服务本港市民通勤出行与城际铁路枢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如今,随着东铁线过海段的开通运营,这座陪伴香港人成长的车站也成长为连贯香港东西南北的铁路枢纽。一个全新的时代从今天起正式启幕。


东铁线过海段开通后,其红磡站的站台将迁至屯马线站台的下层。这样的改变,让原本需要经车站大堂换乘的奔波,变成了上下扶梯的欢愉。乘客只需搭乘扶梯往来上下两层站台,便能轻松便捷地换乘屯马线与东铁线。


同时,港铁也大力升级了东铁线红磡站的候车体验。东铁线站台搬至屯马线站台下层后,新站台加装了空调与屏蔽门系统。夏天,乘客候车时,再也不必忍受翻滚的热浪了。相比原先的东铁线站台,新站台显得更加宽敞,还有冷气加持,候车环境更加舒适。

红磡站的车站艺术品也同样有趣。除了屯马线开通时,艺术家林岚为红磡站量身打造的车站艺术品《失而复得》外,乘客还能在东铁线新站台欣赏到不同年代的行李石雕与经典的尼龙袋图案。这些不同的行李石雕,仿佛也是红磡站建站以来乘客络绎不绝的证明,也印证着红磡站陪伴港人成长的每一时每一刻。

至于东铁线红磡站的原站台,虽然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入港人的记忆,但或许它并不会消失,而是换了一种意义继续存在。有传闻指出,东铁线红磡站原站台将会作为东铁线的存车线。原站台换一种身份继续为东铁线服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归宿。
商贸核心,最近海湾——会展站

会展站,是东铁线过海段的一座中间站。与其他车站由现有车站改造而来不同,会展站是一座完全新建的车站。车站位处香港商贸中心,毗邻香港会展中心。铁路服务随东铁线过海段的开通运营而深入湾仔北商业区。


会展站的结构较为特殊,车站为地下三层站,地下一层为车站大堂,地下二层、三层分别为往金钟方向与往罗湖/落马洲方向的站台层,站台布局均为侧式站台。通通曾在屯马线开通的推文中向大家介绍过屯马线土瓜湾站也有类似的站台布置,但会展站如此布置的原因与土瓜湾站有着本质的不同。土瓜湾站如此布局是为了让屯马线列车通过“扭麻花”的方式,实现列车行驶方向的顺利切换;而会展站如此布局,则是因为根据最新的线网规划,将军澳线将会在会展站与东铁线换乘,届时会展站的侧式站台将改为岛式站台,将军澳线与东铁线将在两层站台层实现快捷便利的同台换乘。


除了同台换乘的超前考虑,会展站现在的便利程度也值得赞叹。地面出入口便捷通达商贸区,同时连接重建后的湾仔码头公共运输交汇处,让乘客可以方便快速换乘地面交通工具前往港岛各处。此外,车站出入口还设有扶梯连通湾仔人行天桥网络。通过人行天桥网络,乘客可便捷通达区内各处。



此外,会展站还是港铁众多的车站中距离海港最近的车站。香港本地艺术家梁志和先生记录的近1200张会展站前海港的照片,组成了会展站的艺术品《水记忆》,呈现会展站独特的海港文化。

除了艺术品《水记忆》,会展站还有一个特别的展出品。2018年,施工过程中的会展站,在工地内先后发现三枚二战时期的美军空投炸弹,港铁经与相关部门商讨决定,将在会展站内展出其中一枚炸弹的弹壳。乘客可以通过这枚炸弹,更加深入的了解湾仔的历史。这也是继屯马线宋皇台站展出了一口古井之后,港铁站内另一个特别的展品。
四线换乘,四通八达——超级金钟站

金钟站是东铁线的新终点站。东铁线过海段的通车,让金钟站成为一个超级换乘站。四条港铁线路在金钟站交汇,成就了港铁网络中唯一的四线换乘枢纽站。金钟站,汇聚了港岛线与南港岛线,以及荃湾线和新开通的东铁线过海段这两条过海线路。乘客在金钟站无需出闸,便可轻松换乘,方便快捷,四通八达。

为了配合东铁线过海段的开通,金钟站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扩建工程。扩建后的金钟站一共有六个楼层,东铁线位于地下五层。除了与不同线路的站台间均设有换乘扶梯外,东铁线站台还连通了换乘大堂。通过换乘大堂的长扶梯,可直达地下一层的车站大堂。有意思的是,金钟站的扩建部分采用了中庭设计,还设置有一面超大型的采光天窗,将户外的自然光引入地下车站,令地下的车站空间更显开阔与明亮。


而在大型采光天窗之下,直下换乘大堂的扶梯上方,悬挂了一组由美国艺术家Talley Fisher创作的车站艺术品《引领前行》,其概念源自港铁线路图,悬浮雕塑象征着汇聚于金钟站的四条线路,与金钟站相得益彰。

如果你还在为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后,该选择荃湾线还是东铁线过海而烦恼,通通劝你大可不必,因为港铁已经帮你想好了。“过海易”将会非常贴心地来帮你做出选择。
“过海易”资讯系统是东铁线全新增设的智慧科技设施,设置在金钟站大堂以及换乘站台。它将会以“模拟影像实时显示”的方式,将金钟站荃湾线往荃湾方向,及东铁线往罗湖或落马洲方向的站台候车人流情况实时显示在资讯显示屏上,同时还会显示荃湾线和东铁线最近两班列车的班次情况,以方便需要过海的乘客能一目了然获取信息。乘客能够选择搭乘省时又人少的线路过海,真正实现过海So Easy。

“下一站会展”
“下一站金钟,乘客可以换乘港岛线、荃湾线或南港岛线……”
东铁线过海段的报站音依然是原来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一起来听听吧。
总结与展望

东铁线过海段的通车,使东铁线成为继荃湾线、将军澳线与东涌线之后的第四条过海线路。东铁线更通过全线四个换乘站,与现有五条线路相连接。九龙新界的乘客,从此无需换乘便可直达湾仔北及金钟一带的商贸、会展与金融中心。一朝过维港,短短数公里路,却将香港的铁路网络进一步紧紧串联。

东铁线服务香港逾百年,将新市镇与城市紧密地连接。百年东铁线,陪伴港人共同成长,如今跨过维港的历史蜕变,东铁线的服务将深入港岛核心,与城市的脉搏相连。
本期作者
大西瓜
Alex | 配图
Alex | 视频
果粒橙 | 编辑
通行线Toursline
大交通文化推广和传播品牌
授权/合作事宜欢迎联系contact@tourslin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