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你该好好学习历史了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论调,说“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现代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
我本来对这种观点不屑一顾,但流毒太广,我只好专门写一篇文章来澄清一下,跟那些网络历史学家和满遗清粉们洗洗脑子。
在说这件事之前,先讲一个笑话。
有个人吃了一个包子,没吃饱,又吃了第二个包子,还没有吃饱,又吃了第三个包子,这才吃饱。
这个人一拍脑袋,说道:“早知道直接吃第三个包子了,吃前两个包子没用!”
持“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现代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这种观点的人,就跟这个吃三个包子的二傻子一样。
我们看问题,要联系的看,而不是孤立的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丘吉尔说:一切当代史都是近代史。
那么近代史呢?当然都是源于古代史。
中国历史有数千年,中国的领土发展自然也是有数千年的发展史。
其中每个统一的中原王朝或边疆政权都为现代中国领土做出了贡献,只不过有的开疆拓土贡献大些,有的闭关守土贡献小些,有的割地赔款反倒是有罪。
夏商周太古老,我们暂且不提。
其实我们看秦朝版图,和现代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重合,可以说秦朝为我们中国建立了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生存空间,后来的历代王朝都是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这些人说“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现代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无非就是因为清朝离现代中国时间比较近罢了,清朝于1912年灭亡,距离现代不过百余年。
我们来捋一捋清朝的疆域发展史。
1616年,努尔哈赤造反,在东北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此时的疆域仅限于辽东一隅。
1636年,黄台吉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当时其领土仅止于中国东北及漠南地区。
1644年,清兵入关,当时关内分为大顺、大西和南明三部分。
1661年,清兵进兵云南,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统一南方。
1683年,攻取台湾,消灭南明最后一支势力明郑政权。
但是,这仅仅是汉人居住的中原地区,即汉地十八省和关外,而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远没有归顺。也就是说清朝此时并未统一全国,仅占据了现在中国领土的一半。
准噶尔汗国和新疆
清朝从康熙开始,一直到乾隆时期,祖孙三代才消灭了劲敌准噶尔汗国,一统天下。
17世纪中期,准噶尔汗国在西北崛起,占领了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首领噶尔丹领兵东征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军民纷纷溃逃举族南迁,逃入清朝边界。
1690年六月,噶尔丹进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逼近京师,清朝朝野震惊。七月,康熙帝御驾亲征,八月一日,清兵与准噶尔军在乌兰布通大战,大败噶尔丹。
1695年五月,噶尔丹卷土重来。1696年初,清兵三路北上,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噶尔丹仅率数骑逃走,后因势穷服毒自尽。
康熙帝击败噶尔丹,完全控制了外蒙古,沉重打击准噶尔汗国。
但准格尔汗国依然控制着新疆,而西藏、青海依然没有进入清朝的版图,这些领土加起来相当于现在中国版图的三分之一。注意,这已经是康熙、雍正年间了,甚至直到乾隆前期,准噶尔汗国依然存在。
所谓的康乾盛世,至少在一半的时间内,连全国都没有统一
1755年,清军出征准噶尔,进占伊犁,准噶尔汗国灭亡。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小和卓又在新疆叛乱。
1759年,清军抵达喀什噶尔,平定了大和卓波罗尼都和小和卓霍集占兄弟的叛乱,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朝完全控制今日的整个新疆,设置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辖。
但大和卓之子萨木萨克逃居浩罕汗国,后来萨木萨克及其子张格尔又数度进入新疆挑起叛乱。
张格尔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先后三次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利用南疆各族人民对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残暴压迫的不满情绪,煽动当地人民叛乱。南疆人响应,数以万计。张格尔先后攻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四城,南疆陷入动乱之中。
1828年,清军平定叛乱,处决张格尔。
西藏和青海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康熙帝发兵入藏,但被准噶尔打败,全军覆没。
1720年,清军再次出兵,将准噶尔势力逐出西藏。清朝从此在西藏驻军。
1724年,雍正将藏区拆分为青海、西藏两个部分,即为藏区分治。青海的藏人地区由朝廷派驻的西宁办事大臣管理;康区部分地区分别划归云南、四川管辖;卫藏则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古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一起管理。
1727年,清廷设立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政治,西藏青海才并入清朝版图。
至此,清朝大体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乾隆期间清朝疆域达1300万余平方公里,东方的朝鲜与琉球国也早就成为藩属国之一。
清朝中期,朝鲜学者洪大容在出使清朝时,在《湛轩燕记》中写道:“清主中国,尽有明朝旧地,西北至甘肃,西南至缅甸,东有瓦喇。船厂又其发迹之地。而在明朝一统之外,则幅员之广甲于历朝。藩夷之服贡者,琉球间岁一至,安南六岁再至,暹罗三岁,苏禄五岁,南掌十岁一至。西洋、缅甸贡献无常期。蒙古三十八部不服者二,其三十六部选士入学,选兵入卫,通关市、婚姻,商胡贸迁无限域,驰马交于关东,则与一统无甚异也。”
孙中山在《民权主义第四讲》中亦指出:“中国本部形式上向来本分作十八省,另外加入东三省及新疆,一共是二十二省;此外还有热河、绥远、青海许多特别区域,及蒙古、西藏各属地。这些地方,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之中,都是统属于清朝政府之下。……中国最强盛的时代,领土是很大的。北至黑龙江以北,南至喜马拉雅以南,东至东海以东,西至葱岭以西,都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清朝仅仅维持了不到一百年大一统局面,就开始分崩离析和割地赔款。
首先是两次鸦片战争,清朝割让了香港岛,这是清朝第一次割地赔款。列强纷至沓来,割裂中国领土,破坏主权之完整,中国开始陷入割地赔款的巨大屈辱之中。
与此同时,清朝还被迫同意英国等列强享有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独立,损害了清朝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又割让九龙予英国并纳入英属香港(正式称为“九龙司”南部,即界限街以南)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英国从印度不断侵入西藏,西藏地方政府也离心离德,与英国人勾结,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西藏成为英国人的势力范围。
1888年2月,2000名英军从印度出发,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隆吐山、纳汤(今那塘)等地先后落入英军之手。
1890年3月17日,中国代表、驻藏帮办大臣升泰与英国代表、印度总督兰士丹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签署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1893年12月,双方又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从此,英国的侵略势力开始伸进中国的西藏地区 ,并准备进一步侵略西藏。
1903年12月,英军2000余人侵入西藏。
1904年3月,英军占领江孜。8月,英军占领拉萨。9月,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与英签订《拉萨条约》,使西藏实际上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1906年4月,中英重新签约,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其变西藏为其殖民地的阴谋未能得逞。但英国依然在西藏获得众多权益,西藏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而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沙俄。
与此同时,沙俄以调停有功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取走外东北领地。
1864年帝俄强迫清廷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外西北。
同治三年(1864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阿尔泰诺尔乌粱海等地;
同治八年(1869年)至九年(1870年),沙俄再与清政府签订《乌里雅苏台界约》、《科布多界约》和《塔尔巴哈台界约》,割占了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的部分地区;
光绪七年(1881年)沙俄又与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条约》的中俄《科塔界条约》,割去了阿尔泰乌梁海的西部地区。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初)分科布多所属的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置阿尔泰办事大臣以统之,驻承化寺,与科布多分治。
外蒙古也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
1911年,沙俄还通过《满洲里界约》,致使中国丧失数百平方公里土地。
直接上图吧。


清朝的藩属国尽失
1872年日本吞并清朝藩国琉球,中日交恶。
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最终法国胜利,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
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
1894年发生甲午战争, 日军攻入东北,清政府被迫签《马关条约》。清朝割让辽东(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和租界。

一个个藩属国被外国占领,藩篱尽除,列强开始侵门踏户。
日本侵华的多米诺骨牌
1904年,日俄两国更因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
东北是清朝起家的“龙兴之地”,清朝无力阻止两国在中国领土上打仗,竟然宣布“中立”,实在是丧权辱国到了极点。
结果日本战胜俄国,日俄两国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俄国把攫取中国的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以及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1905年,日本与中国签订《东三省事宜正约》,从东北三省获得16个通商口岸,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

民国后,日本扶持张作霖,作为回报,张作霖更是积极出卖东北权益,日本在东北取得更特权更大,把整个东北渗透的千疮百孔。
九一八之所以在东北爆发,其根源就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结果导致日本占领朝鲜,进而在日俄战争中又得寸进尺,在东北南部的大连旅顺建立了侵华的桥头堡,即关东州。
这一切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及九一八事变、热河事变、七七事变,让中国陷入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
究其根源,就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让日本在东北有了立足点,成为侵华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清朝的藩属国尽失,一个个的被外国占领,藩篱尽除,开始侵门踏户。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6年,外国鉴于清朝已无力自卫,纷纷划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以维护为各自利益。
1898年3月6日,清廷与德国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年。 6个月后,德国将胶澳租地内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1900年,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报复,北京被联军占领。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廷赔偿4亿两,列强派兵驻守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而该地距离中国统治中心紫禁城仅仅数里远。
英国在东交民巷占建的兵营最大,位置最险要。它的北墙斜对面就是紫禁城,其界墙上的炮台和枪眼正对着天安门和太庙。清政府对此敢怒不敢言,直至1924年孙中山北上,提出严厉抗议,英人才把大炮取消。

除了割占中国领土和在中国划分势力之外,列强在中国各个大城市、沿海沿江港口等地建立租界,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化。
租界,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欧美列强在东亚国家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国人侵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权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或由侨民组织的工部局之类的市政机构来行使这些权力,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不受本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国中之国”。
清末中国沿海和沿江的16个商埠的外国租界总共43处,分别英、美、法、日、德、意、沙俄、比利时和奥匈等西方列强,其中有5处为公共租界,38处为专管租界,其中英国的最多,为11处,天津市外国租界最多的城市,总共8个国家有租界,上海的租界影响力最大。
这些租界就如同一条条贪婪的蛀虫一般,把中华大地撕咬出一个个的黑洞……
此时的清朝,基本上已经被列强瓜分的所剩无几了。

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沉痛的写道: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清朝前期武力强大,开疆拓土;
清朝后期武力孱弱,割地赔款。
到了清朝末年,清朝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几乎把家底都败光了。
不知道那些人还有什么脸说“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现代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呢?
就因为你曾经拥有过?

溥仪曾拥有过故宫,但故宫现在是他的吗?
后来他去故宫参观都要买门票!
难道一个老板破产了,还对人说,那栋大楼曾经是我的,现在已然是我的,虽然它现在卖给别人了。
可笑吗?
领土,归根到底,要靠国力的强大,军队的英勇善战才行。
没有国力的强大和军队的英勇善战,一切都是空谈。
你武力强大的时候,广占领土;但你国力衰落,割地赔款,这些领土已经不是你的了。
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割地赔款,留下了无数个国耻日,这叫对中国版图贡献最大?
1912年,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满清终于可耻的灭亡了,但它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军阀混战、列强肆虐的积贫积弱的中国。
清朝灭亡之前,各地就已经出现了军阀割据的趋势;清朝灭亡之后,这些军阀也更是堂而皇之的割据一方,混战不止。
而这些军阀和列强互相勾结,出卖中国的利益和主权,以换取列强的支持,更加剧了中国的战乱……
继清朝的中华民国,从建立到灭亡,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和外敌入侵的内忧外患之中。
有两张图可以说明
北洋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国力孱弱,军阀割据,招致外敌入侵,外蒙古在苏俄的扶持下独立;而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国人的教唆下也驱逐了清朝驻藏大臣,和英国人勾结在一起;新疆,更是各族混战……
中国的边疆几乎失控,中央政府仅有名义上的管辖权。
中原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这一切都是清朝国力衰落导致的恶果的延续。
清朝对中国的领土有贡献吗?
当然有。
但它是贡献最大的吗?
当然不是。
不仅不是,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纠纷。
90年代中期的中国地图,香港两字的旁边有一括号,内注明英占两字、澳门注明葡占两字。
中国和英国、葡萄牙的谈判,最终收回了香港、澳门。

中国和俄罗斯谈判,却只收回了半个黑瞎子岛。

中国和越南之间,因为清朝与法国签订条约,中国只能将白龙尾岛给了越南,在北部湾划界很是吃亏。


如此等等。
这一切都是割地赔款的满清给后世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
这叫奠定基础,这叫历史遗留问题!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现代中国的版图是谁奠定的?
答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消灭了盘踞在中国大地上几十年的割据一方的新老军阀,如西北马家军、阎锡山等,打击了边疆地区的分裂势力,挺进新疆,进军西藏,最终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清朝割地赔款丧师失地的悲惨历史。
没有强大的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统一。
任何所谓的自古以来,任何所谓的法理,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的保证,都是脆弱的,都是一纸空文而已。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命令解放军入城时必须经过东交民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
街道两旁围观的北京市民见到这一幕,先是震惊,继而发出震天的掌声和欢呼,更有老者甚至激动地老泪横流。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收回东交民巷,外国驻军撤离。
帝国主义残留在中国的特权被中国共产党彻底肃清,东交民巷在历尽半个世纪的沧桑后,终于改变了屈辱的命运,重又和故土融为一体。
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军和苏联因黑龙江珍宝岛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解放边防部队沉重打击了侵犯领土的苏联匪帮,捍卫了祖国的领土。1991年俄国承认该岛归属中国。
八十年代,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按照1842年《南京条约》,清国永久割让香港岛连同邻近鸭脷洲与英国。香港岛是割让给英国的,也就是说从法理上来说,香港岛是英国领土。
1860年,英国提出在《北京条约》中增加三条,其中一条就是“广东九龙司地方并归英属香港界内”;该条约第六款规定:“……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按此,英国强占新安县九龙司部分领土,即现在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土地(包括昂船洲在内)。
也就是说从法理上,九龙司部分领土也是英国领土。
但新界不是。
新界只是租界,期限是99年。
1898年4月2日,强租新界谈判正式开始。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正式签字,条约规定:英国将沙头角海到深圳湾之间最短距离直线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及附近235个岛屿和大鹏湾、深圳湾水域强行租借99年。
所以说,如果真的按照法理,中国只能收回新界,而不能收回香港岛和九龙司部分领土。
但八十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邓小平表示,那些不平等条约都是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1997年要收回整个香港。
日落西山的大英帝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本想携带马岛战争胜利之威来要挟中国,但被中国的气势吓尿,只好同意。
可见,在武力面前,什么法理?都是狗屁!
投鞭江南,踏浪八闽,横槊五岭,弯弓贺兰,饮马金沙,雪域长歌,天山纵马,激战朝鲜,豪歌港澳……
一统天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何其壮哉!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而不是败光了家业丧权辱国的八旗满清。
奉劝那些持“现代中国的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清朝对现代中国的领土贡献最大”这种观点的人,多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