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16:MW的所有武器原型之⑧:肩射武器篇
惯例提醒,以下都是个人观点,可以和谐地讨论,有错可以评论区纠正,但是不许硬杠!
注:本期的武器是我不太擅长的领域,赤霜还在学习的路上,如果有些东西讲错了还请及时纠正!

1.RPG-7

原型:RPG-7 / РПГ-7
口径:40mm(发射筒直径)
类型:火箭增程式无后坐力炮
R!P!G!!!
RPG-7是前苏联在RPG-2的基础上研发来的改良型无后坐力炮,1961年起开始服役,至今都没有退役,并活跃于各大洲的冲突之中,尤其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冲突或代理人战争中。因它的造价低廉、结实耐操,而且能使用多种弹头以应对各种目标,它在许多国家都有装备,包括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也有仿制型号:69式40毫米火箭筒(四零火原名就是如此,但是类型上不算火箭筒。)
RPG-7可以说是肩射武器中的AK了,知名度极高、优秀的性能、恐怖的杀伤性,让它至今闻名于世,我们经常都喊RPG-7叫RPG火箭筒。然而实际上RPG-7并不是我们理解上的火箭筒,而是无后坐力炮,更严谨的说应该是火箭增程式无后坐力炮,这是因为RPG-7的弹体本质上还是发射筒中的火药爆炸推动弹体,但是RPG-7所使用的的弹体本身又有火箭发动机,所以在弹体被推出安全距离后,会点燃火箭发动机辅助推进弹体,但是实际上火箭发动机并没有起到发射作用,而是起到增程和稳定作用,所以本质上RPG-7还是无后坐力炮,只不过是个有火箭发动机辅助的无后坐力炮。然而RPG的本意是Rocket-propelled grenade,意思是火箭推进榴弹,这个grenade的意思我推敲不太明白,我不理解.jpg
直到现在,RPG-7都是装备数量最多的肩射武器。
游戏中,RPG-7的装填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发射装药筒,而是把弹头直接装了上去,这个致命bug到COD17都没修正,弹头一直都是原力飞出去的(动视,掌握前沿科技bushi)。







2.JOKR

原型:Raytheon&Lockheed-Martin FGM-148 Javelin
口径:127mm(导弹直径)、142mm(发射管直径)
类型: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
标枪导弹这几年来名气颇盛,能在各大游戏当中见到标枪导弹的身影,那个标志性的“滴、滴、滴、滴滴滴滴!”的目标锁定提示音是标枪导弹的经典声音,在COD16里面也不例外。
标枪导弹是由德州仪器和马丁·马瑞塔公司,即现在的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反坦克导弹。
标枪导弹最有特点的地方之一在于它的攻击方式,它有两种攻击方式,分别是攻顶式和直射式两种,最有特点的就是在于它的攻顶式攻击方式:锁定目标后,会先将弹体“弹”出发射筒离发射者一段安全距离(其实是第一级火箭燃烧后推出,看着非常像弹出去的,这种发射方式能有效减小射手位置的暴露),之后会先向天上飞,飞高最高150米,之后会加速下落推进,砸中目标,引爆战斗部造成毁伤。现代坦克的装甲位置一般以正面和侧面为主,很少有会在顶部做厚装甲(一般20mm左右),所以攻顶式的导弹对于坦克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掀起你的头盖骨.jpg),不过有APS和干扰装置说不定能挡下来。而另外一种直射式攻击方式则可以像常规单兵导弹一样直接指哪儿打哪儿,还可以打武装直升机和各种建筑(当然攻顶式也能打建筑)。
标枪导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射完不管,自动修正弹道去打击目标。而且射完了不仅可以不管弹头怎么飞,连射完之后的筒子也可以不管,射过的筒子拆下来丢掉,从副射手那儿摸一个新的筒子装上观瞄系统后又能射第二发了,渣男筒.jpg(前提是发射小组没被发现)。标枪导弹这套系统里最贵的其实是那套M98A1 CLU控制发射装置和红外成像寻标器(即一整套观瞄设备),射完了发射筒值几个钱啊?敢把观瞄系统丢了的那才是勇士(然而这俩都挺贵的)。
说说M98A1 CLU控射装置,它是由BA-5590/U不可充电式电池供电(训练时用的是可充电的BB-390A电池),能提供半小时到4小时的使用电量(视任务情况而定)。CLU可以在全天候运作,白昼时可使用4倍光学镜头寻找目标;在夜间或恶劣环境时,由热成像仪搜索,如此射手可以自行搜寻目标,布署也就更有弹性。而且它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日视模式、热像模式1和2。我把维基百科上对于这三种模式的介绍截图放在这里了。

而且,标枪导弹不仅可以单兵携带,还能装在车载设备上使用,让它拥有更好的发射搭载平台。标枪导弹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了,而且携带起来也不是很方便,整套系统下来就接近23kg,单单一个筒子就接近16kg,这重量虽然相较于TOW是轻了不少,但是对于单兵来说负重还是有点大的,而且这套系统里的两个分件都不便宜,根据2019年的报价,单单就一个发射筒(含弹头)就174000美元了;而可重复使用的观瞄系统我是没找到最新的官方报价,2006年的报价在现在也没有参考价值,故不在此放出。





3.Strela-P

原型:SAAB Carl-Gustaf M4
口径:84x246mm R(炮弹)
类型:多用途无后坐力炮
卡尔古斯塔夫M4无后坐力炮是最早由雨果·艾布拉姆森和哈拉尔·将训在KAFT(即瑞典皇家武器管理局)研发设计、之后瑞典的萨博博福斯公司接手改进并于2016年全面推出的该系列最新型的多用途无后坐力炮,这款武器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其第一款原型于1946年造出,至今已有76年的历史,通过M2、M3、M3A1-MAAWS的发展,现在的最新型就是M4。
卡尔古斯塔夫M4重6.7千克,较M3轻3千克,且仅为目前仍在多国列装M2版本的一半重量。采用了新型钛合金制造的无后坐力炮管是减重的重要原因(比M3钢质炮管轻1.1千克),另外炮管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减重0.8千克),通过重新设计文丘里管使火箭炮减重0.9 千克,此外也减小了它的尺寸,使得M4总长减到了1米以内。(然后这就是你们平时在游戏里喜欢把它当狙在房间里狙hong人的理由?)
最新的卡尔古斯塔夫M4在M3基础上作了以下几项改进:采用外包覆碳纤维的钛合金炮管,大幅度减轻重量,另外由于钛合金比较耐用,所以厂家规定的炮管寿命从500发提高至1,000发;安装瞄准具的20mm导轨改为皮卡汀尼导轨,用户可自由选择白光瞄准镜、红点瞄准镜、红外或热成像瞄准具等不同的瞄准装置,甚至可安装含弹道计算器在内的智能瞄准具,可以在1,500米距离上使用榴霰弹;肩托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炮手的需要,提高人体工程学;加快装弹速度;采用更多的工程塑料部件取代原来的铝合金部件,例如铝合金提把改为工程塑料提把;提把、握把都可折叠以减小装箱空间;集成了有武器编号和计算使用次数的芯片,改善军队物流管理和使用维护的水平。




4.PILA

原型:9K338 Igla-S(9К338 Игла-С,NATO代号:SA-24 ‘Grinch’)
口径:72mm
类型: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9K338“超级针”是9K38“针”式单兵防空导弹的最新改进型号,结合了针-D和针-N的几种特征并加以改进,于2002年开始服役。
与其上一代产品一样,“针-S”也是便携式肩射武器,但不同的是,其爆炸物填料和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大量增加。其战斗部还采用了近炸引信,其引爆算法能够保证导弹作战部在接近目标的最佳时刻爆炸。此外,同“针”式防空导弹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控制系统构造采用了全新的控制原理,能够显著增强导弹的精度。
因此,同“针”和“毒刺”防空导弹系统相比,其系统有效性已经达到了“西北风”(Mistral)重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水平。同时,其目标作战范围上升了15%,达到了6000米。
然而,这并不是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这样口径的导弹上安装近炸引信还是第一次,与小型目标(如巡航导弹和遥控飞机)交战的可能性因此大为增加,能够直接命中并摧毁这些目标。 “针-S”防空导弹系统的有效性通过试验和实战得到了确认,值得注目的是,该系统在摧毁目标时无一次失败记录,其成本也大大低于“针”式防空导弹系统。因此,“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真正的可大量使用而且成本比较低廉的防空资源,能够有效地防御巡航导弹。
“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还装有可移动夜视仪,使炮手能够检测并识别目标,对目标进行瞄准和跟踪直至导弹发射。在夜间发动空袭已成为家常便饭的今天,夜视仪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防空导弹系统的能力,使其能够用于夜间作战。
这款导弹虽说2002年就开始服役了,但是资料真的不是很多,至少没上面几个的多。



最后简洁说一下关于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区别。
火箭筒,是发射一种火箭弹的便携式反载具武器,它的弹药是火箭弹,火箭弹最明显的特征是有火箭发动机并且靠火箭发动机进行发射,火箭筒的“筒”仅仅为火箭弹提供一个发射方向(没有发射筒火箭弹也可以发射)。
无后坐力炮,是火炮的一种,发射管是一根通管,用来抵消后坐力,它与火箭筒最大的区别便在于炮弹使用管内的火药进行发射(没有发射筒炮弹便不能发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枪炮世界(师姐yyds!)
森纳映画的两期视频:


这两期视频都非常的好,我个人十分推荐去看,而且看不懂建议反复看。

于是乎,COD16的全部武器的原型到本期就全部介绍完了,感谢大家对这个系列的关注与支持,赤霜在此感谢所有看到这里的看官老爷们,感谢你们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文章。我的文章不一定保证写的所有东西都对,但是我保证尽我所能地去搜索资料,整理并撰写,每篇文章都是如此,我懂的我会呈现给大家,不懂的也会去请教他人为我解答,只求在屏幕前的你看得开心也能学到一点,如果大家觉得文章写的不错,还请给个三连加关注,你们的三连是我写文的动力!
下一期将会是新游戏的武器介绍开始,至于是哪个游戏,我至今仍无定论,还在做进一步的考察和了解,赤霜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还请大家期待下。
我是赤霜,一个喜欢枪械的普通人,下一个游戏武器科普专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