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用七律诗总结《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何处寻?拜金风盛废元身。
蛮荒田下生尧舜,杂货摊中写律文。
莫使仁人成老寡,思求善法惜多沉。
金山幻海终消逝,难敌真情不若春。
——七律 读《上古天真论》有感
※※※※※※※※※※※※※
四气调神法自然,阴阳术数理成环。
春生夏长精神出,秋降冬藏阳气关。
穿井岂能当口渴?铸锥更要在民安。
养生真必于平日,救始无奇救末难。
——七律 读《四气调神大论》有感
※※※※※※※※※※※
生气通天重论阳,阳如不秘体将殃。
病加于气生千恙,神困于形失正常。
心定方能持变化,魂安自可渡苍茫。
伏邪隐见有时发,先晓归从不白忙。
——七律 读《生气通天论》有感
※※※※※※※※※※※
金匮真言论五风,四时顺逆五行中。
天人合一精神富,物我同情易理穷。
相应从生皆有数,外邪内浊岂虚空?
一升一降环真气,表里阴阳循夏冬。
——七律 读《金匮真言论》有感
※※※※※※※※※※※
阴阳应象应乾坤,天地回春草木屯。
气味归从方内道,形神转化脉中根。
夏伤于暑秋生疟,冬受之寒春病温。
投剂实非皆抵抗,导消并举效如神。
——七律 读《阴阳应象大论》有感
※※※※※※※※※※※
离合阴阳各化三,推之可简数之繁。
分工别道气开阖,传化知人病易难。
离似弓张仍有势,合如水聚未无湍。
妙连根结治疑证,幸得真元至涌泉。
——七律 读《阴阳离合论》有感
※※※※※※※※※※※
阴阳别论论经脉,辨证分型知死生。
细究岐黄千古纵,详寻气血寸关横。
阳蒸阴发为称汗,阳搏阴虚是谓崩。
人有四经年四季,注流十二应钟声。
——七律 读《阴阳别论》有感
※※※※※※※※※※※
灵兰秘典论功用,君藏不明臣藏危。
肺相心君调治节,膻和情志掌欢悲。
借之养性身难殆,凭此安民寿可期。
浮象万千盲众目,不须远觅道存微。
——七律 读《灵兰秘典论》有感
※※※※※※※※※※※
六六通天成藏象,周行九九法阴阳。
纪元复本无终岁,枯木逢春迎绿光。
书海泛舟寻一粟,油灯照壁见岐黄。
才疏恐坠试深浅,道法汪洋不可量。
——七律 读《六节藏象论》有感
※※※※※※※※※※※
五脏生成合五行,肝心脾肺肾源精。
乐噙辛辣爪筋涸,多食咸寒经脉凝。
泄且无光色萎败,含而不露气华明。
症危根在仍存望,脉克虽安还却惊。
——七律 读《五脏生成篇》有感
※※※※※※※※※※※
藏泄盈虚分脏腑,类推体用辨奇恒。
导消糟粕胃肠降,布散精微脾肾升。
微察外形知内在,巧凭气口见功能。
道非道可为常道,治病还须心自诚。
——七律 读《五脏别论》有感
※※※※※※※※※※※
异法方宜因变通,四时八位计无重。
南方盛热宜针刺,东域施砭治肿痈。
灸焫温敷源自北,导推引按出于中。
一方百姓一方药,金玉之城觅毒虫。
——七律 读《异法方宜论》有感
※※※※※※※※※※※
移精变气重调神,恬淡虚无邪怎深?
内外如今皆养患,春秋百代尽丢真。
绚辞无以愚豪杰,酒肉岂能销国魂?
苦觅良方除戾气,行医论道写诗文。
——七律 读《移精变气论》有感
※※※※※※※※※※※
醪醴液汤昔以和,德衰邪至服之全。
而今内外需兼治,然更药针当并添。
工且作标身作本,艺该为后德为先。
功难立者因神困,嗜欲无穷忧患延。
——七律 读《汤液醪醴论》有感
※※※※※※※※※※※
玉机论病度和数,观色周身知浅深。
权握阴阳知顺逆,会通表里共形神。
死生察气聚还散,成败观微合与分。
揆度奇恒施药酒,色夭难治泽回春。
——七律 读《玉版论要篇》有感
※※※※※※※※※※※
脉要经终论刺俞,皮分散络应乎时。
乱时经错疾难愈,避脏神微病可医。
刺肿摇针经且勿,终脉绝汗目多迷。
经终脉绝知其败,犹恐亡阳无返期。
——七律 读《脉要经终论》有感
※※※※※※※※※※※
脉要精微知胜负,诊于平旦气调匀。
浮沉表里形中气,寒热迟洪泽有神。
五脏居中身得守,精微蕴内壮之因。
脉行四季形随动,例暑炎炎因暖春。
——七律 读《脉要精微论》有感
※※※※※※※※※※※
平人气象通常脉,一息来还与四齐。
根下胃中神得上,寸高关正尺为低。
春弦缕缕如新柳,冬石沉沉若古几。
最恐终形真脏脉,岐黄再世亦难医。
——七律 读《平人气象论》有感
※※※※※※※※※※※
玉机真脏论生死,取象时空知盛衰。
溢则逃真亏则陷,敌之去气母之来。
风为病长兼它气,脾作身源绿意苔。
真脏脉来神已去,四时邪去正期回。
——七律 读《玉机真脏论》有感
※※※※※※※※※※※
三三得九察经脉,四五形神观泽夭。
九候无殊分位性,三焦莫失责方膏。
四时顺逆缘机数,个体温凉伴暮朝。
中土味和行纳运,少阳温病用青蒿。
——七律 读《三部九候论》有感

作者:谢子善(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