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写作】故乡的月色

月色里的故乡,有夜的朦胧。远处的石山,只望见一点影,和月光染成银色的夜空,被一条曲线分得很明。影里的山体墨黑墨黑,依稀望见几棵高出山峦的树,像一幅剪影。更远处的铁塔,似乎做了隐身,只留下想象里的那番身形。老街,则收起日里的繁华,早已淹没在厚厚的夜幕里,让我找遍古镇也看不到它的身影。身旁的岸上闪烁的灯光,和月色轻轻碰到一起,揉成了一缕缕淡黄,为两岸人家笼上一层薄薄的黄纱,三两个串门的人偶尔悠闲地在黄纱里穿行。水里粼粼的波光,和月色轻轻碰到一起,揉出了一片片银亮,给千年古镇缀上几朵晶莹的饰品,三两条夜游的鱼偶尔敏捷地在河心里跳升。朦胧里的故乡,一切都似有似无,像人间,又像仙境!
月色里的故乡,有夜的清幽。天上,月亮踩着碎步,领着满天星星,轻轻地由东往西移。那种轻,是一份怕惊醒了古镇的担心。月下,古镇散去日里的喧哗,带着辛勤劳作的人们,悄悄地进入了梦境。那种静,是一份怕亏待了古镇的抚慰。欢乐的鸟儿,也跟随古镇的节奏停歇了歌唱,回巢和亲人分享月夜的安详。偶有几声婴儿的啼哭,传到夜空里,轻轻抖动了夜幕,古镇因而微微睁开了眼睛。转瞬,所有的一切,又归于安宁。万籁俱寂了!我轻轻赞美了故乡一声。
月色里的故乡,更有夜的空灵。古镇的夜,是从一轮圆月升空开始它的旅行。不经意间,从西边归来的月亮便悄悄爬上铁塔所在的山顶,重新踏上西去的征程。圆圆的月亮浑身披着柔和的银辉,笑意写满慈祥的脸庞,整个星空因她的款款到来而弥漫开浓浓的柔情。我情不自禁地陶醉了,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典雅柔美的月出。
我情不自禁地感慨了,当人们都奔向黄山、泰山看日出壮景的时候,何不转身千年古镇,看一看故乡柔美的月出。这种美景,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越来越显得珍贵异常。月色下的风,你能看见它从镇北的峡谷里徐徐吹来,用衣袖拂起清水河里细细的涟漪,再捎上桂花饼的缕缕清香,悠悠地往南飘向它认定的地方。风走了,却留下了无数个心旷神怡。月色下的清水河始终保持着千年定力,不管夜有多深,它依然一路吟唱前行。那歌声,悠扬得像母亲唱给摇篮里的孩子那般动听。
暖暖的月光,黄土地上滞留的乡情,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圆。故乡的月亮呀,你就像那一棵棵开花的树儿。抬头,就能看到那满树的繁花;低眉,就能嗅到那一地的芬芳。年年中秋月儿圆,岁岁月圆人团圆。同是一片天,共赏一轮月。故乡的月亮啊,那一刹,我们千里若咫尺,故乡的月亮呀,这一刻,我们天涯共此时。
有风无风的季节,山寨的夜晚都是宁静的。被月光梳洗过的大地,象一幅玲珑剔透的水墨画。在那山林环绕,群峰拥抱的狭小世界里,一种带着清甜、芬芳的幽静气息弥漫着,恰如流泻了千年传奇的玉石,婉约、凝重,而且意境悠远。
我依山傍水的故乡,多少年来尽管苦守着贫瘠与平淡,但却在日月的穿梭中,积攒着如烟似雾的田园色彩,并用那里迷人的月色,抚慰着属于那里的那些甘于平淡的灵魂。我很少走进那夜色。因为天底下的美景,看得多了,再奇特,也会显得平常。这大概就是苏东坡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然而,只要你在故乡盘桓,那乖巧的弦月,那夜中淡淡的山,淡淡的水,总在有意无意,若即若离间向你发出最深情的召唤,让你在自然恬淡中被一股力量包裹着,涤荡着,并将你引进那虚静无为,万物空灵的圆通境界。我无法恰如其分地描绘对那种境界的印象。
对于这个世界,我只能用神奇来形容。并在心里生起一种敬仰,一种惊颤的畏惧。这种心态使我想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摩这个世界成为一种奢望。即便在我无神无思的时候,那片纠缠成团的谜一样的世界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清晰着,最后沉淀成我无法躲避的浓浓的情谊。移步在曲曲折折的石阶路上,远处摇曳的天灯是那样清晰,仿佛伸手可摘。而那透过虚掩门扉流淌出来的暗黄色烛光,则隐隐约约,依稀朦胧,似乎贴得很近,又似乎离得很远。从高处朝四周望去,群山与天宇相连接,大地与星月共沉浮。繁星隐约之间,银河竟近在咫尺。如果是月明星稀的夜晚,山寨淡美的迷濛是无以伦比的。那一望无际的山峦因夜晚而黑黜不尽,因月明而影影绰绰。高耸的山脊,起伏的山谷,仿佛一带带流动的彩缎,正以五彩的旋律欢快着,跳跃着,偶有萤火虫儿留连的地方,则金光流溢,象是黑绸缎上镶嵌的滚动明珠,时刻荡漾着生命般的能量。爬满青藤的木屋,这时候就象处子,保持着少女的娇羞与文静。
点点灯火装饰着她素静的门窗,用一种恍如隔世的层层叠叠、枝枝槎槎,显示出与天神比肩的庄严,与浣女神似的灵秀。而被月色笼罩的深谷,则清净雅洁,流泻着扑朔迷离的光辉,时如如来的佛塔,时如菩萨的莲台。纵然汇集了大千世界的珍奇,也很少有这般富丽堂皇。
青白沁凉的石阶,一级级通向远方,在天与地的缝隙间倏的消失了。而石阶下缀着的万年青苔,却依旧如云海般轻浮着,而且绵绵不绝,既象海上多姿多彩的波涛,又象蟠桃园里一望无际的桃树林。它们以神话的流畅和气场,以及遮天蔽地的豪情,点缀夜色的清凉。而在桃林中间,时不时可以看到秋千一架,一群群快乐的仙子,正心无旁骛地嘻戏、游玩,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模样。石阶路的尽头,万顷良田如蔚蓝的大海。黝黑、宽广,无比深邃。
微风来时,稻叶间躲藏的露珠闪闪发光。宛如粼粼的波涛,又仿佛细鱼的鳞片,随着晚风的清唱,一节一节地游向远方。远方起起落落的,是迷人的晚潮。环抱着晚潮的,是一湾湾池塘。池塘里莲叶田田,荷花婷婷。她们三三两两,依偎着,簇拥着,象知心少女,切切轻谈。而那偶尔隔空传来的蛙鸣,以及鱼儿跳水的哧溜声,远远近近,充满乡村的神韵。如果有缘,你还能看到月光下白鹭轻翔,莲叶间鸳鸯戏水,闲钓老叟在烟斗里注满智者的灵光。
中秋的时候,我又一次走进月光底下,任着心中无垠的思绪去安享皎洁的天浴。偶然看见月宫中吴刚那素朴的身影,心里情不自禁地又想起故乡,以及故乡那永恒的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