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北易帜:从此天下知汉卿(二)

2021-09-11 11:32 作者:迪斯科科长  | 我要投稿

     在东北易帜完成以后,国民政府即正式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今长官以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任命翟文选等十一人为奉天省政府委员,翟文选为主席;任命张作相等十一人为吉林省政府委员,张作相为主席;任命常荫槐等十—人为黑龙江省政府委员,常荫槐为主席;任命汤玉麟、金鼎臣等六人为热河省政府委员,汤玉麟为主席。在这些人中必须要提到常荫槐,他是杨宇霆的心腹,正是因为杨宇霆的举荐他才得以出任黑龙江省长,进而在易帜之后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在宣读完任命以后,按照当时的惯例,众人需要到礼堂外合影留念。众人都走到门外站好,却少了两个人,杨宇霆和常荫槐不见了。张学良急忙派人去找,结果去的人回来说,他们两个拒绝合影。这可是让少帅有点儿下不了台,其实自一开始,杨宇霆就是反对易帜的主要人物。张作霖在世时,杨宇霆就是力主入关的主要人物,他认为以东三省作为基础,足可以统一中国,而不需要依赖于国民政府。张作霖早前的几次入关,据说都有杨宇霆在背后出谋划策。

     后来有人编造出杨宇霆与张学良之间各种不和的故事,有真有假,反正杨宇霆对张学艮的大不敬,最终逼得张学良杀一儆百,导演了一出“扬(杨)长(常)而去”。杨宇霆和张学良私人恩怨固然有之,但真正让杨宇霆身陷死地的却是大学系和士官系的矛盾。在郭松龄事变失败之后,大学系曾一度受到打压,但随着奉军再次入关,很多大学系将领如韩麟春、邹作华、于学忠等又重新得到重用,成为奉军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骁将。

    除了大学系,奉军中还有旧派,也就是最早的绿林系。绿林系以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等张作霖的老兄弟们为首,在张学良掌握东三省前后,,汲金纯、张海鹏、马山等也已经迅速崛起。张作霖北有过两次结义,张作相都参与过,但是在私下,他无疑还是跟老一批的结义兄弟走得近,在他看来,与孙传芳、杨宇霆的结义不过是利益需要,谈不上什么交情。但杨宇霆却自恃张作霖兄弟的身份,不仅对张学良颐指气使,对张作相也经常呼来喝去。

     张作相在张学良面前也经常摆出长辈的架子,当初张作霖遇难,张学良回到奉天后,张作相见到张学艮就给了他个下马威:“小六子(即张学良的小名)你放心干好了、我们都会支持你。在公的方面如果我们不服从你的命令,你只管拿军法来办我们。可是私底下你还是我的侄儿,如果知道你不好好地干,我会在没有人的时候打你的耳光。”但张作相拿捏的分寸比杨宇霆就要好得多。另外,张作相与张家的交情深,对张学良又有知遇之恩。杨宇霆教训张学良的时候,张学良会顶撞;而张作相教训张学良,张学良则恭敬地聆听。所以“交情”这种东西,单凭烧香磕头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张学良虽然掌握东北军政大权,但毕竟年少,所谓“主少国疑”,自然需要“立威”。立威的手段有两种:要么是对外征战,要么就是对内诛戮权臣。更何况张学良和杨宇霆还有一段私仇。据说当初郭松龄被捕之后,曾经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被杨宇霆率先得到,随后即烧毁,有人问他,他回答“汉卿见书,将贷以不死,纵虎贻患,岂计之得”,所以后人才评说“杨宇霆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


东北易帜:从此天下知汉卿(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