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只松鼠翻车了

2021-12-26 18:45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有一个模特小姐姐,平时的照片长这样:

 

 

 

但是,给三只松鼠的广告里,同一个人长这样:

 

 

这是在挑战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吗?

 

况且,在西方的环境里,眯眯眼是一个有特定种族歧视的指向。中国人做这样的广告,不由得让人忧心忡忡。

 

三只松鼠发布了声明,称这则广告是2019年10月上线,妆容根据模特本人打造,无意丑化,并对由此带来的不适感道歉。

 

其实星空君觉得,三只松鼠可能也是受害者。因为,最近广告圈,出的事太多了,不由让人开始有境外相关的阴谋论。

 

大部分公司的广告都是外包的,像三只松鼠年销售额近100亿,老板也不可能一个个广告一张张照片都去审核。

 

这么多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踩雷,让我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广告圈有个小圈子,互相帮助扶持--这本来是一个比较常见(但不太合规)的现象,只是,这个圈子背后可能有NGO的影子,往里面夹杂私货。

 

这也给刚刚有了起色的三只松鼠,带来了隐忧。

 

2019年7月,三只松鼠在创业板上市。不过,公司的上市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公司2017年3月第一次发布招股书,本来计划在12月13日正式接受审核,12月12日夜间,证监会突然发出补充公告,称发审委原定于12月13日召开发行审核会议审议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宜,但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第72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后来,据报道,有自媒体勒索三只松鼠,要求三只松鼠出资500万元与其合作,否则曝光三只松鼠的负面信息。公司被迫报警,然后撤回上市申报。

 

 

2019年公司卷土重来,顺利上市。但上市后立即就遇到了成长瓶颈,出现了“上市即巅峰”的情况。

 

 

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是销售费用过高。公司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20%,几乎可以和一些医药公司“媲美”。

 

相对来说,公司的毛利率接近30%,虽然不算很高,但作为食品行业,相对较高,而巨额销售费用,导致公司的净利率极低,盈利能力较差。

 

除了大范围的投放广告等,销售费用还有一个重要的消耗渠道:优惠券。

 

在会计处理方面,优惠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冲减销售收入,一种是计入销售费用。

 

1、冲减销售收入

 

冲减收入的依据,是《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消费者领用电子券,核销之后,可以重建销售收入。比如满100减10元的电子券使用后,电商企业按照90计入销售收入。

 

不过,根据税局有关规定,这种折扣不得低于三折。也就是说,100元的产品,不能低于30卖,否则不能按照商业折扣入账。

 

2、计入销售费用

 

根据业务实质,基于促销的目的,优惠券可以计入销售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优惠券的业务性质并不一定能非常清晰的区分出来。

 

一般来说,冲减收入还是计入费用,可以从开的发票上区分出来:全额开发票的,就要计入费用,只按照优惠券抵扣后的净额开发票的,冲减销售收入。


三只松鼠翻车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