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言志语(第二期)

2022-07-29 23:42 作者:小志小视界  | 我要投稿

编者按:以前总想记录一些自己零碎的想法,很多东西不记录便转瞬即逝。但总是没找到比较合适的方式,后来时而在B站随手写点,总算开始了吧;因此#志言志语#每月一期汇总一次吧,自言自语谐音梗挺好的哈哈哈,写给自己。

主题目录:
1.开头难,月初也很难(20220701)
2.动漫与科研(20220703)
3.谈谈记流水账(20220704)
4.准研究生假期安排(20220707)
5.核酸与灰姑娘(20220708)
6.地铁、街边商贩与管制(20220709)
7.这条无题(20220714)
8.聊聊弹幕(20220721)
9.谈谈文献(20220722)
10.说说我的分享(20220729)

1.万事开头难,月初也很难(20220701)

也许我就属于那种话确实有点多的人,早上起来就有很多想法,觉得写一点吧。

早晨醒来就不想起床,想想这个月有太多的事情,今天也有很多事情就像多赖会床,哎还是不得不起来,不然今天的工作大概率完不成了,很多进度等着去推进。所以我想就是万事开头难,然后月初真的也很难呀。

刚好昨天看-筷子夹豆腐-的巴拉巴拉视频,她提到我们不要总是为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惧,大意是这样吧,也可能不是这样哈哈哈。我总体是认同的,确实有很多事,感觉也很棘手,但是还没上手呢怎么就开始退缩呢,一点一点去拆解,一点一点去推动,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一定可以的。

另情绪的记录是有价值的,记录本身就是思考和反省,很多事情我认为只要你正确认识到他的存在,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不需要想到真切的解决办法,就已经很能帮助自己调整心情了,8点了开始今天的工作,一起加油吧,我已经想好还有两个"志言志语"的主题,下次再写吧,祝好!

2.动漫与科研(20220703)

刚醒来,脑子还不太清醒,写一条关于动漫与科研的东西

我个人科研业余一般喜欢看动漫,或者刷B站啥的。一直热火的斗破、斗罗、吞噬星空啥的都有看,他们一周更新一集,像极一周一次组会。动漫一上来就有前奏,你可以理解为会议线上的日常寒暄,然后你以为要开始正片了么,也就是真正的进度汇报,不着急哈,先来一个前情回顾,大概就等于组会汇报中的上次开会进度概述。

好的正片正式开始,中间有一点点精彩情节,剧情有一丢丢推动吧,大概相当于这周科研进度推进了一点点,然后这集戛然而止,我看的时候就这,大概等于老师问你除了这些还做了啥,你说目前就做到这个地方了,为下周留下了悬念。那就是下集预告的内容,告诉老师接下来还会做点什么,我们下周再见,敬请期待哈哈哈哈哈哈

好家伙,一集20分钟动漫,除去前奏、结尾、回顾与预告,当然中间可能还有一个广告哈正片时间大概也就12分钟吧,真正精彩估计就2min。这也侧面说明创作行业都一个特性,就是周期很长,从短时间来看推进进度是很小的,但是每一次小小的推动,从一个相对较长的视野来看就能汇聚成一条线,虽然斗破初期的建模都挺粗糙的,但是现在不久也要大结局了,正能量收尾了哈,世上无难事,每周推一推。

都提到动漫了,如果有好看的动漫顺便评论区推荐推荐吧

3.谈谈记流水账(20220704)

今天冲浪看到的两段话,睡前写写关于我对写作的看法

我开始写这个志言志语标签的个人想法和思考主要是记录某些转瞬即逝的东西,同时也觉得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劲,需要锻炼锻炼。其实想要写有很久了,但是次次都是想想,有些许写作障碍,总觉得写得贼烂,这怎么可以呢,别人看到了真是辣眼睛。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好像也没几个人会真的去看,我写这些东西即使看了转眼也都忘记。总结就是我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或许压根没人关注,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也可以不公开的写嘛,自己悄悄的写不好么,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写都写了分享出来一方面说不好还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也可以让自己少偷懒。

写作是很重要的,微博关注的很多博主,他们总是能用文字输出很多真知灼见,把生活的某些事描绘的栩栩如生,我也想自己的文字可以变成那样。所以就开始写,尽管确实写得挺差劲的,不过只要笔耕不辍,保证每周都在写相信一年、两年乃至五年后肯定还是会提高的。

又完成一个流水账哈哈哈哈,下次写准研究生暑假可以干点啥,也欢迎留言哈哈哈

4.准研究生假期安排(20220707)

这次聊聊准研究生假期安排呀,个人观点,不一定具备参考价值哈

首先要好好玩一玩,刚毕业还未入学,有机会当然要好好玩一玩,如果跨省要注意各地疫情,欢迎大家到川渝等没啥疫情,以及防控规则清晰的地方玩耍。上了学忙起来不是写文章就是要实习,还要做项目做作业,没得那么时间和心情去玩耍。

当然可以不止是玩耍,也可以把时间用到你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拍视频呀,学画画呀,学跳舞呀,那些你感兴趣的活动上,但是以前一直因为诸事缠身未能开展。这个时候不去做等到什么时候呢,我自己也是研究生毕业觉得当下比较轻松,开始做视频一直到今天。

也有朋友想为入学规划,我觉得2个点吧,第一点是广泛阅读文献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第二点是学习计量实证的技术,掌握实证研究的规范。文献阅读可以从权威期刊文献入手,也可以从导师最近发表的文章入手,结合自己的思考看看有没有好的题目,然后入学了就可以和导师讨论(你觉得想好了也可以随时和老师邮件微信沟通,大学老师暑假也工作的,工作起来可能比一般时候还认真哈哈哈哈)

当前研究范式大多数都是实证研究,做因果推断,所以要掌握计量基础和实证操作,对于将研究选题变成研究设计乃至于研究结果非常重要,理论基础可以看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实操可以看看陈强老师的Stata相关书籍,视频的话可以关注@连享会 B站Stata33讲,或者看一些我制作的相关视频。

学习或者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复制一篇文章,一步一步的拆解,一步一步的推进,我曾经做过一个相关视频综合练习:实证研究的Stata实现,毕业... ,非常粗糙的复制但那个时候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仅供大家参考吧。

最后,如果最近关注我的有Stata零基础的朋友,最近连玉君老师制作Stata 入门指南 的PPT,我相信很多在连享会社群的朋友都拿到了,我也放在我的公众号“志荟研习社”,需要的朋友直接在后台回复“连享会”三个字就可以获取PPT哈。

这个话题先到这,里面有个东西后面会展开写,明天也就是77写一个核酸与灰姑凉的联动

5.核酸与灰姑娘(20220708)

Hello,你们好呀。

灰姑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今天咱们聚焦于灰姑娘需要赶在魔法消失前离开。好家伙这和72小时核酸太像了呀,魔法没有消失前,拥有72小时内核酸那就是非常体面,自由自在。然而一过48小时就显得很局促,得赶去做核酸了,不然下次结果出来之前,无法保证自己在72小时以内。

如果没有72小时核酸护身基本在公共场所是寸步难行了。灰姑娘的最后剧情是魔法消失,王子全城寻人,找到了灰姑娘;要是没有72小时核酸,尤其是大筛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就要敲门,让你感受魔法的力量,继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溜了溜了下条动态见

6.地铁、街边商贩与管制(20220709)

Hello,你们好呀,今天的话题是地铁、街边商贩与管制

学校附近最近新开了一个地铁站,最近出去做核酸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地铁站开通以后,附近多起来一些街边的商贩,主要是卖时蔬、瓜果和鱼类。一般来购买的是从地铁站出来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上班族。他们不用租门面,所以没有房租,应该价格会便宜一些,也在一些人的必经之路上,所以有时候生意还挺好。

所以交通经济或者地铁经济带来的人员集聚会对周边的业态有一个冲击。附近的居民的需求有限的,从街边商贩购买了就不会从菜市场购买相对应的物品了。但是对于居民来说确实比较便宜快捷,不过后期可能会有一个管制。

管制可能来自于周边菜市场、食品管理、城管的诉求,菜市场肯定不希望他们进入这个市场相互竞争;食品管理可能会是担心街边摊贩没有相应的资质,食品安全问题不好管控;城管可能会担心街边摊贩影响市容市貌,他们都有一定的理由寻求管制,规范周边业态,后续等待我回上海再观察观察。

7.这条无题(20220714)

Hello,你们好呀,这条无题,也许没有主题也能成为主题吧

最近到成都,一个人经常待在酒店,外面太热了也不想出去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没有一点想法,所以没有任何想去写的,但是没有想法本身也是一种状态,为啥会这样呢

日常生活就是两点一线,酒店-饭店-酒店-饭店-酒店,啊早上起来不早,所以没怎么吃早饭,午饭早点吃,晚饭也早点,所以晚上容易饿。但是晚上就过了10点我感觉也不能吃东西了。附近有3个便利店,一个叫wowo,另一个也叫wowo,还有一个叫红旗连锁。红旗好像成都挺常见的。

啊离开上海运动变少了,在上海还能保持一周就在寝室稍稍运动运动,呆着这里,7天以来运动了2天,就是第一天来和今天哈哈哈哈,还是要每天简单运动运动。成都挺好的,低风险三天两检,只是我一个人确实没有什么欲望出去玩,我担心化了着实有点热。

Hello你好呀,是我从一个Up主视频里面偷学的,又学到一招,感觉更有对象感,但是和志言志语这个主旨又是矛盾的,或许矛盾才是常态吧,下次我想到了,说一说我理解中的弹幕,肯定很浅显,但是我觉得会有一个有意思的点,下次见,seeyou

8.聊聊弹幕(20220721)

Hello,你们好呀,关于弹幕这条来了,昨晚回去不想动

以前就有想法要写弹幕的,可惜那个时候不知道去哪写,怎么写,现在想来当时就应该写,因为这种小作文似的短文本,即时性非常强,过了一段时间就记不起或者不想写了。

弹幕什么时候兴起没有考察过,那几年弹幕还不太火爆,B站弹幕已经非常有特色,弹幕时常成为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几乎每个爆火UP都会有粉丝创作的专属弹幕,张三虽迟但到。

开着弹幕看视频也特别有趣,关掉弹幕感觉就会错过很多有意思瞬间。每个人都能通过弹幕为这个视频的创作增添色彩。就连恐怖片开着弹幕看都不怕了,前方高能,小小剧透哈哈哈哈,当然也有人会觉得弹幕会影响视频的观感,影响看剧的整个氛围

商业世界给出了答案,也许可能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弹幕的,因为随后各大视频网站也搞起了弹幕,有一段时间不开弹幕都不太习惯,看着网友们天马行空表达,感觉置身人潮热闹非凡。我感觉弹幕也许给会员业务也加成了,盗版不花钱,但是没有弹幕,瞬间感觉趣味少了很多。

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哈哈哈下一条写关于文献相关内容

9.谈谈文献(20220722)

Hello,大家好呀,这一条动态聊聊文献的一些事

文献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自己做研究需要阅读和参考文献,研究发表后有可能出现在他人的参考文献中。我回想起来,读硕士时对文献有一个不太成熟的认识,那就是文献说的应该都是对的,我要怎么去协调很多看似矛盾的文献,头大头大。

诚然,发表的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匿名评审,但是实证研究本来就是通过样本去推断和验证我们提出的理论。最终的研究结论是有边界的,尤其是现实中的机制传递也并非完全如同作者所言,文献确实能够带给人启迪和思考,但不要笃信文献,辩证看待。有时候能看到同一个话题结果是mixed,可能是场景区分,可能是样本不同,也可能是方法差异。

我想起一句话,“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是有些模型是有用的”。文献亦然,不要纠结于文献对错,不要被文献驱使,要让文献为你所用。尤其在行文中构建变量的逻辑关系时,可能需要论据支持,能够找到相应的有用发现。

最后,特别注意引用文献最好不要去引申或阐述作者没有表达的意思,引用文献需要忠于作者原意。尤其是二次引用(从别人文章里面看到作者对某篇文章的描述再借鉴过来)很可能导致信息失真,最好是直接看原文然后总结作者文章的发现或者观点。

10.说说我的分享(20220729)

Hello,你们好呀,这次咱们接着上次的话题,稍微延展一下,聊一聊我的分享

上次说到对于文献的认识,文献可以说是作者表达的观点,故事以及证据的合集,我们可以从文献中学习很多,但不能盲从文献,都是对对对好好好。我想说我的分享也是,我大多基于个人经验分享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肯定不是最优的最好的,但是大多是有用的,也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很多问题存在很多解法,我只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供大家参考,或许你能想到更好更快的办法,那就太棒了;或许你参考我的办法中,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太棒了;同时我的分享也是基于当时的个人经验,人总是在成长和进步,我的一些不当或者错误的认识也会影响当时的表述和想法,所以视频里面难免还会有错误。

我的作品基于我的经验,我的经验就有局限,要么是次优的,甚至还有认识错误的。我的分享都是基于个人偏好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一次参考,如果能够有所启发,那就非常好了,录视频还是有用的,我自己也经常看视频翻一翻怎么做更好,好记性不如“录视频”哈哈哈。

这应该是本月最后一条#志言志语#了,祝愿大家八月开开心心,顺顺利利!

(番外,10min前就写好了准备发,结果有点小问题,复制上面这段后又复制了其他东西,结果粘贴不出来原文了,才发现win自带剪切板win+v可以调出来之前的复制记录,万幸,不然就没有这条,懒得重新打一遍呀)

志言志语(第二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