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7.2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3)
资本主义企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由于它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集中,而集中的生产资料是由集中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就有可能大量地节省生产资料。在《资本和剩余价值》一章中我们曾经说明,大企业用在动力、机器、厂房、照明、取暖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平均来说比小企业要少得多。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这些优越条件,是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以提高利润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资本家还通过延长劳动日来相对地节省不变资本的开支。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资本家要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就必须增加劳动者的人数。为此,他必须依一定比例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的投资。但是如果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即使延长的部分也相应地付给工资,资本家仍可以在不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由此提高资本的利润率。这种方法也可以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把“一班制”改为“两班制”或“三班制”,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不变资本的相对节省。
利用废料对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也很重要。大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资本家不是把它们当作垃圾丢弃,便是以极低廉的价格卖出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变成新的生产资料,成了有用之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资本家是利用它们作为自己企业的加工原料,或是按已经提高的价格出卖给别的企业,都可以由此而节省大量的不变资本。
对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靠牺牲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来减少劳动条件方面的开支。为此,资本家便把厂房修盖得尽量狭窄、简陋,迫使工人终年累月在拥挤不堪、空气恶浊的环境里进行苦役般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机器和有毒的气体,也不装置任何安全设备和采取预防措施。至于工厂中的工人宿舍,那更是因陋就简,甚至不是真正的房屋,而是用草席、苇箔之类搭起的所谓“工棚”。总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尽管在其他各点上非常吝啬,但对于人身物质却是非常浪费。”[1]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