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
其实现代经济就是击鼓传花,加上借债压榨。 很简单的模式。在小模板里就能大概给讲清楚。 第一步扩大内需:比如你有两块钱,商家有一块钱的货。你消费1块钱,还剩一块钱。但是你有存钱的传统。 于是虽然你还有一块钱,但你的消费是满的。商家的货和盈利也是满的。 那怎么办呢?没关系,国家给你一块钱。此时你有三块钱,你就可以多消费一块钱。但这钱不直接给你,他们以提高工资或者GDP的方式给你。此时你会觉得,越努力越有钱,生活越来越好。 但其实这是有代价的。此刻,你就会对企业说,我现在多了一块钱需求,你能不能满足我?多卖点货,或者卖别的。企业一听,还有这好事,自然要搞。企业也有存钱习惯。于是就把存的钱拿出来办新厂或开新流水线。 于是产能扩大或者一个新行业诞生了。企业此时赚了两块钱。此时消费又满了。但企业花的钱,搞出来的行业,总不能放弃吧!那就得保持,还得让老百姓来买。 于是就产生了炒作和营销。可老百姓没钱了怎么办? 第二步,借债发展:国家说,没关系。企业赚了钱交了税,我们国库也充裕了。我们再给老百姓提工资和人均GDP,假设提两块。老百姓又多了两块钱的消费需求。 为了赚这两块钱,企业需要两块五成本。可企业钱不够没钱了呀!怎么办? 没事,这时国家说:我可以借钱给你。超低利率哦!于是企业借了国家五毛。 然后产能又扩大或者新的行业又诞生。此时企业赚了三块五,消费又满了。但原本两个产业成本假设1块六,加上这新产业成本两块五。总成本4块一。企业亏损6毛。 怎么办?企业就说,我提价吧!为了活下去。 老百姓本来消费是买这些东西的,可是现在价格涨了,本来四块钱消费买的东西,要4块五,买不起了,怎么办? 这就是第三步,财富压榨。消费习惯已经形成,买的东西数量固定。于是为了维持住生活水平或者因为消费惯性。 于是老百姓就说,我把存的一块钱拿出点补上,不就够了吗?大不了少存点。 于是老百姓本来没涨或者不多的存储财富就被压榨出来了。 这时候国家就开始回本了。还记得当初国家给老百姓的钱吗?那国家怎么有钱借给企业,发给老百姓呢?答案也是借。 国家借的叫外债,造成的亏空叫赤字。企业的叫银行贷款。老百姓的叫消费主义。 如此这般操作,连续几次,加重商品价格,加大企业借贷。于是只有国家赚了钱,各行各业都起来了。可是老百姓存款寥寥无几,企业负债资不抵债。怎么办? 于是第四步,套现跑路。 于是社会开始鼓吹消费主义。国家会说,你看我们国家蒸蒸日上。负点债没什么的。现在各行业起来了,我们把货卖到国外,不就有钱了。虽然你现在负债,但你得看长远,广阔市场。得有格局。看看那长远的财富。 企业也会想办法啊!于是对老百姓说。于是鼓吹消费主义。你看看现在经济这么好。你肯努力还怕没钱。你要有本事都能成富翁。你还的起的。你只是把以后要买的东西现在买了,钱以后再付,东西现在享受。 于是国家把企业的债叫投资,叫前景良好,前期投入,开拓市场。企业把个人的债变成了超前消费,享乐主义。 但一方面,国家在收拢财富,比如把刚需涨价,如房地产。迅速把前期给老百姓的钱又赚了回来。还有外国市场赚的钱。通过各种方式从企业和个人身上把钱捞回来。迅速填补亏空,还赚了不少,然后每年把赤字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就是现在经济学上说的3%左右还是多少以内,赤字健康有利。 而企业也真信了。比如阿b去年亏75亿,还活着,还坚持。同时,它们也给民众画大饼,发股票炒股期货集资,来填补亏空。许诺未来和前景。就像他们相信的那样。而有些聪明的企业,迅速从股票期货赚到钱,填补亏空。甚至赚一波跑路。有的甚至空壳子公司上市卖股票跑路一条龙,大赚特赚。 有的提高产品价格,比如去年日本手办集体涨价,等等。或者也提高刚需价格。 此时货币相对而言就是贬值的,GDP就是虚的。老百姓和企业回到了1块钱购买力和一块钱盈利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钱不值钱。工资涨物价也涨,等于没涨。工资没物价涨快,等于没钱。 那老百姓呢?背上几十年房贷车贷。人均负债,有些人可以转移危机给同类。但绝大多数人没办法转移危机,那怎么办呢? 于是到了第六步:击鼓传花。于是开始压榨劳动力。此时为了维持生活水平。抵抗不值钱的钱。老百姓就必须多劳动,更努力加班被剥削控死。 大多数老百姓,你会感觉一天不赚钱,一天没钱。哪哪都要花钱。还有前期养成的消费习惯,超前消费,和企业营销,享乐主义风气等等。 你会发现你的钱存不住。存几年就遇到大事,或者有用。而且钱越来越不值钱。 此时赚钱变得格外辛苦,但是工资也多。但代价是什么呢?是猝死,是剥削,是加班,是当牛马。可你赚的速度比不上花的速度。于是钱不断快速到你手里又流出。就像在玩击鼓传花。钱就是那份,只是快速从每个人手里滑过,速度快的产生残影,于是所有人似乎手里都有钱。而实际能落下来,实实在在长久在你手里的钱和固定数额,并没有多少。 于是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者新冠这类。 击鼓传花停下来了。经济的泡沫就破了。此时钱传到谁手里,谁有,别的人傻眼了。原来自己手里的钱只是残影。潮落才知道谁在裸泳。企业负债还不起钱开始裁员,破产,亏损。 老百姓发现自己没钱,在居家隔离,封城情况下。或者类似的危机灾难下。根本没多少存款,应对危机和灾难,钱不够花。 房贷车贷的更惨。还不起贷款,还要想办法挤出钱来当生活费。 此时全社会经济的抗压和防风险能力已经到了非常低的一个程度。但上面和得利者已经食髓知味,改不了了。整个国家经济都制定在这个框架上。 于是,只能祈祷和主观一厢情愿,希望危机能度过。相信以后不会遇到,永远也不会遇到这种经济危机和灾难。然后度过之后,照样欢。 而扛不住呢?轻则泰国,日本。重则当年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直接激化矛盾,成为世界大战导火索之一。 而人民依然没钱。甚至度过危机后,还要用消费主义各种刺激老百姓已经空空无几的钱包和储蓄。丝毫没有想改变政策,或者让老百姓多存一点点钱。 富人的钱一分不动,权贵有钱人的钱一毛不拔。老百姓的损失一分不接济。乡绅的钱如数奉还,而赚的老百姓的钱呢?三七分成。 国家好,不过阶级矛盾,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美国二战后多少次经济危机,不过是苦一苦百姓,但这些关那些大人和得利者什么事。 国家不好,不过就是日本,富人还是能快活,不过国家完蛋。 再不好,就打世界大战,财富再分配,反正前有平民当炮灰,就是最后祸及自身。管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后头稀烂无所谓。我要是个好人担心这个,我还这样做? 你把我想的太美好了。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就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归根结底,路都是一样的。不过就是程度不同。 祈祷永远不会有巨大危机和灾难吧!不然,全部都得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