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嫌利益输送

2023-10-19 23:11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可能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些妈妈舍不得丢掉的收藏品——缎面被套,在床上套件没有出现的年代,缎面被套通常被当作嫁妆一代又一代流传。

         

         

         

虽然每次清洗和使用非常不方便(要和白色被单缝合使用),但在过去,材质上好的缎面被面是高大上的存在。这些老物件承载了长辈们太多的回忆,至今仍深深的压在箱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方便的套件出现了,现在国内家纺企业遍地开花,不仅做套件,还衍生出许多相关产品,如被芯、枕芯等,并且在设计、原料、功能等方面越来越丰富。

         

今天要说的富安娜[002327.SZ],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家纺企业的龙头之一,主营业务就是套件、被芯、枕芯等,甚至还有家居产品。

         

         

公司旗下拥有 “富安娜”、“维莎”、“馨而乐”和“酷奇智”等子品牌,聚焦于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家纺企业越来越卷,设计创新始终是核心竞争力。众多家纺企业采取IP联名、明星代言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和打开市场,而富安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艺术的坚持。

         

在销售方面,以直营、加盟和电商三大营销渠道为主,逐步布局“艺术家纺+艺术家居”的线上和线下的门店空间,并计划未来三年在一、二线城市致力于开拓家居生活艺术美学的流量空间。

         

1、销售渠道遇难题

         

截止今年上半年,富安娜的线下门店(专、柜)共有1464家,加盟店有991家,直营门店有473家,加盟店比年初减少8家,直营店增加2家,减少的原因多是合同到期、商场撤柜或是经营不善。

         

         

线下门店的主要作用是带给消费者良好体验并且反哺线上销售,因此需要对门店进行定期升级,由此导致一系列成本的增加,如货柜装修陈列费、销售人员的薪资以及物料消耗等。

         

门店管理和产品升级都需要持续投入,如果不能带来营收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低效或无效的产出。富安娜的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保持高位运行,没能带动营收增长,反而拖累了盈利。

         

         

从销售渠道贡献的收入来看,加盟渠道、直营渠道和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5.36%、24.56%和41.73%,线上渠道已逐渐占据半壁江山。

         

由于直营管理团队执行力强,能够根据公司的市场策略、营销策略、品牌策略、产品策略去落地执行,因此直营销售毛利率最高,达到68.51%,而加盟和线上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为51.28%和44.48%。

         

也就是说,虽然线上渠道的收入与线下门店的收入之和相差无几,但毛利率是最低的。电商平台给予消费品牌的流量赋能已达到瓶颈,部分平台的行业流量出现持续下滑局面。

         

各个销售渠道面临的难题,最终都反映在财报中。

         

2、半年报业绩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亿,同比减少4.74%;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亿,同比增加3.78%。

         

         

营收减少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同步减少,加上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初见成效以及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归母净利润实现微涨。

         

虽然财报中公司声明业绩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影响不大,但最近三年消费品牌的实体门店运营和电商物流运输均受到一些客观环境的反复影响,销售渠道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影响。

         

公司上半年产能仅203万件,相比2022年同期240万件减少了15%,并且产能利用率约83%,同比减少了1%。对产量的控制,一方面是为了去库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产品销售受阻。

         

回望近3年,“消费降级”绝对是网络热词之一,各大短视频平台众多博主们顺势推出如何省钱的视频。

         

而富安娜的大部分产品走的是高端路线,最便宜的儿童套件800元/套起步,在一至四线城市推广的产品均价在1000元以上,高端产品就更不用说了,上万的也有。

         

对于国内大部分人来说,富安娜的产品均价偏高,很难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吸引消费者。

         

3、股权激励计划遭问询

         

近日,公司公布了第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63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共1200万股,占总股本的1.45%,授予价格为4.4元/股。其中包括2名董监高人员,董事林汉凯和王魁分别获授32万股和20万股。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实施了包含两期期权、五期限制性股票和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八次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激励对象共计1700人次。

         

尚在有效期的第四期、第五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等作为业绩考核指标,未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然而第六期激励计划却突然变脸,以营业收入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

         

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2.01%、3.03%;以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基数,公司2023至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不低于2%、4.06%、6.12%。

         

考核指标发生较大变化,由此也引来了证交所的问询。

         

问题一要求富安娜结合近三年经营情况及主要财务数据、行业发展及市场环境变化、未来业务发展规划等,详细说明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的原因,指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问题二要求说明该激励计划能否发挥激励作用,考核指标的设置是否存在向相关人员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形,并说明判断依据及理由。

         

两个直扣心灵的问题很明确地指出考核指标有问题!

         

以过去3年的数据来看,营收、扣非净利润均表现平平,但2020年至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27%、15.73%、14.33%,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 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03%)。

         

         

对营收设置的增长率不低于1%至3%,很大程度上可以轻松完成,而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指标也没有太大难度,可以说,这个激励计划几乎没有什么激励作用,因此令证交所质疑其真正动机。

         

4、总结

         

近5年富安娜的归母净利润平均为5.3亿,平均分红就达到4.5亿,2022年分红率高达93%,相当于赚的钱全分了。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超过50%,可想而知,大部分分红进了大股东的腰包。

         

对于股民来说,分红是好事,但如果只顾分红,没有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那么分红的动机就令人担心了,尤其是大部分分红属于大股东的情况下。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嫌利益输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