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而为人,难免失意,那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2021-09-27 18:37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引子】

类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种“心理自我治疗”书籍近几年在国内屡屡“销量惊人”,已经能说明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都市人的焦虑感有多么严重。

虽然说“我们暂时改变不了问题,还好可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态度”,是一句看似有用实则过于鸡汤的废话,但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人【需要】各种治愈的文字来给自己充能

【1】是我们被提醒,所以焦虑吗?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我与《焦虑的人》同期阅读的书,同样都是果麦文化出品。不得不说,果麦文化的团队很懂得读者需要看什么类型的书,如果(大众)各方面的压力极大,那自然是需要一种“精神疗养”,也就是俗称的“治愈”。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畅销全美时,也正是不少美国人陷入精神焦虑的当口,大众迫切需要一些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如书、电影和音乐等。于是,我们是可以从过往历史中看到“轮回”的一点点儿端倪。

同样都是“治愈”的睡前读本,《焦虑的人》讲述的是一个有趣且荒诞的故事,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记录的则是发生在心理治疗室中5位受访者的人生故事,从这两本书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同情与理解,以及试图帮助他人走出【焦虑】的初心。

我们先想想这个问题——“是我们被提醒,所以焦虑吗?

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偶然注意到现在很多新书上市都会配有极为“夸张”的宣传语,那种乍一看“只恨不能用各种荣誉贴在封面上”的“造势”,让我这种“挑书极为刁钻”的人而言觉得“华而不实”。因为它的框架无非是“这本书在国外是多么炙手可热,引入国内乃是知识界的大事,赶紧来买赶紧来看,错过可就太可惜啦”——本质上是制造一种“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不确定】,而生活中注定有太多的【不确定】,我们会面临爱情的失去、亲人的辞世、事业的崩溃、孩子的折腾、婚姻的背叛等等一切突如其来的糟心事!

我的理解,焦虑是“我们被生活提醒,接下来会有不确定发生,引发的一定时间内的糟糕情绪”——它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会影响到我们的【真实生活】。

在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时候,那就买一份保险吧!

在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期待并面对

此外,还有装瞎。当然,这个很少有人能这么做。

基于此,我们的作者,美丽的【洛莉·戈特利布】用她笔下的五个故事,试图引导我们应该用怎样积极、正面、理性、有效的方式“期待并面对”,这就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乍一看,这4个人物的故事涵盖了4个典型人群,少不更事、新婚燕尔、事业有成、垂垂暮已。此外,还有第5个人的故事——也就是作者本人,她不仅是“医生”,也是“病人”

这就让我十分惊诧了,通常像《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种半自传性质的作品里,作者都是属于观察者的位置,很少有【洛莉·戈特利布】这样把自己放在【被观察者】的角度给读者去“观察”的。

不过,这种“剑走偏锋”的思路,的确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感】,而治愈类的读物,从来都不可能做到几段文字就能“治病”,而是需要读者通过消化文字得到舒缓。

由此,我推断【洛莉·戈特利布】不仅是一位敏感、聪慧、良善、温柔的女性,也是一位精通人性、精通故事讲述手法的作家。

成为心理治疗师之前,她曾经在NBC(以及好莱坞)混迹数年,这样的经历必然能让作者比普通人更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缺什么”、以及“如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这里的“something”,就是【故事】。过去的人需要的是【神话】、【传说】、【史诗】来建立连接感,今天的人则需要【故事】来建立自己【内在】与【外在】的连接感

虽然说这是一本“半自传性质的故事集”,书中【描述】的故事难免会为了表现一些“真挚而催人泪下的情感”而做一些艺术处理,但读者如果真的为之动容,且获得了期待的【治愈感】,反而说明了这本书的成功——能打动人且没有传播极端(负面)价值观的故事,不论真假,都是一个“好”故事

【2】一个男人与四个女人的故事

之前我们提到,全书共有5个人的故事(一个男人与四个女人),唯一的男性就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而焦虑背后的【不确定】,让“人”极为不爽的,大概是当前的困境让人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因为如果知道具体的操作(解决)办法,只需要去做然后等待结果就好。

那么,如果让一个人一整天都很忙很疲惫,让人【无暇】去思考焦虑,是不是就会因为“生活很充实”而不焦虑呢?

这个答案极为模糊,因为焦虑大概是在【等待期】,如果知晓结果已经注定且无法更改,其实再多的焦虑也是“庸人自扰”。

我们再来看《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里提到的【烦恼】,也无非是爱与被爱、遗憾、无望、孤独、不确定、死亡,接着,我们自问,“这些真的重要吗?”当然,对于一些极为缺少人情味的人(或者说已经洞穿整个人生)而言,可能都不那么重要。

但是,对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很重要

首先,是死亡。人的一生就是奔向死亡这条不归路,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获悉自己寿命将终时足够坦然;书中的朱莉,一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在新婚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癌症晚期,生命将终,猝不及防。如果您当时在场,会如何看待、思考或安慰?

其次,是爱与被爱,这【似乎】又是个极为不靠谱的事儿 。虽然从古至今,古今中外的文人会把爱情渲染得如此高贵闪亮,但爱情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是用“自以为的爱情方式感动了自己”,在外人看来,只是一场啼笑皆非的生活肥皂剧。

可惜,夏洛特这样一位“酗酒女”在迷醉中看不到真相,以至于自己成为日趋沦为【吸引渣男体质】,作为旁观者,你会觉得她仅是咎由自取吗?

第三,选择与控制。这可能牵扯到的就是【后悔】。如果追本溯源,那就是少一点【欲念】,其实人清心寡欲,就不会受到外在诱惑而【被迫】进行抉择,而我们进行抉择的次数越少,引发的负面事件就越少——但是,这些情况一般人能做到吗?

约翰就是那个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他的隐痛在于自己有个很早离世的儿子,或许,是他把对自己的愧疚感转移到了外部,才有了对外一个极为【傲慢愤懑】的形象。

读完这本相当厚的书,我自己是从释然到困惑,再从困惑到释然——就像一开始遇见【电车难题】,觉得这个问题好深刻,细想之下,这就是个缺少现实意义的“哲学概念”。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本质上是一本【故事书】,它有两条线:第一条,她作为“病人”,自己寻求疗愈的过程;第二条,她作为心理咨询师,也就是“医生”,她的病人们的故事。同时,揉进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

这本【故事书】的作用是帮助读者【舒缓心绪】,而不是【治疗】。考虑到本书的预设受众是青年与中年居多——因为他们可能是焦虑的主体——这本书更像是个可以随时打开的树洞。

【3】关于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关于心理治疗师,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成长的烦恼》里那个风趣、善良又有点事业失意的【爸爸】角色,总之,给我的感觉是,陪人聊聊天,好像人家就把钱奉上——说实话,我有时觉得这和南京鸡鸣寺山下那些摆摊算卦的“半仙”们本质上没啥区别。

从商业角度看,治疗师的角色是“负面情绪接收者”与“倾听者”,算是用时间换金钱。同时,既然心理治疗,本质上是一方通过交流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和情感。作为信息接收方的心理治疗师的【质量】是无法量化的,自然,这个行业出现的情况是,从业时间越久的治疗师,见惯了各种病例,更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舒缓情绪),也算是用【阅历】来换金钱

隔行如隔山,偏见自然是难免的。

实际上,心理治疗师只是一名引导者,经验丰富(或者说阅历丰富)的治疗师能够更好引导病人,心理治疗归根结底是在助人自助——似乎颇有禅师一语道破天机的意味。

这些年【心理治疗】类的书在国内大火,除了日渐焦虑的读者,就是目前大家没有去看心理医生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对于大众,更愿意用看书这种相对轻松且随时随地的方式去“自我化解”。

当然,其实也有一些较为“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比如,当你认为自己陷于临界处境,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人陪同前往墓地或【ICU】,一种是彻底的【死】,一种游离于【生死之间】,如果能【彻悟一会儿】,可能对于个人心境改善极有帮助。

大彻大悟这种事儿,我觉得是小概率事件,能做到这点的人,大概率也不太会去找书看。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并不是我原创的。

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的人不一定是最热爱生活的,但那些在柜台后面为你制作咖啡的人一定是

再说的粗俗一些,如果是每日为了【生存】而奔忙的社会底层,是根本考虑不上什么“焦虑问题”,“多赚钱、活下去”比啥都强,哪来什么葬花思苦,愁肠百结,大抵是“有闲阶级”尚有闲暇折腾出来的事儿。

那么,您怎么看呢?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诱惑哟: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生而为人,难免失意,那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